由一个“顿号”想到的

现在,部门论剑、校长论坛、总结汇报、评课纪实越来越多,这里离不开阐述自己的多条观点或者措施。在观察文本时发现,许多老师不注意,数字后面点顿号,这是不规范的。如:“1、”应该是“1.”。发现了这个问题后,我不止一次强调规范纠正。我记得,青年教师论坛中我点过,部门论剑中我点过,给青年教师评课时我点过,还有多少次我记不清楚了。这么简单的问题,很难解决吗?
在今天上午工作总结反思中,又出现了这样的错误,这更加引发了我的反思。
我觉得首先是规范意识。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按照规范和准则,这体验了我们的规范意识不够,认为无所谓。当我到一个学校观摩,看见宣传材料或者宣讲报告中有类似错误,感觉会立即大打折扣。况且,课堂课件不注意,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如果老师意识不到,可能对孩子影响很远。多年以后,如果有人指出来,他会认为我们的老师一直是这样的,有错吗?
然后是精品意识。不放过一个使结果更加完美的地方,这是一种思维模式,不是大大咧咧。这不是豪迈不羁,而是思维的一种不良惯性。这样的不拘小节,可能会给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大打折扣。把心放在教育细节上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三是执行力问题。一项工作多次强调改不了,要么是不想改,认为无所谓,缺少价值认同,要么就是改不了。但,这件事还改不了吗?因此,我想到了很多工作的落实,落实力度、落实深度、落实久度、落实效度在各个部门确实有较大差别,这又是为什么?
在们我的字典里,“疏忽”这两个字很模糊,或者根本就应该没有。“我疏忽了”,这本身就是一种托词。严肃对待是对工作负责,大大咧咧是态度问题。要么全力以赴,要么不可行我们就不做,犹抱琵琶半遮面,睡眼惺忪查色颜,真不是很好的一种人生境界。
今天的报告很枯燥晦涩难懂,但是,我越来越感觉到:
能认真听听不下去的报告是耐心;能认真听听不下去的报告且不烦躁是耐心;
【由一个“顿号”想到的】能认真听听不下去的报告且不烦躁还能有所收获是耐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