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水流觞三月三

【曲水流觞三月三】早起翻日历,今天三月初四,昨天的上巳节竟然悄悄地溜过了,瞧我,糊里糊涂地,连岁月节日竟也过忘了。忽然想起,难怪昨日几个微信群里都有人谈说兰草兰花。

曲水流觞三月三
文章图片
三月初三,俗称三月三,是汉民族传统节日上巳节。上巳节起源于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在这项活动中,兰草被用作灵物。兰草香气袭人,古人在举行重大祭神仪式前,须先期进行斋戒和兰汤沐浴。随后举行“祓禊”,祓禊是上巳节的集体祭礼习俗,必在河滨,祓除不祥。这一节日由来久远,魏晋以后,逐渐成为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唐时,古代汉族少女的成人礼,一般在这个日子举行成人礼“笄礼”。女儿们“上巳春嬉”,临水而行,在水边游玩采兰,穿上漂亮的衣服,踏歌起舞,以驱除邪气。所以三月三又成了女儿节,成了中国的情人节。
宋以后,理学盛行,礼教渐趋森严,三月三情人节风俗在中国文化中渐渐衰微。曾经三月三里浪漫的情爱、美好的愿景、曲水流觞的雅趣,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但三月三郊外游春的习俗,却仍在民间继续。
说到三月三的郊外游春,就不得不说曲水流觞的故事。上巳日,祓禊仪式之后,大家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一是欢庆和娱乐,二是祈福免灾。
王羲之鼎鼎大名的《兰亭集序》就是写的一次文人雅士从事祓禊的活动。“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上巳日,王羲之偕亲朋谢安、孙绰等42位军政贵族高官,在兰亭修禊后,举行饮酒赋诗的“曲水流觞”。

他们在会稽兰亭清溪两边席地而坐,将盛了酒的觞放在溪中,由上游浮水徐徐而下,经过弯弯曲曲的溪流,觞在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得即兴赋诗并饮酒。史载,在这次游戏中,有11人各成诗两篇、15人各成诗一篇、16人作不出诗,各罚酒三觥。王羲之将大家的诗集起来,用蚕茧纸、鼠须笔挥毫作序,乘兴而书,写下了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也因之被人尊为“书圣”。而《兰亭集序》也被称为“禊帖”。

曲水流觞三月三
文章图片
曲水流觞,最早也叫临水浮卵,它是将煮熟的鸡蛋放在河水中,任其浮移,谁拾到谁食之。后来发展成“流杯曲水之饮”。“流杯”即“流觞”,就是投杯于水的上游,听其随波而下,止于某处,则其人取而饮之。

值得一提的是,曲水流觞的风景要雅,在自然的水边,自然的美景,“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魏晋以来,由于文人文化的兴起,贵族多在优雅的庭院建造假亭山石和人工弯弯的曲水。人们正座于草上席塌,摆上屏风香炉,持扇的侍从,喝酒后写诗应对。
在古人看来,一个人的风雅终究落寞,要配得上这花红柳绿的春天,非给一众人的星光璀璨,雅韵氤氲。于是,在春日里,约三五知己或更多朋友,徜徉绿郊山野,宴饮游乐,丝竹弦歌,赏景吟咏。纵情山水,游心翰墨,清谈释老。

雅集,于是成为古代文人春天的盛会,更是传统精致生活的独特表达方式。“雅集”既然是“集”,必须有雅人,有雅事,还要有雅兴。或卧听松风竹月,或烹泉煮茗,或吟诗濡墨……
历史上那些著名的文人雅集,随便翻开一页,都流光溢彩,令人神往。曲水流觞那种雅士云集的生活,相较心寥寥于半梦半醒之间,温润往事在拥衾独坐时节,徐徐与诗境不期而遇,流觞曲水,心一觞一咏,无酒亦醉啊。

曲水流觞三月三
文章图片
永和元已奚所因,更指三日为良辰;

兰亭坐上皆豪逸,山阴水边多丽人。
移宴春禊擅风流,曲水集序醉花荫;
醉鱼浮枣沉远岫,飞花流觞到古今。

曲水流觞三月三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