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家书——读《诗经·采薇》

一封家书——读《诗经·采薇》
文章图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毛诗序》:“《采薇》,遣戍役也。文王之时,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猃狁之难。以天子之命,命将率遣戍役,以守卫中国。故歌《采薇》以遣之,《出车》以劳还,《杕杜》以勤归也。”唱咏此诗的主体应该是一位行役之人,且是随军进行抵御猃狁外敌的一位戍边战士。这首诗歌咏唱之时大约在戍守完毕,归家途中,边咏唱边回顾戍守的生活。主题为二,一是曰归,一是猃狁之故。那两天主题的联系,回家不得的原因,正是猃狁未定。“不遑启居,猃狁之故”,这首诗可作戍人回忆之诗,也可以作为对家人的思念,可看作一封家书。
诗歌前三章皆以“采薇采薇”起兴,“薇”是一种野菜,正如《氓》中所咏“桑”,选取的应是战士生活中所熟悉的食物,因而作为起兴。但说法不一,是战士戍边时的野菜,还是归家途中的野菜,共同说明都以“薇”来确定战士生活的辛苦,也以此为标准侧面表达归家心切。
“薇亦作止”“薇亦柔止”“薇亦刚止”,时间一点点流逝,植物是最忠实最直接的时钟,每一种细微的变化均牵动了战士归家的心,每次都在拨动“曰归曰归”,念念不忘,不敢忘却,对家的思念日益加深。
【一封家书——读《诗经·采薇》】前三章思乡之情层层递进,“忧心烈烈”“忧心孔疚”,深究其因:“玁狁之故”“王事靡盬”“我戍未定”,对猃狁入侵的痛恨自然会加深。这其中有的更多是个人的私怨——抱怨愤恨,若只将此诗归为厌战诗,极有不妥。
这封信中写出战士的焦急和怨恨,却还没有写出居家亲人对战士的思念担心。这封家书就是联系两地的唯一桥梁,正所谓“同心而离居”,离家越来越近,心情亦复杂。
家书中除了叙写抒发思乡心切,还会向家人简单讲述自己的戍边生活,在此诗的四、五章重点叙写了这部分内容。“彼尔维何,维常之华”起兴物为棠棣花。在《小雅·常棣》中便以此为兴,“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将棠棣花喻指兄弟之情,在《采薇》中的兄弟固然指向战友之情。在对抗外敌入侵中,兄弟们更有同仇敌忾的自豪之情来温暖心意。“四牡业业”“四牡骙骙”“四牡翼翼”,以战车的盛状摹写军队的威武实力,“一月三捷”,“三”是概数,多次战胜,这是《诗经》中少有描写战争的诗句,这是战士的荣誉和骄傲。在家书中,回报军功,向家人报平安,让家人以他为荣。回家的脚步更加踏实,所有的付出,终归得以丰厚的收获。
《出车》亦是归家,“昔我往矣,黍稷方华。今我来思,雨雪载途。壬事多难,不遑启居,岂不怀归,畏以”,与《采薇》最后一章有异曲同工之妙。首先,往返之景来暗写心情的不同。“杨柳依依”写初春之景,“雨雪霏霏”满天飞雪,就是深冬之景,戍守时间之长,冷暖自知,莫知我哀,近乡情更怯。《古诗十九首》中《十五从军行》:“十五从军行,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对家人的担心歉疚、焦急一涌而至。故会“行道迟迟”,在路途中的“载渴载饥”,皆已不顾,只为归家,如此心境恐怕无人知晓,更显故都。
家就是让你心灵得以安放的地方,全部外装都褪下,只留下纯粹的本心,但又害怕无人能懂,又渴望他人可以听懂、看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