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种树郭橐驼传》有感

《种树郭橐驼传》是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中的赏析示例的一篇课文,在以往很多次的教学中我将文章的教学重点放在了柳宗元独特的语言说理和民本思想上,在这一一次教学的过程中我因为这篇文章对于教学和教育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一、职业不分贵贱,让学生在平凡中学会闪光。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因病偻隆然伏行而被人名之曰驼,他欣然接受这样一个略带侮辱性的绰号,表明了郭橐驼是一个心胸开阔的小人物,这个小人物没有什么惊世绝艳的才华,却有一身种树的绝技,因为有这一身出色的种树技术,凡是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而其他植木者虽窥伺效慕,却莫能如也。一个种树的小人物本身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可是因为自己技术过硬,被同行模仿羡慕,被上层社会争迎取养,这和那句老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所说的成才道理是如出一辙的,无论我们做什么工作,工作本身也许世人眼中有着等级之分高低贵贱,但只要我们专注于自己的专业,精益求精,便可以将平凡的工作做得不平凡,最终你会因为自身的专业能力收获到更多地尊重和地位。而这也启示我在教学中注意根据学生的不同特质来给予他们相应的有效的指导,我们虽然是一所高中学校,我们的学生的目标是为了考大学,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必须考上好的大学才叫成功,那不是我们教育的成功,每个孩子因为家庭环境、求学经历不同,所以他们将来所走的道路是不同的,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孩子选择一条道路,但要教育学生不管选择什么职业,如果都能做到像庖丁和郭橐驼一样,平凡的人生也会因此而闪光。总之,作为老师要教会学生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要像郭橐驼一样善于抓住规律,精益求精,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能做一个技术过硬的实力派。在教学中也启示我们老师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处理好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不用统一的模式塑造学生,承认学生发展的差异性、不平衡性及学生发展的独特性,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彰显。


二、“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让学生“成为他自己
”郭橐驼种树时,“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这几句话是郭橐驼多年来种树的心得也是他成功的诀窍,他能够顺应树木天性,树木方能“硕茂,早实以蕃”。这启示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也需通过不断实践,摸索出能够促进学生成长的规律,并按照规律教育学生。学生就像是树苗,从初中的土壤忽然移植到高中的土地上,我们不要着急去改变他们以前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因为这是他在很多年的实践中总结出的卓有成效的方法,不能全盘否定,要在其土欲故的基础上慢慢的帮助他们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其次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课堂上找到自己,发出自己的声音,让他们的天性得以释放,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这应该是其本欲舒的道理吧。而其土欲密也告诉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必须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基础不扎实,孩子就像筑土不密的树苗一样,不能尽快的扎根,会被大风吹歪甚至吹死。而“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则启示我们适当的时候顺应学生的成长规律,尊重学生个性,勿动勿虑,不拔苗助长,不过度干预,让学生主动地发展,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逐渐实现自我教育。只有注重学生的“生长”,顺应他们的成长规律,才能听到学生成长的“拔节声”。
【读《种树郭橐驼传》有感】卢梭曾指出,“不按照成规来管教你的学生,要放无为才能一切有为”。对学生教育管理多了,就会束缚了学生的手脚,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天性,甚至会泯灭学生创造性灵感。就像那其他的植树者一样爱之太恩,忧之太勤,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反而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教育”并不是单纯的规范和监督,其实,有时候“放纵”也是一种教育,是一种形式消极、意义却积极的教育。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我们应该学习郭橐驼种树时“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理念,学会放手,顺应天性,将课堂留给学生,将时间还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民主平等的氛围,建构有生命力的、活跃的语文课堂,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