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读\观后感

几个月前下载了一本小说《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小说不长,但断断续续读着,直到前两天才把看完。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读\观后感】趁热打铁,又去看了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
电影还是将小说的情节大致呈现出来了,电影中没有呈现出来的是小孩子的内心想法,好在我看过小说,自己边看边给小男孩配旁白。
正因为看过小说,所以影片的悲剧结尾是预料到的,可即使早就知道,看到最后那个慢镜头:由铁门逐渐拉远,最后看到杂乱的条纹睡衣时,心里还是有着说不出的难受。
我的泪点很低,但这部影片却让我感觉想哭又哭不出来。这部影片展现的不是残酷的战斗场面,没有激动人心的时刻,它就像温水煮青蛙,一点一点地向你展现战争的可怕。关于战争,我不想再多说,早前的叙利亚已经给我太多感触,庆幸自己生在和平年代、和平的国家,只愿将来某一天这世界上能永远没有战争。
说一点我在小说中没有感受到(可能是因为我没仔细阅读)但在影片中看到的一些东西吧。
【母亲内心对正义的坚持】
在小说中对母亲的印象似乎只有在她知道犹太人仆人给布鲁诺包扎伤口后,迅速作出的反应(不让父亲知道)。而影片中一句“谢谢”让我知道这位母亲心中的善良。之后无论是与父亲的争吵还是在祖母葬礼上的举动,都让我对这位母亲心生好感(演技也是杠杠的)。知道了自己的无力改变丈夫后,便每天颓丧终日,或在秋千上作出发疯的行为,这都无不透露出她的绝望。
都说女人是感性的,可我觉得在这部影片中,女性无不十分理性(或者说理智),祖母也好,母亲也好(姐姐就算了),她们都知道什么是正义,知道什么是人性泯灭、丧尽天良,并且对于父亲所做的行为始终表示抗议。
【两个小男孩之间的友谊】
看影片下面的评论,不得不服有些人的脑洞,说萨缪尔最后是故意引诱布鲁诺去集中营。难道你没看到最后俩人紧握的小手吗?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小孩子永远比你想得要单纯得多。就像我在小说里读到这句时“真不公平,我自己一个人在这边,而你整天在那边跟朋友玩”不禁会心一笑。是啊,无论看小说还是电影的我们,永远上帝视角,知道什么是好坏,什么是利弊,应该怎样怎样做,这么做是愚蠢之类的。可在小孩的眼里,哪知道那么多。


最后,我还是觉得小说更好看一点,所以,以后要多读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