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欢喜》看考大学
前几天看《小欢喜》,北京的三个家庭的一年高考生活,最后的结局是几个孩子基本都如愿上大学或出国学习。实话讲,现在大学生满大街,上大学的收益已经很小。为什么在北京这样高录取率的地方,家长们竟然还如此焦虑呢?
过去上大学是从正面考虑能带来多少收益,现在考虑的是不上大学会受到多少损失。文凭是工作婚恋的基本门槛,所以现在由欲望激励转向恐惧激励。导致一个人行为的只有两个动因,一个是欲望,一个是恐惧,而且恐惧激励更强烈更刚需,所以现在家长学生都更焦虑。
有时家长的紧张来自于一种面子和攀比心理。以前教育是一种投资,现在的家长对待教育是当作种一消费心态,消费要看品牌,讲究品牌溢价。带着一个上了北大的儿子,就跟开了一个奔驰宝马出去一样的。所谓的二流学校的一流专业和一流学校的二流专业之间选择的话,很多人都还是愿意去选一流大学的二流专业,因为学校说出来好听有面儿。这种面子消费让高考行为有时已经空心化了,跟孩子关系不大,变成了父母的战争。所以你有很多变态的家长,因为担心青蛙叫,把小区池塘里的青蛙毒死;高考期间在学校门口车辆行人不让过……失去机会的恐惧导致他们产生一些过度的变形的心态。我对高考期间学校门口设路障不让车辆通过这种做法非常的不赞同,过辆车就会影响发挥的孩子,这样的心理素质就算上了大学以后工作面临压力的时候早晚得崩溃。
这种全家出动全社会严阵以待的架势给孩子留下什么样的心理影响?已经忘记接受大学教育的本质是为了变成一个更好的人。大学成了目的本身,这是对大学教育的异化。其实人与人的竞争很多时候它不是知识层面的竞争或者意识层面的竞争,是潜意识和那些不可测量的品质的竞争,比如性格、人品、情绪、沟通等等。所以同班同学进入社会5年10年后,形形色色,差别之大完全超乎你想象。
那些不可测量不能马上兑现的个人素质往往被我们所忽视,比如两个三岁的孩子,一个孩子非常的懂礼貌,会自己收拾玩具会和小朋友玩,另外一个能够背好多单词唐诗,往往第2个孩子要比第1个孩子赢得更多的赞叹,因为他的东西是可见可测量的,另外那个孩子的能力看不见,也不知道那个东西有什么用。但在以后的人生当中竞争的往往不是那个唐诗宋词,是从小形成的那个决定你行为的85%的那些因素,你的潜意识、你的习惯、你的感知能力,你是否对他人有兴趣等等,这些学校里不考的东西,恰恰是你的竞争力之所在。
【从《小欢喜》看考大学】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推荐阅读
- 慢慢的美丽
- Docker应用:容器间通信与Mariadb数据库主从复制
- 《真与假的困惑》???|《真与假的困惑》??? ——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
- 一个人的碎碎念
- 我从来不做坏事
- 《跨界歌手》:亲情永远比爱情更有泪点
- 诗歌:|诗歌: 《让我们举起世界杯,干了!》
- 期刊|期刊 | 国内核心期刊之(北大核心)
- 《魔法科高中的劣等生》第26卷(Invasion篇)发售
- 人间词话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