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情绪的创伤,走向真爱的旅程

如果你准备好了要挣脱自己情绪的枷锁和命运的摆弄,并且厌倦了向他人索取爱、肯定和关怀的话,那这本书就是你正需要的。——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作者,身心灵作家)
穿越情绪的创伤,走向真爱的旅程
文章图片
某年某月某一天,因为友人一场没有提前告知且未告知归期的突然的暂时离开,导致自己有很长一段时间深陷在情绪的泥潭中无法出来,感觉自己不被重视、不被信任和爱,导致深深的怨恨、失望和放弃感。后来机缘巧合,在一个读书的社群中偶然看到有人极力推荐这本书和里面的核心内容,于是毫不犹豫买了《真爱的旅程》这本书和它的姊妹篇《拥抱你的内在小孩》和《走出恐惧》。初读这本书,被里面对各种情绪的具体描写所折服,当时我只是知道自己处在不好的情绪当中,但是感觉自己的语言苍白无力,无法准确地描述出当时内心真正的感觉,而看到这本书中对各种情绪和心理活动的细腻描写,简直写出的就是自己内心活动的真实反照,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内心被人准确剖析一样,有一种突然被人懂了的欣喜感。
《真爱的旅程》的核心观点是讲了幻象的信任与真实的信任的区别以及从不同的方面和维度深刻讲述了如何破除幻象的信任,走向真实的信任的具体方法。
我想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在生活中与人接触时,尤其是在亲密的关系中,如伴侣,你会对他/她有一定的期望,期望他们/她们以你期待的方式来对待你,比如,你生气了就希望他/她来哄你;遇上有意义的节日,希望他/她能主动给你送礼物,一旦你的伴侣做不到,你可能就心生怨恨,对伴侣产生失望,觉得伴侣不是真心爱你,久而久之,如果两人缺乏必要的沟通和理解,这些小的情绪可能就越积越多,一直无法得到疏通,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会破坏两人的关系。
在上面这种情境中,我们对伴侣的信任就是幻象的信任。所谓幻象的信任是建立在对别人以及世界的期待与信念上的信任,我们认为生命、宇宙、神、或其他人应该是什么样子,他们又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对待我们。所以,很自然地,当那些期待落空时,我们的信任也就不见了,然后所有的愤怒、怨恨与放弃感会一一地出现。久而久之,我们很容易就落入受害者的角色,认为生命和所有人都在迫害我们。在幻象的信任中,当一个人对待我们的方式吻合我们认为自己应该被对待的方式,或者这个人对待他人的方式符合我们对他的期待,我们就信任这个人,所以,当我们信任某个人的时候,往往是因为这个人符合我们对他的期待。但是,当这个人侵犯我们、伤害我们或者不符合我们的期待的时候,我们就再也不信任“他”或其他任何人。当我们说信任一个人的时候,通常意味着他对待我们的方式让我们觉得可以信任,大多数时候,我们并没有真正地去感觉这个人、真正地看到这个人。比如说你看到某人的行为轻率、粗心大意时,就觉得非常不舒服,那是因为在你幻象的信任中,全世界的人都应该是负责任且细心体贴的。幻象的信任一旦破灭,会导致失望、痛苦、怨恨、放弃,甚至关闭心扉,不信任任何人,因此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新的方式来看待生命和他人,即别人不会按照我们认为对的方式,或我们认为公平的方式来对待我们。生命的经验有时候就是痛苦的,甚至是极度的失望。但是,如果没有这些挫折和失望,我们就会一直待在孩童状态里,对世界和他人抱着孩子气的期待,我们就无法穿越这些痛苦和失望,从中获得滋养,从而不断成熟和成长。
穿越情绪的创伤,走向真爱的旅程
文章图片
而真实的信任基于深刻的内在体验,知道自己深受整个宇宙的关注与照顾。真实的信任是一种内在的了解,知道生命中所有的经验,不论是正面的或者负面的,愉悦的或者痛苦的,都是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真实的信任中,当我们感到不信任的时候,我们能平静地观察当下的情境并结合经验得出结论,这个地方、这个人或者这件事不够安全,这不是呈现我脆弱面的时候,而不需要任何情绪上的反弹,也不需要为他人的行为感到懊恼。因为我们知道,当我们敞开自己的时候,没有任何办法能确保对方会有什么反应,我们所做的决定是来自于对事物的清楚了解和接纳,而不是出于我们期待事情应该如何。这种清晰的觉知能够让我们分辨什么时候、什么情景是安全的,可以敞开自己,什么时候、什么情境应该保持距离。即使有人欺骗或错待我们,也不会让这种感觉影响到我们对待生命、他人、其他事情的看法,我们只是把这种感觉留在特定的事项中。
书中就各个维度如何建立真实的信任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我认为,在人类所有的关系中,对人的情绪和原始创伤触动最大的应该是亲密关系,因此,我比较关注书中讲到的在亲密关系中如何建立信任的方法,以下是书中对在亲密关系中如何建立信任的具体要点和简要分析,我相信每个人对下面的描述多多少少都有类似的经历和感觉,希望大家都能从中找到共鸣。
1、 开始认知到自己退化孩童的行为,并且为自己退化孩童的行为负责
当事情没有按照我们的预期进展时,我们往往会产生恐惧、不安、怨恨、批评、任性、失望等各种情绪,这个时候,虽然我们身体上是一个成人,但是思考和行为方式就像一个孩童,这种退化孩童的信念和行为模式是受过去创伤的制约,且它们常常是无意识的。而退化的孩童会表现出各种孩童化的症状,如情绪化和坏脾气,不负责任的行为等,当我们以退化孩童的状态与他人互动时,我们的关系总是会因此而受到伤害。
2、 是想把精力放在一个人身上,还是想要同时拥有多个不同的爱人,我们可以拥有深度或广度,但不能同时拥有这两者,需要去感觉自己的需要与欲望,并向他人清楚地表达出我们的需要和欲望
如果我们同时和不同的对象恋爱,则爱人之间很难发展出信任,因为信任的建立需要时间。在生活中,当爱人之间发生冲突,而两个人都不知道如何处理那些被引爆出来的能量时,怨恨会开始不断地积累,直至最后两个人干脆停止任何的深度沟通。在这种充满愤怒与受伤的状态下,所有那些没有机会表达出来的能量会开始徘徊不定,进而转到其他人身上。因此,即使外表看起来像是关系中的一方受到了其他异性的吸引,但是事实上是当我们长久受困在某一个角色中,而亲密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干枯时,我们的能量会因此而开始四处徘徊,所以导致生活中所说的变心或移情别恋等问题。因此,如果需要建立深度的信任关系,则两人需要足够长的时间进行相处并进行深度的沟通,而不是遇到关系中的一点阻碍就将能量转到其他人身上,这样永远不可能拥有关系的深度,而是将能量徘徊在不同的对象身上。
3、 尊重自己,不会为了爱而放弃自己,不会放弃那些能够满足我们,并且对我们的生活和能量具有影响力的重要事物
很多谈过恋爱的朋友应该会有这样的体验,一旦谈起恋爱来,尤其是在热恋期,以为对方就是自己世界的中心,恨不得每时每刻都跟对方粘在一起,将自己的兴趣爱好、朋友等都抛之脑外。一旦感受到对方的疏忽或者不在意,就感觉自己的整个世界都天崩地裂,是因为我们将自己的能量全都投入到对方身上。而在一段信任的关系中,我们要忠于自己的能量,在我们进入亲密关系后,我们原来的一些爱好、运动或者交朋友等,即使伴侣没有兴趣参与或者感觉到威胁,我们仍需要继续这些对我们而言重要的活动。
4、 愿意持续不断地向对方敞开自己,花时间相处以滋养这份关系,并且愿意去体验自己过去的创伤和权力游戏
在亲密关系的初期,由于新奇感和不信任的创伤还没有出现,我们比较容易向对方敞开自己,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旧有的模式和自我防御往往就会开始滋长。自我防御是根深蒂固的、机械化而又无意识的。当我们的关系变得越亲密,我们敞开自己的恐惧也就越深,因为我们开始触碰到自己内在更深层的任性与羞愧感。当我们孩子气的期待落空时,我们对对方怨恨与放弃的感觉也会开始滋长。我们需要一些努力才能放掉这些自我防御,允许对方亲近我们。。
在亲密关系中,每当我们感觉到失望、被背叛或者受到侵犯时,我们会习惯性地进入控制的权利游戏中。当我们去控制对方、强行索求某些事物,当我们说谎、轻视、虐待、操控、欺骗、不尊重、贬低对方或者让对方感到有罪恶感,对方对我们的信任也开始崩溃。我们要诚实地审视自己的权利游戏与策略,放弃这些权利游戏与策略,向对方呈现自己的脆弱面。我们常常只注意到别人做了些什么让我们把自己封闭起来,但是,当我们只注意到他人的权利游戏,而没有看到自己的权利游戏时,那其实是一种逃避检视自己的方式,不愿意看到他人的行为某种程度也是由我们所引起的。如果我们一直在等待他人能够放弃他们的权利游戏、敞开自己,那么我们可能需要等上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如果我们愿意诚实并且敞开地检视自己的行为时,我们的能量就会有所改变。我们害怕被遗弃、被侵犯的恐惧助长了我们的权利游戏,当我们觉知到这个事实的时候,我们也就能够切断这种习惯性的行为。
5、 需要为自己在灵性与创造力上的满足负起责任,而不是把关系当成是我们唯一且主要的滋养来源
每一个人需要不断地往内看,给予自己所需的一切,来满足我们在创造力与心灵上的需求,而不是依赖爱人或者关系去满足自己的内在空虚。
6、 需要面对自己内在的空虚和寂寞
【穿越情绪的创伤,走向真爱的旅程】当我们能够独处的时候,我们的伴侣不会觉得他需要为了得到我们的爱而放弃自己的自由。当我们愿意去面对自己渴望对方陪伴却又得不到的挫折时,对方会开始感觉到我们的爱不再是有条件的爱,而这也是我们能够给予自己以及对方的一个最伟大的礼物。
穿越情绪的创伤,走向真爱的旅程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