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和锻炼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做()

??激发和锻炼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做?

相信大家都知道,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孩子以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比如说他们能够更加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当他们有需求时,也能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那么,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做,才能激发和锻炼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呢?我们今天就来说一说。


语言表达能力呢,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
总的来讲,就是运用语言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而要想宝宝很好地掌握语言表达能力,家长朋友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点,就是从宝宝出生起,就要将他的非语言表达和语言联结起来。


如果你细心观察的话,就会发现宝宝总是盯着妈妈的脸,模仿妈妈的表情,用眼神和表情跟妈妈交流。这时,家长要做的,就是把宝宝的行为和对应的词联系起来,讲给宝宝听。比如说,宝宝笑的时候,妈妈可以说:“宝宝真开心呀!”。宝宝哭的时候,也可以问他: “是不是饿了呀?”、“是不是不舒服呀?”等等。


这样持续地对宝宝进行语言刺激,时间长了,他会明白他的这些感受要用什么词语表达,等他能讲话的时候,就会更顺利地表达出来。但有些母乳喂养的妈妈,只要宝宝哭闹就立刻喂奶,很少解读宝宝的行为所表达的信息。
长此以往,这不仅会增加宝宝肥胖的风险,还将母乳变成了宝宝宣泄的出口,特别不利于培养他的表达能力。

第二点,就是等到宝宝能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时,家长要积极地反馈,帮宝宝不断地练习。


很多宝宝在4个月时,会经历一个积极发声的时期,“咿咿呀呀”地“说”个不停。但到了6、7个月,就突然间安静了。有家长问我,为什么宝宝之前很爱说,现在却不说话了呢。那是因为家长没能持续地给他反馈。
宝宝开始“咿咿呀呀”的时候,家长们都很兴奋,会积极地回应宝宝。得到的反馈多,宝宝就说得多。一段时间后,家长就松懈了,回应自然就少了。宝宝觉得没人搭理他,也就不怎么发声了。


其实,语言和其他技能一样,越用越流利,不用反而会退步。相信大家学过英语,都明白这种感觉。所以,家长们应该耐心地、积极地回应宝宝,通过持续地练习,促进他的语言发展。


说到这,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宝宝能说出一些词语就代表他会说话了吗?


可能一些家长朋友认为,这就是会说话的标志。但事实并非如此,真正会说话,是指理解了词和词意之间的指代关系,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就是:5、6个月的宝宝,可能会发“baba”的音,家长听到后会非常高兴,认定宝宝会叫爸爸,就是会说话了,很自豪。但其实,只有孩子指着爸爸喊“爸爸”,才意味着他真的会说话了。这也就是我想给大家说的第三点,教宝宝学说话时,还要让他理解词的意思,而不只是学会词的发音。


表达能力体现在把语言运用在沟通场景中。但很多家长教孩子时,只教孩子单个词的发音,没有教孩子怎么运用。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孩子学会了说“再见”,却不知道这是在分别时要说的话。
这样学会的语言其实是没有表达能力的语言。所以家长要让孩子理解词语的意思,明白词语的应用场景,要在交流中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而不是只教一个词的发音。


说完第三点以后,我们再来说说第四点,就是等到宝宝会说话后,家长朋友们还要积极营造交流场景,引导孩子学会语言表达的规则。


每天晚上,家长可以选择当天宝宝体验最深刻的一件事情,引导他展开话题讨论。对于2、3岁的宝宝来说,他可能还不太理解太抽象的问题,所以家长可以选一个具备已知答案的小问题做话题的开端。比方说,白天姥姥带着孩子去滑滑梯了。妈妈就可以从“今天你去滑滑梯了吗”问起。然后进一步引申到“谁带着你去的?”,“是上午去的?还是下午去的?”,“滑滑梯时遇到了什么人?”等等。


如果宝宝语言水平不够,那姥姥可以代为回答。通过观察妈妈和姥姥的沟通过程,宝宝就能学习到表达的规则,知道了要先听清楚别人的问题,理解问题,思考自己的答案,然后用语言表达出来。


除此之外,大家还要知道,不要盲目评价孩子表达内容的对与错,要洞察和挖掘孩子的所思所想,并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出来。


这句话该怎么理解呢?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我有一个朋友,他培养的两个孩子不仅学业优秀,表达能力也非常强。他跟我分享经验的时候,说起孩子小时候发生的一件事情,有一次,孩子画了一个倒三角形的楼。
他没有立刻跟孩子说“你画得不对”,而是让孩子去用积木把画中的楼“盖”出来。孩子努力半天也没搭出来,特别沮丧。这时候他问孩子,“你为什么画倒三角形的楼呢?”。孩子说,“外面晒”。原来孩子认为,如果楼是倒三角形,人们出去就不会晒到了。于是他耐心地给孩子讲了现实中倒三角形大楼不会存在的原因。接着,他提出了一个新话题:如果在外头觉得晒,应该怎么办呢?
自然而然地,孩子就和他讨论起防晒方法了。在日常生活中,他总去跟孩子交流,挖掘孩子内心的想法,孩子就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有些家长缺乏对孩子的行为原因和内心想法的洞察,这种情况下会直接给孩子下结论,“你怎么画了个倒三角?这是不对的!”,孩子也就不愿意表达了。


所以,遇到这种情况要多问孩子为什么,让他说出自己的理由,慢慢培养孩子表达自我的习惯,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自然就提升了。


大家要知道,语言表达能力,是孩子融入社会必备的能力之一。在和他人交流时,孩子要考虑自己在哪里,和什么人讲话,自身有什么需求,对方想要听什么。这些都需要家长在生活中一点一滴地去培养。如果家长能积极的循序渐进的引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会得到积累和提高。


在这里分享三个T的语言启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Tune In、Talk More、Take Turns


频道一致(Tune In)

我们很多时候对孩子进行语言启蒙都是以自己为出发点,通常是我们自己想起来了就去和孩子唠叨,全然不顾这时孩子是否有兴趣。如果孩子没在听,也许我们还会抱怨,“怎么都不听我说?”


“听”和“听到”是有天壤之别的,频道一致是让孩子有效接受我们说的话最关键的前提。只有当孩子对我们说的话感兴趣,她的接收器才会打开,她的耳朵才能真正“听到”,这时的语言启蒙才有效果。因此,家长需要有意识地去调整我们的波段和孩子的匹配。



有个很有用的语言启蒙小方法,叫“关键词轰炸”,在玩耍过程用简单的句子表达宝宝正在进行的活动,然后每个句子里都不断重复同一个关键词。


比如宝宝正在玩卡车,可以这么说
是的,这是一辆卡车!

你正在推一辆卡车。
这辆卡车是黄色的。


谈论孩子正在玩的东西、正在进行的活动,这样不仅孩子会更感兴趣接受,同时也是在帮助他们把词语和日常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


说多一点(Talk More)


可以用描述性的语言非常具体地和宝宝讲述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比如:

我们今天吃蘑菇意大利面,面条是蝴蝶结形状的。
汤很烫,我们吹一下,呼呼呼~
哇,这个面条真好吃,我爱吃面条。
吃饱了,我们用纸巾把嘴巴擦一下。


轮流对话(Take Turn)


每次说话后,都要给宝宝一些时间让他做回应。刚刚开始的阶段,我们一定要耐心耐心再耐心。

在这里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没有给宝宝足够的时间来回应,一看他没反应,就又重复一遍,然后又重复一遍。后来才发现,对于孩子来说,我们每重复一遍的话(即使相同的),他们又要用额外的时间来处理,结果就是她回应更加慢甚至会疑惑。正确的做法是,对孩子说了以后,就耐心等待,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给予我们回应。这个回应一开始可能只是一个动作、一个表情或者一些“咿咿呀呀”,但至少说明他明白了交流是双向的。


随着宝宝掌握的语言越来越丰富,交流也就会越来越顺畅。比如,起床后穿衣服,对话可以是这样的:


你今天要穿什么颜色的衣服,红色还是蓝色?
红色!
还有什么东西是红色的啊?
鞋子、太阳!
还有呢?
草莓!


【??激发和锻炼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做()】这时,提问就不再局限于“是不是”这样的答案,而是问一些开放式的问题,在进行语言启蒙的同时也能很好地鼓励开放性思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