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瘾性的产品(让你无法自拔的抖音,对你做了什么())

对于人们而言,具有瘾性的产品并不全是坏事,主要还是看使用的方式。
短视频的江湖从来都不平静,但是,谁也没有料到,去年还是老大哥快手领导的
大众尬舞,春节过后就变成了抖音的海草舞,变化之快简直令人乍舌!
作为后起之秀,不得不让人惊叹抖音的魅力,不少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深度发
【具有瘾性的产品(让你无法自拔的抖音,对你做了什么())】烧友甚至乐此不惫的刷个通宵还意犹未尽的感觉。
而有人为了抵抗抖音的诱惑,直接的做法就是立马删除了抖音,从此脱离抖友大
军,回归自我。
以上用户发生的异常行为不得不让人思考,这款短视频是如何做到这种境界的?
思索过后,发现除了抖音之外,人们经常使用的朋友圈、微博、知乎、王者荣耀
等其他游戏产品都具有同样的特性,那就是有瘾性机制,
今天这篇文章柯学就带你来扒一趴,抖音是如何让你一步步引诱你,让你无法自
拔的,而你又是如何失控的。
实质上,任何成瘾性的产品只要拥有三点,就足够让人沉迷其中了,那么,究竟
是那三点的?
开始触发人们行动的一般都是由积极体验需要主导。比如抖音,有人可能是走在
大街上看到喜爱的偶像明星拍的广告片吸引的,或者在朋友圈、微博其他地方刷
到炫酷的抖音视频,再者就是被身边朋友所强烈安利的。而驱使行为背后的动机
都是源自于内心追求快乐,群体认同感而引发的触动。
当你抱着期待感下载抖音,打开后直接落在推荐视频页面,这些经过筛选过后的
热门视频内容好玩、好炫、好酷,一下子勾住你的眼球,满足你的期待感。OK,
这时候成功一小半了,在你得到初次酬赏之后,嘿,感觉真不错,刷下去。
你不
知道下一个视频是不是更有趣的,这就导致你永远抱有期待感。如此才吸引你像
追逐猎物一样去发现更多好玩的,好看、好酷的视频,让你根本停不下。
而如果是可预见性的酬赏热情就不会持续下去,这就好比你每一次都知道魔术接
下来是变什么,看了几遍也就没意思了,对吧。
概率性的酬赏如同宝藏一样,吸引你不断的去挖掘,你不知道里面是不是装着好
东西,除非你去打开。有时候会是好东西,有时候会是坏东西,当发现是坏东西
的时候,你就会期待下个宝藏是好东西,而当发现是好东西时,你就会再次期待
下一个也会是好东西。
有行动有酬赏还不足以让你上瘾,最后这一步至关重要,有些人没走到这一步,
就崩掉了。而走完这一步的用户,通常都会很难流失掉,这一步就是投入。
在你享受到酬赏之后,平台会引诱你投入点什么,可能是转发视频、评论、或者
拍视频、录入好友关系、填写身份资料等,而为了让你行动不受到阻碍,这些标
签按钮以及行动流程都是设计的极其简单显著,从而提高了行动效率。
互惠原则这时候发作,作为人类进化以来形成的生存技巧来说,你会非常乐意投
入点什么作为对平台的回报,更深层的原因还想模仿他人行为,从而获得
(点赞、评论、关注)
而当你慢慢的投入其中之后,你就会改变自身的态度,在里面投入了太多的时间
和精力,你不可能再认为这个平台很low,很无趣,要不然就会跟你自身的行动发
生冲突,为了避免认知失调,你会继续保持跟过去一样的行为态度。
走完整个套路之后,多变的酬赏会把你继续拉回来,你期待着有人给你点赞、评
论、或关注
?
。你忍耐不住打开看看,而如果发现有很多人给你点
赞、评论、关注你的时候,就会有成就感
的成绩让你留下来的理由更多一份。
?
,至此,在平台上打下来
而如果暂时没有什么波澜的话,你会留在首页推荐的视频中寻找
?
,不断
的刷下去。为了把你更好的拉回来,平台在开始的时候还留了一手,就是允许给
你发送通知,接下来谁谁谁又发了视频的通知不断的在手机通知栏上响起,而你
为了满足好奇心,又继续打开应用,之后就是刷个不停。
相信有不少人,对某些产品上瘾之后内心经过无数次挣扎,说好不会再玩了,最
后还是忍不住去玩。为什么就是控制不住呢?到底大脑的意志力是由什么来控制
的,搞得行为态度如此矛盾,最后内心无比焦灼。
其实,大脑是由两个系统来操控,这两个系统分别是系统1规划者和系统2行动
者。
具有前瞻性,主要关心未来并有着很好的打算,是个理性大
脑。比如,你决定明天早起,一个月读一本书,今年要达到的减肥计划,努力要
考个好大学。这些都是由系统1来长期主导规划。
是个不顾一切的家伙,活在当下,主导我们欲望,情绪等。比
如,计划的早起因为实在留恋被窝的温暖而不愿起来了,一个月读本书那么费
脑,还是刷热播剧和抖音来得轻松,今年的减肥计划早就融化在舌尖的美食上
了,好大学?不存在的。
这就像有些公司的老板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老板每天都在谈目标和计划,而员工
们只是希望今晚不要再加班了,这个月能不能涨点儿工资,导致有些老板和员工
之间存在永恒的冲突。
而成瘾性的产品正是操控了系统2行动者,当空虚、无聊、烦恼来临时,行动者会
不顾一切的去除负面体验达到内心的愉悦,这就好比为什么无聊时总是想抽个
烟,总是想掏出手机刷下朋友圈、抖音、知乎等,且这些行为很多时候都是毫无
知觉的发生,等回过神来才发现又在玩了。
当抵挡不住行动者满足欲望之后,结局就是无尽的内疚感。
那么,这时候使用以下3种方法将会有效的去除瘾性。
之所以无法抵挡诱惑,是诱惑对你而言是触手可得的状态,这时候抵挡成本将会
是几倍增加。比如,你说不抽烟了、不玩抖音了。然而,正当你烦恼时别人递给
你一根烟,或者无聊时拿起手机看到抖音图标,就会联想到里面有趣的视频,最
后还是按捺不住行动。
只有限制行动者的选择才能让他安定下来,比如,吸毒者被送进监狱,或者像某
些抖友直接删除了抖音,眼不见心不烦。
但是,限制选择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有些吸毒者只要回到原来的旧环境
还是容易复吸,或则忍不住去从新下载抖音,最后坚持下来的人只有一部分而
已。
那么,如果这个方式还不足以有效的控制住大脑的行动者,以下两个方式或许是
更好的选择。
行动者是冲动的、短视的、只会立刻满足当下的欲望。就像瘾性产品提供的酬
赏,你也同样可以利用酬赏来形成新的习惯。
比如,有些人为了解除烟瘾,在烟瘾发作时,会吃糖来缓解焦虑。或者像某些减
肥计划落空几个月都没去实现的人,但是,只要说今天有帅哥美女陪练就会立马
穿戴好装备出发了。
短期的利益会让大脑行动者享受此刻带来的愉悦感冲抵诱惑,因为人不可能同时
存在两种情绪,就好像你不可能同时存在愤怒和开心,瘾性激发的负面情绪会被
短期利益带来的愉悦感冲抵掉。
通过创造短期的酬赏激励就会像产品上瘾时的投入一样,沉默成本驱使你坚持的
时间越久你就越不会容易放弃,就好像去排队吃饭一样,当你排的时间越久你就
越会等下去。
惩罚机制是一种博弈方法,通过创造出屈服诱惑的巨大成本,人们往往会厌恶损
失而不敢有所行动。
比如,对于计划每天运动1小时的人来说,运不运动的选择权还是在自己的手上。
但是,如果亲手创造一把钥匙放在别人身上,叫别人监督你,只要发现你没有按
照要求锻炼,就会得到5000块,最后的结局就会不一样了,你会怕违背了协议而
受到损失,最后遵守双方的约定。
其实,对于以上三个来说,最常用的或许就是创造惩罚了,无论是公司设计的各
种惩罚机制来规范员工的行为,还是协议式的自我博弈,都是生活中经常见到
的。
对于人们而言,具有瘾性的产品并不全是坏事,主要还是看使用的方式。就好比
电脑对于某些人而言是刷刷热播剧,打打游戏。但是,对某些人而言可能就是吃
饭的家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