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之陷阱

2月2日,晴转阴,阳光悄悄地漏了下脸,然后消失无踪,唯剩阴阴的云层盖在天空。
阅读书目:《赤裸裸的统计学》。
作者:来自美国的查尔斯·惠伦,他在1997到2002年间担任《经济学人》杂志驻美中西部地区的采访人员。为《芝加哥部报》《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等多家报纸写稿,目前在芝加哥公共电台做一名财经采访人员。

统计之陷阱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金句:

统计推断的力量在于:先发现一些规律和结果,然后再利用概率来证明这些结果的背后最有可能的原因。

用数据说谎容易,但是用数据说出真相却很难。

在统计推断的巨大光环下,我们也要小心它的陷阱。

概率学本身不会犯错,犯错的是使用它的人。

无论是什么工具,离它的初始功能偏差越大,其效果就会越差,有时候甚至还会有危险。

感悟:本书讲述了大数据时代,该怎样了解统计数字,作者在书中列举了形形色色的案例,目的是为了告诉读者为什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统计学,以及为什么我们要掌握一些统计学知识。本书并不涉及大量的专业术语和枯燥的数字,相反,作者用诙谐幽默的口吻,让统计学变得简单易懂。在这个时代,数据和信息变得无所不在,统计学离不开数据,而数据的整合也需要动用统计学。谁拥有数据,谁就拥有财富和未来。塔吉特公司通过分析大数据寻找怀孕的女性,向她们推荐未来她们需要的母婴产品,增加她们的消费。脸谱网拥有一个庞大的无形资产,投资者之所以愿意投资脸谱网,不是因为能与旧友、旧人重新取得联系,而是注册用户每一次点击鼠标都会在不经意间泄露他们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是喜欢买什么东西、喜欢去哪里购物、如何打发空闲时间等等。互联网在为人们提供更多便利的同时,也使个人隐私、习惯等变成一条条的数据而展露无余,这些数据以及计算机的高速这算为统计学及研究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统计具有其科学性,却绝非万能。统计学虽然与严谨的数学挂钩,但是使用统计学来描述复杂现象的这一过程并不是精确无误的,相反,它还为掩盖真相创造了大量的空间。数据永远是数据,肯定没有数据使用者聪明,但有些数据会让聪明绝顶的人干蠢事。2008年发生的美国“黑天鹅事件”中,1%的小概率风险是如何击垮华尔街经济的?原因有三:第一是混淆了“精准”与“精确”的概念,风险价值模型确实精确,但并不精准;第二是他们对基础概念的估算方式是错误的,不应该只用2005年以前相对平稳和繁荣的经济数据来预测接下来几十年的市场表现;第三是他们忽略了“尾部风险”,1%概率的风险也有发生的可能。生活中许多事件的发生都可以用概率计算,只是概率终究只是概率,99%的概率仍有可能不发生,而1%的概率仍有可能发生,世界由太多复杂的因素组成,每个因素又有诸多变化的可能,能够把握的其实很少,因此,成功的人只是具有更精准的预测大概率事件及趋势的眼光而已。
而自己,努力去做的,只是尽己所能去把可控因素导致坏事件的概率降低,再降低些……
【统计之陷阱】虽然,不可控制的因素更多更广,这也许便是另类的荒诞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