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今读思

图片发自App 一、5:30起床

读以时间为序书写的历史书,接受的是一些历史事件、发展脉络等平面化的知识,而历史的真正迷人之处不在于此。
微观言之,影响一个历史事件发生的因素复杂多样,纷繁、立体、交错。事件的功成与功败、顺逆与强弱、偶然与必然,均有深层次动态演化的因缘。历史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后端的动能皆由前端提供,一系列的功能分区,一系列的零部件组合。
所以读史的乐趣,便是发现历史这部大机器运转的奥秘。
二、读鲁西奇《中国历史的空间结构》“中国历史发展的五条区域性道路”(72-109)
1.中原道路
魏特夫试图证明,专制主义的帝国是为了因应于大规模治水的需要而产生的: “ (专制主义的)社会形态主要起源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在这类地区,只有当人们利用灌溉、必要时利用治水的办法来克服供水的不足和不调时,农业生产才能顺利地和有效地维持下去。”而灌溉与治水工程必须进行大规模协作, “这样的协作,反过来需要纪律、从属关系和强有力的领导”。同时, “要有效地管理这些工程,必须建立一个遍及全国或者至少及于全国人口重要中心的组织网。因此,控制这一组织网的人总是巧妙地准备行使最高政治权力”,于是就产生了专制君主、专制主义整体。换言之,在治水等大型工程中,需要集中各种资源,特别是劳动力,并为此而需要集中权力,强化纪律,从而产生了专制主义。
“中原道路”下社会经济领域的变动轨迹,与王朝兴衰更替的轨迹,基本上是对应的;以王朝更替为核心线索的历史叙述与阐释,基本适用于“中原道路”。
2.南方道路
就基本的生产方式而言,稻作农业需要有明确的田块和田埂,还必须有灌排设施;与旱地农业相比,稻作农业需要较高的技术和更加精心的管理。因此,从事稻作农业的人们,比种旱地的农人,更倾向于稳定,也易于养成精细和讲究技巧的素质,有利于某些技巧较高的手工业的发展。丰富的水产与山林资源则提供了稳定而可靠的补充食物。凡此,都促进了稻作农业下自给性生活方式的形成。同时,南方地区早期的稻作农业主要在河谷地带和平原边缘地带展开,小规模的协作即可进行,对于大规模协作的要求不很强烈,这使得小规模的家庭生产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平原湖区密集的河网和山区崎岖的道路,均促使农民将居住地与耕种的土地尽可能靠近,散居乃成为南方地区主导性的乡村聚落形态。质言之,稻作农业为主的经济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南方地区分散、自给乃至自治的倾向。
以稻作农业为主导性经济的南方地区,更倾向于一种较小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组织与协作;如果说旱作农业条件下对灌溉与治水的需求促使集权政治的产生、并最终形成帝国的话,那么,稻作农业可能没有提出这种诉求,或者说这种诉求没有强烈到足以产生集权政治的地步。
3.草原道路
游牧的草原地区,可以说是分散化与平等化的世界,分散、平等、自主乃是普遍的生存原则;而频繁的移动则使得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都是短暂的、易变的;个人对所属牧团或部落的认同,以及对部落领袖的效忠,都不必是永久的。
游牧是一种基本上不能自给自足的经济生业,游牧人群的政治组合,成为一种对外寻求补充资源的策略。
4.高原道路
这种农牧业并重的经济生活方式,导致了定居与迁移相结合的居住形态。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1)在农业比重较高的河谷地带,人们居住在村庄里;而村庄附近的山坡上就有牧场,夏季牲畜日间赶到山坡上放牧,夜间驱回到棚圈中;到了冬季,家畜就留在棚圈里,以秋季收割的草料来喂养。在这种情况下,牧场距离村庄很近,人们的生活表现为以定居为主,但移动仍然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2)如果牧场距离村庄较远,牲畜就要在夏季牧场度过整个夏季,牧人则生活在帐篷里,直到冬季才回到村庄。在这种情况下,有的村落有男人承担夏季放牧的职责,唯有妇孺才留在村庄里;而有的部族则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留在山谷,从事农耕,另一部分则整个夏季都住在高山牧场。(3)即使是牧业经济占据优势的游牧民族,也大多拥有相对固定的季节性牧场,以及冬季常住区(包括供全族人冬天共同栖身的房舍),从而表现为小范围内的半定居性游牧:夏季分小股群落散牧,冬季按部落聚居。
5.沙漠—绿洲道路
塔里木盆地以农业为主的“土著”绿洲国家,最初大抵皆处于“小国寡民”的状态,每一个绿洲即建立一个国家。但是,随着汉朝与匈奴在西域地区展开争夺以及由此带来的汉制与匈奴制度的影响,大约在公元1世纪前后,出现了兼并与扩张的浪潮,形成了几个包括若干绿洲的国家。
【昨今读思】居住在同一地区的不同人群可能采取完全不同的获食手段,而地区迥异的居民却完全可能采用惊人的相似手段。因此,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仅仅是人类获食系统多样性之形成的原因之一。某一区域范围内人群获食系统的形成与发展,并非仅仅是对其所处环境的适应或反应,而是地区群体对所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诸如可供资源的数量、质量和供应的起伏波动及争夺相同资源的其他群体的活动,等等,所做出的反应。而由于采用不同的获食方式,人群就会采取不同的居住方式与组织方式,进而形成不同的社会组织,并逐步形成不同的社会制度、国家形式与文化特性。因此,人类历史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有三个根源:第一是自然的多样性,第二是人群的多样性,第三是人群对多样性自然的适应、应对与抉择的多样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