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语文(如何正确进行课外阅读())

很多家长反映,孩子挺喜欢看课外书的,经典名著也读了不少,但是语文成绩就是提不上去,从而觉得读课外书读名著对提高语文成绩用处不大。有的家长甚至觉得课外阅读对语文成绩根本毫无帮助。 这些看法都透露着家长群体中一个共同的困惑——课外阅读到底能否提高语文成绩?
在我看来,课外阅读到底能否提高语文成绩,取决于这种阅读是否“有效”。有效的阅读,应该是一种自觉的状态下,细细品读,提取出文本上有效的信息、技巧和方法,刻意学习,并在语文学习、考试的阅读写作中强化应用。
具备了这种意识,随意翻开一本书,都会真切地发现,“生活处处皆语文”,诚不我欺也! 下面,以我阅读张爱玲的代表作《第一炉香》(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为例,谈谈如何进行一种有效的阅读(Effective Reading)。
大语文(如何正确进行课外阅读())
文章图片

墙里的春天,不过是虚应个景儿,谁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墙里的春延烧到墙外去,满山轰轰烈烈开着野杜鹃,那灼灼的红色,一路摧枯拉朽烧下山坡子去。(张爱玲?《第一炉香》)
【大语文(如何正确进行课外阅读())】张爱玲如何写春天的盎然生机? 拟人、化静为动,墙内的春天像个调皮的小孩,“虚应个景儿”,但却一发不可收拾地燃遍整个山坡子,化用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古典诗意,但张爱玲笔下的春天更加肆意张扬,字里行间洋溢着怒放的生命气息。轰轰烈烈、摧枯拉朽等“大词小用”,读来趣味横生,凸显张式幽默。这种写景方法在写作中可模仿、可应用。

然而薇龙和其他的女孩子一样的爱时髦,在竹布衫外面加上一件绒线背心,短背心底下,漏出一大截衫子,越发觉得非驴非马。(张爱玲?《第一炉香》)
张爱玲如何写人? 外貌描写不单纯是外形的简单描摹重现,更是为了展现人物复杂微妙的内心世界,外表上的不协调实质是人物心理世界与外部环境的格格不入、疏离冲突。外貌描写与心理刻画融为一体、天衣无缝,言简义丰,让人惊讶作家笔力之深。
同学们作文中的外貌描写也不应该是为描写而描写,要经过设计、剪裁和思考,才能写出好句子、好段落。
大语文(如何正确进行课外阅读())
文章图片

她在南英中学读书,物以稀为贵,倾倒于她的白的,大不乏人;曾经有人下过这样的考语:如果湘粤一带深目削颊的美人是糖醋排骨,上海女人就是粉蒸肉。(张爱玲?《第一炉香》)
——将明艳不可方物的美人与世俗的食物类比,大雅与大俗的对立冲突,同时也暗示着所谓的美人如食物般同样也逃不过人走茶凉、腐败变质的惨淡结局,意蕴丰厚,透露张爱玲骨子里的虚无主义,上承《红楼梦》“深切的哀永”的悲剧意识,中国人读起来,共鸣感相当强烈。这是一句有“味道”的句子,让读者大呼过瘾。
拓展:每个男人生命中都有两个女人,红玫瑰和白玫瑰。娶了白玫瑰,红玫瑰就是心口的那粒朱砂痣,白玫瑰则成了衣领上的一粒白米饭……(张爱玲的经典名句同样用了这种手法)
:这里的解读方法,聪明的同学会看出老师偷偷用了阅读公式“表层含义+深层含义+特点情感”。很多同学觉得这些所谓的“公式”就是一种套路,单纯为了应付考试,心生厌恶,一提起满是不屑。在这里,也可以看出,我们平时的阅读训练不应该是一种机械的应试训练,更是为了以后阅读更艰深更复杂的文本做准备。参加工作后,可能还要面对更为枯燥冗杂的财经报表、数据分析。如果我们没有这种阅读能力,将会失去与鲁迅、张爱玲等等这些伟大的文学家进行对话交流的机会,这样的人生该是多么的乏味而空虚。加缪就说过,文学不能使人活得更好,但能让人活得更多。意义恰在此处。
大语文(如何正确进行课外阅读())
文章图片

1、睇睇道:“叫她回去罢。白叫人家呆等着,作孽相!”
2、“想必是打抽丰的,我们应酬不了这么多。”
3、睇睇耸了耸肩冷笑道:“芝麻大的事,也值得这样舍命忘身的,抢着去拔个头筹!一般是奴才,我却看不惯那种下贱相!“一扭身便进去了。(张爱玲?《第一炉香》)
——“作孽相”、“打抽丰”、“芝麻大的事情”,人物语言中适当穿插当地口语方言,符合人物身份特征,读来趣味盎然,有嚼劲。有的同学作文笔下的奶奶、外婆,张口闭口就是各种高大上的“经典名言”,语言生硬拗口,读起来不像人话,更不像一个老人家会说的话。虚假、编造,一望而知,但有多少同学读过经典文学之后,会发现自己的写作存在这种大问题?很多同学读过之后,读了就是读了,没读出好处,没读出神韵,所以语文就是提不了分!
总结
很多同学作文中的语言描写,总是“不像人话”。追问他们,他们也知道身边不同的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说话的方式、词汇、神态、语气都是千差万别的,同一个人面对不同的情境还会展现出不同的话语结构。但一下笔就显示出惊人的同质化、模式化。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是对生活的观察和理解缺乏自觉的提炼,另一方面是缺乏经典阅读的熏陶、领悟和吸收。
上面不过简单读了几页,随手就能发现经典对我们语文的阅读、写作巨大的启发意义,但这是建立在“有效阅读”(Effective Reading)的基础上。语文的阅读、写作跟理科学习一样,需要大量的有效练习、持续积累和刻意训练,“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复的切磋琢磨,粗糙质朴的璞玉才能成为价值连城的美玉。
秋季四五年级大语文课程,老师将带领同学们,诵经典、读名家,我手写我心!
(附五、六年级语文课程大纲)
大语文(如何正确进行课外阅读())
文章图片
大语文(如何正确进行课外阅读())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