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余老师学习的一点体会

跟余老师学习的一点体会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作为一名实小人我感觉自己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2018年5月30日,我们再次盼来了仰慕已久的语文界名师余映潮老师,余老师仿佛多了几缕白发,不禁让人感慨岁月无情,然而余老师言行举止之间流露出儒雅温和,对语文事业孜孜不倦的研究,抑扬顿挫的音调,让我觉得余老师依然年轻而充满活力。

作为工作室中的一员,听说要参加这次的研课活动,我深感自己责任重大,而能力又有限,所以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从受命的那一刻起,我就开始进入积极地准备工作。首先是选课,余老师曾说过“教材的利用价值重在美文”,我这次执教的是s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的《走进丽江》,这篇文章词语丰富,语言优美,文中详与略的巧妙安排都是值得孩子们学习的非常好的素材。但文章比较长,文中生涩难读的词句也很多,有一定的难度,同事们都让我再换一篇,我想既然是学习,难就难吧。
其次是备课,《走进丽江》是一篇精读课文,介绍的是我国云南丽江古城的奇特风貌以及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课文先总说“丽江,是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这句话统领全文; 接下来,分别写到丽江的历史地位、古城街道、精巧布局、玉龙雪山等景色的“美丽”和“神奇”之处; 接着简要介绍丽江的其他景观:虎跳峡、万里长江第一湾、三江并流奇观、泸沽湖及神秘的摩梭人、香格里拉……处处都显得那么神奇,充满了魅力; 最后写作者陶醉于月色溶溶下的古城景色。
全文的重点就在“美丽”与“神奇”两个词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将这两环节作为重点和突破点。首先是让学生初读课文,总结出丽江留给他们的印象—美丽、神奇; 让学生带着这两个词,找出文中能够表现出美丽、神奇的地方(句子、段落)。来概说一组句,学生能一下子抓住课文的重点。接下来我又通过第二个活动,详写一段话,来处理文中第一个重点景点——丽江古城。因为文中对古城的描写比较多,当堂背诵不现实,通过写的方式,让学生抓住重点句子重新形成一篇美文,这也是余老师倡导的一种学习语文的方法。文中第二个景点玉龙雪山的描写也是这节课的重点,内容不多,词语也很生动,句子优美,因此我设计的第三个教学活动是,背会一段话。
课前虽然我对教学设计进行无数次的修改,但一节课下来,我感觉还是有太多的不如意。根据余老师的点评以及我自己的反思,我感觉自己的课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我的语文素养不够,研读教材能力有限,以后要多学习
2)课堂驾驭能力有限,课堂不够灵活。
3)基本功不扎实,没有对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朗读指导。
4)教师激情不够,不能很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5)课堂细节做得不够,比如评价语的运用,集体训练的力度等。
余老师评课亮点:
1)活动一“说”,概述一组句:用“有 ,有 ”的句式引导概括文意,“一语中的”。
2)活动二“写”,详写一段话,就日常教学而言,是极好的语言学用的训练活动,这次训练活动,教师指导到位。
【跟余老师学习的一点体会】3)活动三“背”背会一段话;着眼于课中品析、积累;务实的教学,表现出对语言学用的关注。
4)教学中注意渗透语文知识。特别是过渡句知识,是课文要求的教学重点。
5)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质量好,少有碎问,对学生发言的评说准确简明。
细部观察:
1) 要点明文体:游记。
2) 学问的提炼与整合,形式类别还需要丰富。
3) 要精心设计动情的朗读指导。
深度思考:教材的利用研究, 重在”美文”
美文之美,在于美质与美形。美质,表现于诗文的精美、立意、美好情感、丰美语言、深美意境、优美意蕴,以及生动手法等方面方便;美形,表现与诗文的章法美妙、结构新颖、层次明朗,以及美观方面等。
新的教学创意:进入课文学习,厚实的词句积累。
活动一课文朗读,说说全文的美
起笔收笔之美
全文顺序之美
点面结合之美
前后照应之美
短语运用之美
句式丰富之美
承接过渡之美
景点描述之美
活动二课文朗读;品析优美语段
话题:语言之美品析;特别是句子句式之美
活动三课文朗读;精选美段背诵
余老师的话语让我难以忘记,余老师的课让我回味无穷,他“大道至简”教学理念让我受益终生。细细想来,余老师的一课两案,无限的创意,皆是缘于他对于课文文本所进行的反复研读、分析与赏析;对于课文解读资料的多方搜寻与积累;对于不同教学对象和不同教学形式的思考;对于此课教学创意的多角度的斟酌与比较。余老师的听评课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精益求精的教学态度。
听完余老师的讲评课我总会想起了冰心的诗: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对照自身,不足很多。要想重建新的课堂,那就要从现在做起,努力实践,丰富自身知识,培养语文能力。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修正,力求进步。感谢余老的智慧引领!
当然,除了跟余老师学习外,跟我们工作室的其他老师我也学到了很多,我没有张艳伊老师的课有激情,没有杨润平老师的课灵动,没有王伦之老师的课有深度,也没有其他两位老师的课有活力。
感谢领导为我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感谢工作室的战友们对我的帮助。
借用他人的一段话共勉——每天走一步,再走一步;学一点,再学一点。路途虽然遥远,但总有方向,还有希望!
跟余老师学习的一点体会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