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字解意之幢(《安石留白随笔》20190707)

学字解意之幢(《安石留白随笔》20190707)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见到幢字,大家都认作(发音壮),其实它是多音字。常见发音(发音壮),意思是房屋一座是一幢。另一种发音(发音床),两种意思:古代旗子一类的东西;刻着佛号(佛的名字)或经咒的绸伞或石柱子,经幢、石幢等。其中,经幢指的是刻有佛的名字或经咒的石柱子,柱身多为六角形或圆形。

学字解意之幢(《安石留白随笔》20190707)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幢是一种带有宣传性和纪念性的艺术建筑。印度幢的形式是在纪念佛的玉垣上刻各种浮雕,也有的在塔前方左右各树一石,宛如中国长方形的碑。唐宋以来,建幢之风盛行,有为建立功德而镌造的陀罗尼经幢,也有为纪念高僧而建的墓幢。
查阅百度可知,经幢:读音 jīng chuáng ㄐㄧㄥ ㄔㄨㄤˊ。幢,原是中国古代仪仗中的旌幡,是在竿上加丝织物做成,又称幢幡。 由于佛教的传入,特别是唐代中期佛教密宗的传入,将佛经或佛像起先书写在丝织的幢幡上,为保持经久不毁,后来改书写为石刻在石柱上,因刻的主要是《陀罗尼经》,因此称为经幢,是源于古代的旌幡。经幢一般由幢顶、幢身和基座三部分组成,主体是幢身,刻有佛教密宗的咒文或经文、佛像等,多呈六角或八角形。在我国五代二宋时最多,一般安置在通衢大道、寺院等地,也有安放在墓道、墓中、墓旁的。

学字解意之幢(《安石留白随笔》20190707)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学字解意之幢(《安石留白随笔》20190707)】

经幢起源于西藏、尼泊尔及印度等处,佛教传入中土故亦效仿创建之,但后来于佛寺殿堂中,则多改以丝质缎绸之类上写经文悬挂,于佛像、菩萨像之两旁,亦有幡同时悬挂者,为长条下垂如中国立轴之画品。幢悬挂殿堂中,其下端多以金银线绣以花饰及流穗垂下。更有以水泥或石刻建筑代之,其形似塔状;但塔中空,而幢不空,且塔多有层次(三层,或七层),幢则无层次之分,而假石幢之表面书以经文,故得名「经幢」,所谓竖法幢,有宏扬正法、消弭灾祸,而崇敬高标经文,兴发善信向道诚敬之心。中国历代著名古寺前或绿树丛中,列立经幢,如福建晋江开元寺等处,多有法幢高树也。

著名建筑:五台山佛光寺经幢


学字解意之幢(《安石留白随笔》20190707)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学字解意之幢(《安石留白随笔》20190707)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佛光寺有两座唐代经幢,一座建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立于佛殿阶前的中线上,高3.24米。另一座建于唐乾符四年(公元877年),在山门和文殊殿之间,高4.9米。均为八角形须弥座,上刻陀罗尼经及立幢人姓名。幢身之上有狼角形宝盖,表面携流苏,八角出狮头。山蕉叶之内是覆钵,其上有仰莲覆宝珠,刻工极为精好。
注:文中引用文字及图片皆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