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看过很多书却常常想不起来()

看过就忘是我看的不够认真?是我的记忆力不够?明明看过很多书,可是想要用时,却一句也想不出来,归根结底我想原因有3,看的书还不够多,看的次数不够多,不是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当然还有一直忽略的读书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小时候就常听老师说起的俗语,却能帮助我解决这个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做读书笔记呢?跟小时候的“好词好句”“名人名言”不同,当然要借助一下网络啦!
突然发现3年前知乎上就已经发起了讨论,看看达人们的分享主要有哪些呢?


1.针对人文社科类著作、文学作品等书籍
懒人笔记法:关键词——记忆——主动召回记忆
标记:陌生的知识点、新颖的观点、论证过程


明明看过很多书却常常想不起来()
文章图片
还提出了之前的一个误区:
做笔记时标注了整个段落,我们会停留于自己已经拥有了这段知识的错觉之中,并未加入任何自己的斟酌、取舍和判断。
这种笔记方式更多地阐述了一种阅读的思路,是反思性阅读的一种,喜欢其中的一句“主动召回,意味着记忆和理解的加固”,个人觉得更适用于专业书籍。
2.集中阅读某一领域的书籍
关键词:积累、整合和精炼
喜欢知乎答主说的一句“最起码的如何让日常所读的文章、书籍为写作时添加必要的引注备注方为正途。”我也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去做读书笔记。
········积累
操作方式:最基础的读书笔记,便是大量原文摘抄语句、语段,但是在摘抄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注明文献来源的出版信息如作者、文献名称、出版地点、出版社名称、来源期刊、出版年月、以及具体页码等。这样在查阅过程中,方便回想。
这是作者介绍的在印象笔记中做的目录式的笔记,值得学习与借鉴。


明明看过很多书却常常想不起来()
文章图片
答主在印象笔记中做的目录式的笔记 以及现在的OCR文字识别功能,让电子笔记的记录方式更加方便。
······整合
操作方式:学习者按照书中的目录来排列值得记录的关键信息;
最终目标:当我们按照作者的逻辑排列读书笔记之时,就需要再次去阅读笔记量与阅读难度不匹配的章节来整合读书笔记,最终让自己的读书笔记串联出一个整体。即不看书,只看笔记就能完整回想出全书的内容。这一笔记整合的过程,就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提及“读书的真功夫在于‘既能把薄的书读成厚的,又能把厚的书读成薄的’。”
经验分享:精读的书目,整理出来的笔记容量一般是原书字数的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左右,这就是华罗庚眼中如何“将厚的书读成薄”的真功夫。同时当遇到不理解的内容时,又需要参考阅读更多的书籍,这就是“把薄的书读厚的”的另一种真功夫了。
精读?泛读?
取决于阅读时间与笔记时间的比例问题。精读一本书目做读书笔记的时间,一般是阅读时间的2-4倍。而初次精读则需要6-8倍。
········精炼
前期背景:并不是每一个作者的思维都能呈现出体系化的知识系统,更不是每一个作者缜密的目录系统符合每一个阅读者的思维惯式。只有相当少的书目会将全书分部分陈列,而作为一个娴熟的阅读者,应该将书目的知识以自己习惯的方式,高度明炼出其大纲,打破原有系统,运用自己的思维拓展创造新的知识体系。
操作方式: 在这个思考过程中,可以运用一些媒介新科技,如思维导图软件、书评类网站(如豆瓣网、亚马逊官网以及英文书评网站Goodreads)等等,通过脑力激荡,或者对比前人的学习笔记,从而促进自己的思考,完成知识整合提炼的全过程。当提炼过的知识内化于心之后,将所学所读侃侃而谈并非难事。
【明明看过很多书却常常想不起来()】作者经验分享:当你的读书笔记完成了以上三个层次的提升,一篇精品读书笔记就形成了。据以往教学经验与个人的读书经历总结,一般学生在精读一本书的过程中需要泛读5-10本书辅助精读。在练习完成5-10本精读书目的三层次读书笔记之后,其阅读速度均会飞速提高,因为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每一个人的知识反馈能力与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都能得以蜕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