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在年里

我在江西西部“袁州”城北部的一个小山村长大。村子里的人大都姓袁。在当地,袁姓是个大姓,说到祖上,袁姓是魏晋时期从中原汝南地方,南迁到江右地区。所谓江右就是今天的江西。以长江为界,江左是湖北,江右为江西/。南方的袁姓发展迅猛,从秦汉到隋唐,已是名门望族。养育出一大批著名的大家。明代兵部尚书 袁可立,大将袁崇焕,大文学家袁枚,再往前 袁安,袁绍,袁术。再往前袁姓的始祖是 轩辕黄帝。这样看来,血液里有皇家基因。怪不得同族袁世凯有称帝的行为,但是民智已开,世事不同,煮成大错,遗臭百年。今天,别人问我,贵姓。我倒也是大方说:袁,袁世凯的袁。hahah
说到这儿,春节还是袁世凯宣告天下,大年初一为春节,全国人民放假过节的.

年纪轻的时候,恨不得离家越远越好。年纪长些了,思乡的情绪越发浓烈。春节就是游子思乡的时节。

记得小时候,奶奶教导我,要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实现这个目标的唯一办法,就是好好读书,去到城里,在单位上做官。一开始,我也是按照奶奶的指示,读书,进城,努力工作,弄个一官半职。但是,后来还是随了本性,做了音乐,别了仕途。希望在天堂的奶奶能理解,因为我毕竟是她最喜欢的孙子。(我曾作文《我的奶奶青莲》,看哭了很多的读者)
村里,也有同族的长辈,在城里为官。
每逢过年过节。城里的袁长辈,回到村里。每次开着摩托车回乡,(现在想来,应该是公安系统的干部),就是那种公安用的边三轮。摩托车气派地停在祠堂前面的广场,好家伙,气派的很。小伙伴们围着摩托车,左看看右看看。大胆得点就开始去摸下,还有点烫。不小心按着了喇叭,一声笛响,小朋友们吓得作鸟兽散。
远远的看着,好像是等待炮竹爆炸一样,确定没事后,大家有围拢过来,继续研究,想起来真是可爱的啊,印象中,我记得连摩托车残余的尾气都是香的。主人走的时候,摩托车的轰鸣声响彻村子,孩子们跟着摩托车跑出老远,目送摩托车和主人消失在黄色灰尘中。
我的伯父,也在城里工作.
伯父是部队退伍转业军人,被安置在城里的工厂,是市里的龙头企业,当然现在早已被“国企改革”改掉了。印象中,伯父是工厂里的采购和销售科的。回来的时候,没有摩托车,是辆自行车。就这样,给我感觉也相当的震撼。要知道80年代初,拥有一辆自行车,不亚于今天人们拥有一辆小车。
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伯父回城的时候,可以坐在伯父的自行车前杠去城里做客。人生最震撼的事情,就是看见庞大的城市出现在你的面前。城市越来越近,车水马龙的城市,对一个山里孩子来说,真是相当震撼了。
城市,在幼小的心里,就是理想和追求。
感谢伯父为我打开了人生奇妙的大门。
所以说,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让孩子去看世界,视野和世界会为孩子们指出人生的方向。
还记得,那一天,我坐在田头休息。小妹挥舞录取通知书向我跑来。
那天是晴天,傍晚的时候,辉煌温暖的阳光,抚摸着村庄,少年的心啊,已飞向远方。

过年

和大家一样,小的时候觉得过年很幸福。
穿新衣,戴新帽,放鞭炮,走亲戚,收压岁钱。
五毛,一元。真是太幸福了。

印象中,袁州 的春节,难得晴天。春节前后,通常都是下雪的日子,乡下道路,泥泞得很。一不小心,就摔了个泥猪翻身。可怜的孩子,新衣服的味道,还没闻够,只好又穿上旧衣服。因为过年妈妈只能为我们兄弟姐妹三个置办一套新衣服。现在我的孩子们无法理解这点,因为他们随时都可以穿上新衣服。
在我的童年,新衣服真是香啊。大年三十晚上,崭新的衣服放在床头。兄妹几个在幸福的梦里睡去。
天微微亮时。村里开始鞭炮声噼里啪啦,惊天动地。
这是老家袁州的风俗,俗称: 出heng .
天亮的时候,开始出门给族里的叔伯拜年。通常这个时候,长辈们都端在家里的火塘旁。慈祥的接待晚辈们来拜年.哪怕平时严肃少笑的大伯父,也笑着接待我们,抓上两把花生和糖果放在我们的口袋里。
拜完年后,小伙伴开始疯了。放鞭炮,稀稀拉拉的鞭炮声,就是孩子们在玩。有时,我们也围在池塘边,看大哥哥们放大炮竹,点着火丢去池塘里,一声闷响,有时,还有可怜的鱼儿翻着白肚皮浮了上来,引来一阵喝彩。
过年的时候,小伙伴们鲜有的,可以揣包香烟,这是大人允许的。因为点上一支烟,用来放鞭炮的.事实上,很多小的伙伴从此就成了烟民。印象中,大前门香烟,是标配。

家乡在一个三面环山的平地上,西边是山,北面也是高山,东边山势平缓些,往南就是一马平川的田地。人们在北边的山之间修建水库,把北山南麓的水拦了起来,水库灌溉了南边的田野和养育世世代代的看村民。从水库里排出来的水,在村里穿过,形成了一条河流。童年的欢乐,很多是跟这条河了有关的.
春天的时候,我们光着脚淌过春水去下田。
夏天的时候,我们光着屁股在河里洗水玩耍。
秋天的时候,我们在干涸的河滩上玩石头。
冬天的时候,我们沿着干涸的河床奔跑和打仗玩。

【乡愁在年里】这些幼时的事情,在春节闲散的时光里,慢慢浮现在脑海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