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札记】理发记

【【随笔札记】理发记】让王老师剪头发,是要预约的。今天即使我预约了,也还得再等一个小时,因为前面还有三个人排队。虽然他收取50元费用,却依然有很多人愿意等。这就是技术,就是核心竞争力,就是垄断。

先说说他,基本上就是男人也觉得他帅,女人当然更会如此认识。我相信有女性非要让他剪头发,肯定是因为他帅很精神,赏心悦目也是一种享受。毕竟,社会已经发展到了今天,这的确是一种市场需求。我愿意让他剪头发,也因为他帅气、精神、干练。当然,我不仅仅是因为他长得帅,看起来精神,才非得等他,而是因为他的娴熟技艺确实能给我所需要的舒适感。还因为他关于理发这项工作的自信与专注,这都是让我有共鸣感的。
自从我开始留短发后,理发成了我的一件心病。以前的时候,留长发,倒不觉得理发师的手艺有多重要。稍微剪一剪,也过得去,自己觉得自己还算精神,虽然别人不觉得。但是,随着年岁的增长,留长发已经不合适了,开始留短发好几年了。自那以后,几乎每剪一回,心里要不适应好几天。老是觉得发型太难看,像刚从监狱出来一样,也或者跟狗啃了一样。同事朋友一见面就问你理发了?说明理得不好,自己也能觉来。
我是一个比较自我的人。很多时候,倒是不太在乎别人的看法,却不愿意自己不舒服。我最担忧的是觉得自己的行头,包括发型,用西北话说叫“累得很”。每每此时自己就会心烦,一定要尽快改观,否则就会坐卧不安。我总是想要自己尽量精神地展现给自己,精神地去生活去工作,也算是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的人吧。
也许有人以为,不就理发么,还称呼的老师。可是,当你发现一个人在一个行当做到顶尖,做到别人达不到,那绝对应该称老师。我们每个人都不缺乏这样的生活体验,不是吗?
我理发,最不喜欢的是理发师问我怎么理。一般来讲,我告诉他留长发还是毛寸后,再不希望他问我。特别是,当理到一半再问我,是否再怎样怎样,我几乎要发毛。我又不是理发师,我又不会理发。理完了自己很不满意,还没办法,因为理发师按照你所说的理的。这种情况,往往理一次发要丑一周(理发师语),待长长一些方能适应。
在我的心里,优秀的理发师应该是善于发现美的,善于根据个体差异从审美的角度给他一个发型。看来我是高估了,不是每一个理发师都有造型师的水平,毕竟大多数都是理发匠而已。
我的头发确实也难理,最起码难以令我自己满意。过去一段时间刚理完的时候对镜自照发现特别不适应,这一般都是失败的,稍微长长一点也就不会了。自从王老师给我理发后,他给我总结了一下发质和走向,简单几句我就佩服了,明白他真的是对理发这个行当研究了。他每次理完后我清楚知道剪短了,但确实觉得没有多大变化,不会怪异,这种舒适感是我所追求的。
想到理发这件事,觉得好有意思,我一直记得自己中学时候关于理发的事情。有一次,上街理了发觉得好难看,回到教室自己喜欢的女同学略带笑话地说发型难看,这甚至加剧我自卑的情绪。在我们那个乡镇。大家似乎对头发很在意的,二十年前开始保留至今,生活条件好一点的人都自己不在家洗头,而是要去理发店洗头,称干洗。事实上,在我以前的记忆里,理发店都是有钱人、帅哥、美女聚集的地方。我的童年和中学时期,很多时候,都在想什么时候可以舍得去镇上那家最好的理发店理发。因为,毕竟我去那些农村中老年人才去的理发店理发的时间太久了。
那么,我如今的这种需求是不是一种性格怪癖呢,是不是那些负面的经历太久导致的呢?正如有人说,为什么中国短暂的富裕后遍地开花的是洗浴店和足疗店,是因为这些人往前数二十年都还在泥土里,突然有钱了总是希望高人一等,总是想洗掉身上的土和心里的土。我不好说没有,毕竟现在的我是过去的我发展而来。但是,我知道不全是。
人总是需要有这样的心境,让自己精神一点,把事情做到更好一点,让自己更有价值一点。争取成为一个理发师,然后去做一个造型师,而不是永远甘做一个理发匠。做到在理发店的最顶层,听着自己舒心的音乐,在自己的工作室专注于理发这门艺术,等待你的人也不至于熙熙攘攘。
这样做,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比别人有什么不同。只是自己要为自己争一口气,可以让自己更好一点,也应该让未来的自己比现在更精神更洒脱一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