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漫谈阅读这件事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想强行蹭一下热点,谈谈我和书的故事。
什么时候开始读书都不晚
我的童年在90年代初的豫西农村,资源很匮乏。小学阶段,除了课本没有任何读物。那个小村庄里,翻个底朝天也没有几本课外书。
到了初中,学校订阅了《中学生阅读》发给大家,几个学生共享一本。那薄薄的一本我会反复翻阅,直到书皮烂掉,印象最深刻的是曹文轩的小说节选、罗伯特·巴乔的自传、《蓝熊船长的13条半命》。
高中时寄宿,一个月回家一次,周末待在学校,除了打乒乓球,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学校门口的两个书店。周六放学后买个烧饼吃完就跑到书店,拿几本书席地而坐,一直待到书店打烊再回宿舍。到高二,午饭后的那半小时,我也要小跑到书店,看一会再回教室,如今回想起来惊讶于当时的我竟有这样惊人的热情。因为没有人引导,那时候读书比较杂,历史、文学、青春小说都会看一些。
大一,100块出头就可以买到台电的MP4。那时候盛行拿着MP4跑每个宿舍拷电影,我对电影的热情就是在那时开始逐渐成形。对我来说,MP4还有另一个功能,就是看书。用MP4读了几十本书后,翻页键被我按到失灵了。大二时我有了笔记本电脑,又拥有了第一台kindle,大三大四这两年,每年读了100多本书。这时候我的阅读面开始变窄,对书的选择也终于有了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见什么读什么。两年的疯狂阅读,让我成长了太多。
毕业后前2年,每年尚能保持50本左右的阅读量。这几年,基本上稳定在20-40本之间。但阅读在我的生活中依旧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常常惋惜,自己接触书的时间太晚了,直到高中才开始有阅读的意识,到大学才开始大量阅读。在青春期人生观成形时,我的精神世界是荒芜的。看到身边有很多同龄的同事,他们能写出优秀得我只能望其项背的文章时,常常在想,因为起点太低,即使我现在再努力也无法弥补幼时的匮乏。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相比那些没有书的日子,从我享受到阅读带给我的快乐那天起,每一天都是值得的,因为有书的陪伴。若是在童年时期就有大量阅读的机会,也许我会有更广阔的人生,但现在开始也不晚。
世界读书日—漫谈阅读这件事
文章图片
书只是获取知识的途径之一
不知道为什么,有的人读书总能读出优越感。讽刺的是,觉得读书比其它消遣方式更高级的人,一般都是因为读书太少才会有这么无知的想法。
读不下去书,也没关系。毕竟读书不是了解世界唯一的途径。对于一些人来说,书以外的方式获取知识的效率更高,也更适合自己。不必因为不喜欢读书而自我嫌弃。
与人交流、打游戏、看电影、看公众号,这都是获取知识、打发时间的方式。每种获取知识的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人更喜欢喜欢结交各种人,在交谈来了解世界,有的人享受游戏的趣味性和灵活性。作者呕心沥血写的书,游戏开发商花费数年的精力制作的电影无一不是精品,当我们在阅读和打游戏时,都是在用这种方式和作者去交流。
关键是我们能够从中获得什么,而不是这种形式是怎样的。
抱着开放的心态去看书吧,不然会越读越狭隘。
不要拘泥于媒介形式
从纸质书到MP4再到kindle、手机,我经历了纸质书到电子书到听书的转变。促使我改变的表层原因是纸质书搬家太麻烦了,深层原因则是,逐渐意识到读书只是一个行为,用什么工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读书这件事本身——只要能读就行了,管他什么形式。
在用碎了3、4个kindle之后,我终于开始习惯用手机读。目前在用的是微信读书和网易蜗牛阅读app。两个app各有自己的优缺点,挑选自己看着顺眼的用就行。在工具面前犹豫不决,等于是在毫无门槛的读书行为前强行树立门槛,本末倒置。
读书需要技巧吗?
我认为需要,但不是必需的,而且自己并没有学会这样的技巧。曾尝试过数次读《如何阅读一本书》,但是读不下去。所以至今我的阅读方式依旧是毫无章法,抓住就读,读完很快就忘,但是读到精彩片段的快乐却又如此真实。好在我阅读的目的性也不强,纯属是为了获得快乐。而且我读的都是“闲书”,如果读工具书还是需要讲究方法的。
如果使用一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来读,我收获的应该会远远地比现在多吧。如果能去学习阅读技巧的,还是可以去学习的。但不要一味地追寻技巧而丧失阅读原本的乐趣。
知乎上看过一个提问,年轻时是否应该少读文史哲方面的书,因为它们对人生存在社会上无益。选择什么样的书来读,本来是一件自由的事。抱着这样的想法来读书,很狭隘。以是否“有用”来评定书的类型,只会让自己错过更多的好书。
对我影响最大的书
对一个人影响最大的书,不见得是写的好的书,可能恰好在那段时间,让人感同身受,或者是解答了疑惑。对我来说,这本书是《富兰克林自传》。
我是在初中时读到这本书的,那时候惊讶地发现,一个人除了受环境塑造外,竟然还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来改变自己,甚至可以旁观审视自己来督促自己变得更优秀。而且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一个人都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可以选择用积极的态度来生活。
对当时十几岁的我来说,这是一个重大发现,让我相信奋斗的意义。这种正向的思考方式,深刻地影响着我后来的思考方式。
前段时间,我很后悔自己读过叔本华的书,我认为它使本来就悲观的我变得更为消极。后来仔细想想,,将自己的失败归结于一本书,是多么可笑的行为。我常认为是书塑造了自己,但反过来说,是自己悲观的特质,吸引我去读这本书,然后又在书中和作者共鸣。即使不是这本书,我早晚也会走上这条道路,也许是受其它书的影响,也许是从其它途径获得领悟。
最喜欢的读书场景
记忆中,最开心的一次读书是小学某一年夏天,不知道从何处得到了一份《小学生作文报》,这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课外书的我来说,如获珍宝。放学后家中没有人,盛一碗中午剩下的凉绿豆汤咕咚咚地喝下,然后迫不及待地拿着报纸跑到屋顶开始看。忘记了时间,直到看得天黑看不清楚报纸上的字。屋顶是老家我最喜欢的地方,直到读大学时回家,我依旧会拿一本书跑到屋顶坐在台阶上静静地读。喜欢视野宽阔的地方,坐在屋顶抬起头就能看到一望无际的田野,还能避开楼下嘈杂的人声,那是属于我一个人的空间。
现在最喜欢则是大雪天、雨天窝在家中读书,这时候要选择厚重的描写比较繁杂的小说。但是我却再也没有读到天黑的体验了,书变得不像小时候那么珍贵,再想起那个坐在屋顶看书的小孩,总会想到毛姆的一句话“生命的终结,好像在黄昏时读着一本书。你继续读下去,不觉光线愈来愈暗。可是当你停了一会儿再读时,你便突然发觉已经很黑了;这时天色已暗,你即使再低头看书;你将不再看到什么了,书页已成为毫无意义的东西。”这让记忆中的场景,带了一丝伤感。
书曾给我的生活带来很多快乐,也会继续伴随我这一生。愿你也能从书中得到慰藉。
—THE END—
【世界读书日—漫谈阅读这件事】很高兴认识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