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感受
恭敬心(敬畏心,与傲慢心相对应),宁静心,洁净心是阳明三心
恭敬心对人,敬畏心对事
不有低劣想法,若有则容易走向实践此事,心中只想我只是想想此事不会这样做,殊不知管住自己心真是难得。
收回心来是往圣先贤第一等的学问
省(反省)察(体察,感悟,参悟)克(克制)制(治理,调理,管理)是修心的第二部,理会自己性情,情绪管理
中(不随便发表情绪),和(表达情绪适度)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有焉。——《礼记中庸》情绪的适度表达不是为了发泄,而是为了解决问题。
把握表达情绪的度,参悟情绪的根源。
念比情更复杂,起心动念的时候,诸念混杂在一起。
情往往是单一的,念往往是混杂的。
要对自己的念和欲想明白。
诸种念的混杂,决定人的行为实践。
将心比心,人性是相同的。
把自己的需求想明白就能知道,父母也有怎样的需求,也就可以尽孝了。
古今把学问用在事业上,加以完整表达的,除了曾国藩,还有王阳明。
人一生除了人情,还有事情。事情的根源还是在人情里。
修静坐回避三点,1不可追求避世,如果抱着讨厌外在事物的心去求静会产生骄傲的心态。2不可一味求静,若只好静一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静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省察克制才是目的。3不可追求无念,念不可熄,把念端正。
不要为修行而修心,修行是为了把事办明白。
修行的载体是人生的事。不可凭空反思情欲念。
【阳明心学感受】那些没关紧要的,不要去反思他根本也不涉及情欲念。
修证,得拿出证据来,即是拿事在世上磨练,在事上见
心即理也,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的三大理念。
阳明心学的休息程度与其实践联系密切,以实践为判断标准
人须在事上磨才能立得住。
阳明在追兵即将杀到时,仍然记着证明他身份伞,这说明心要定得住。
推荐阅读
- 第四十三篇接纳孩子的感受
- 美之初体验—我所感受到的那一点儿
- 参加【21天写作挑战赛】,第七期第14天,挑战感受小总结
- 王阳明
- 万建峰老师课程感受
- 每日一扔的感受
- 书法感受
- 第一第二天臀部练习感受
- 2018-9-7
- 听樊登老师读《感受爱》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