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鹿鸣》(宴饮营造的皆大欢喜)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早年,有一种说法,说的是领导干部最不能缺少的就是胸襟,胸怀小了,气量就小了。气量一小,不仅自己难有作为,还禁锢了一大群人的思维。虽然不能说是祸国殃民,至少也算得上社会发展的“绊脚石”了。胸襟这一点,比之能耐、学识更为重要。能耐小了,无非干得事小点儿,学识少了,只需下功夫补补。胸襟这东西,不是说有就有的。
雅是西周王城及其近郊的诗歌。周人的官话叫做雅言,周人的正声称为雅乐。所谓雅,就是周人的正声。《小雅》、《大雅》并无本质区别,只不过对两次搜集工作的区别而已。前者是召穆公的子孙为了纪念他的丰功伟绩而搜集;后者是子展、子产再次基础上的二次增编。官话为雅言,正声为雅乐。说到底,雅是和官相关的,还真得研究研究“胸襟”的问题。
先前,有位老教育人持一种极为个性的观点。他认为——碰到好老师的就是好学生。这话听起来有点绝对,但仔细琢磨,其中不无道理。在内心里,认为自己碰到的是一位“坏老师”的,一定成不了好学生。还有一种通俗的说法:“学生准备好了,老师无处不在”,也就是当我们自己准备好了,以虚心、好学的心态去看世界,这世上的每个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有个朋友,他非常善于概括,他说,人行走在世间,难免与他人打交道。人与人之间,无外乎遇人不淑和得遇贵人两种情况。认真想想,还真是这样。再往深处想——遇人不淑和得遇贵人不过一念之差,差不多主要由我们自己的心态来决定。比如:一个人大早上,和人撞了车,这是遇人不淑吧,结果两个人一说开,彼此温良恭俭让,最后居然成了朋友。这还是遇人不淑吗?再往后,因为别的事情,当初那位撞车的,居然成了最大的帮手,这难道不算是得遇贵人吗?说到底,胸襟和心态很重要。他决定了我们到底是遇人不淑还是得遇贵人。于一个团队而言,也决定了到底是皆大欢喜还是举步维艰。
《鹿鸣》的开篇“呦呦鹿鸣”是怎么一回事?
“呦呦”是鹿的鸣叫声,鹿是一种很驯良的动物,喜欢群居。假设某一只鹿发现了可以食用的鲜美的野草,它会发出“呦呦”的鹿鸣声,呼唤自己的同伴和自己一道分享这大自然的恩赐。诗经多以具体的物象起兴,“呦呦鹿鸣”绝对是引发人打开胸襟,学会分享的意象。用鹿友好的呼唤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做比兴,然后写“王”的盛宴。鼓乐、赏酒、赐钱,其用意不言自明。大概老早就是这套做法,流传一两千年而生生不息。
“鼓瑟吹笙”、“吹笙鼓簧”、“鼓瑟鼓琴”都是鼓乐,这大概是周人宴饮的基本配置了。
“我有旨酒”,也是要赏赐给有识之人的。这是大王宴饮的第二套路。
“承筐是将”意思是双手捧着装满了币帛的筐子,赏赐给前来欢宴的宾客。虽然土豪了点?儿,但似乎有效的很。紧密的促进了君臣之间的融洽与和谐。
这三套圈打下来,一个善于收拾人心的大王的形象跃然纸上。
头鹿呦呦叫,原野有艾蒿。我有好宾客,弹琴奏乐调。吹笙弹琴和,捧筐礼周到。诸位后爱我,大道乐遵照。
头鹿呦呦叫,原野有蒿草。我有好宾客,品高德显耀。外行不轻浮,众人乐仿效。美酒香而醇,嘉宾乐逍遥。
【《小雅.鹿鸣》(宴饮营造的皆大欢喜)】头鹿呦呦叫,原野有芩草。我有好宾客,瑟琴奏乐调。瑟琴和乐调,快活同欢笑。美酒香而醇,嘉宾乐陶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