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的snapchat和instagram没有起来

练练手写文章。
最近重新复盘了一下社交网络。历史有助于帮助思考未来。
前段时间facebook推出类snapchat的产品,应该说是再次推出,我想这是facebook对自己业务的补充,并不是为了打败snapchat。当时江湖戏言snapchat要小心了,我的看法是:社交网络的成因,是因为完成一件事,这件事是需要不断重复来做并且大家就聚在一起做更好玩,然后自然形成了社交网络。而不是反过来,做了一个社交网络产品,让大家来完成某件事情。
拿snapchat最初的一个应用场景说,课堂上的初中生高中生要相互之间传递一个好玩的东西,就像之前在没有手机的时候传递纸条,老师就会来没收了。那这样因为有了snapchat这样的软件,我发给同学一个搞笑的东西,老师过来就发现手机上什么也没有了。并且,同学们之间可以传递一些更好玩的东西。
也就是说它的业务逻辑是:一个阅后即焚的需求,阅读之后,焚了。
而不是:做了一个可以看了消失的功能,去寻找这个需求。阅后即焚并不是一个有门槛的技术,也不是一个大众需求。
那是否可以复制这个应用场景到中国的初高中生呢?我觉得阴差阳错了。
snapchat发布于2011年,2011-2012年,中国初高中生智能手机的普及率是否足够高,qq,说说,这些是否已经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以及文化层面他们是否真的就很希望阅后即焚呢?这都需要考虑。
那instagram呢?它发布于2012年,这两个产品一个发布于2011年9月,一个发布于2012年4月,都在这个时间段上,是否可以看看那个时间美国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和使用时长,以及手机拍照已经达到大众需求线。
回到instagram本身,大家说它的滤镜是做得最好的,是不是第一这不重要,它在那个时间段,满足了人们分享艺术时尚和美的社交需求。
而中国市场,2008年美图秀秀就已经发布了,中国大众更多的还是需要一个把自己P的好看的东西。
那么当中国一大批产品经理开始复制instagram的时候,一个体验很好,用户极速猛增的超级巨无霸社交工具微信出世了。
微信快速抢占了成人世界IM和朋友圈子的图片分享。
至今微信也没有做滤镜。如果做一个中国的instagram,滤镜做得再好,炫耀给谁看呢?还不是要回到朋友圈?
再者,中国社会普遍对艺术时尚和美的追求,人口密度未必有那么高,一些通过相机摄影的好的摄影作品,导入社交网络本身就有一个天然用户体验屏障,如通过手机拍照追求多时尚这群人,太分散,最初他们没有聚起来,已经分散在各处,再聚起来太难了。
中国的互联网市场,从来是交叉分隔相互渗透的。你有的腾讯都可以有。
2009年,当你做中国的...时,腾讯有6亿用户。
2015年,当你做中国的...时,腾讯还有6亿用户。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说,中国的社交网络就没有机会,只是按照传统社交网络的思路来想,是没有大机会的,按照copy to china的思路来想,也基本上没大机会。
一些依托微信平台起来的社群,多则千万,少则百万的用户群,但是那首先是微信的用户,其次,才是某某的用户。
最后,不要低估了网红、直播、VR,这是一个开始。人的时代。当然可以说网红一浪很快过去了,这就像海浪一样,一浪落一浪起,在岸上观望的,除了会说这一浪很快会落的之外什么也没有。
【为什么中国的snapchat和instagram没有起来】不知不觉水面已经上升了1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