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思维和入世思维
人的成长在于认知的不断升级,对于世界的理解,对于“自我”的认识。人与人的差别也大体体现在认知水平上,不管你承认与否,“如何活着?”是我们这一生的终极问题,哪怕不主动思考,我们的一言一行,任何一个选择哪怕在微小都已经在回答这个问题了。
而做产品,也是在一次次地突破,从产品的思维的初形成到一步步进阶。一通则百通,如果能清清晰晰地“做人”,也能明明白白地做事,包括做产品。
一直在寻求智慧的路上,近来爱思考,且前段时间听了梁宁老师的产品思维课,越发感觉人生和做产品有太多相同之处。所以将两方面结合,这篇文章是我自己的思路整理过程,一个与自己对话的过程,分享出来,希望能够给到大家启发和灵感。
【产品思维和入世思维】从五个层次看产品和人
产品的五个层次
文章图片
这张图大家都很熟悉,《用户体验要素》中关于产品的五个层次,从下而上分别是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从抽象到具体。每个层面都是根据它的下一层来决定的,自下而上地建设。
战略层:抽象出产品目标(我们要通过这个产品获得什么?)和用户需求(用户要通过这个产品获得什么?)
范围层:定义产品需求和功能规格,确定需求的优先级。
结构层:根据需求进行信息架构设计,对信息进行组织分类、导航结构的设计和概念模型设计。
框架层:界面、导航等交互设计。
表现层:对产品进行“梳妆打扮”,设计如何被人类的感觉器官感受到,这些感受主要是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
人的五个层次
上面是产品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我们去了解一个产品,过程是相反的。我们对产品认知最初是建立在感官上的,然后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加深对它的了解,我们分析一款竞品,往往也如此。
文章图片
而我们认识一个人也可以由这几方面入手,这张图是我自己画的。我们人的五个层次,对应上面的产品五要素,从外至内逐层深入。我们现在来想象去认识一个人:
表现层(感知):可以理解为我们对他的第一印象,穿着打扮、高矮胖瘦乃至言谈举止,从而对他有个初略的判断,但这会“以貌取人”,导致误判。所以我们需要继续了解。
框架层(角色):我们可以理解为赋予这个人的角色。他从事什么行业,属于什么职业,家庭情况等,可以理解为他在我们这个社会体系中扮演着什么角色,以什么样“外壳”视人。
结构层(资源):了解了这个两层,我们基本可以和这个人成为朋友或者谈恋爱了。但是想更深入了解他,想发展长期关系比如结婚,我们就需要与他建立深层关系。我们需要了解这个人的结构层,知道他更多“底细”,有什么财务资源,人脉资源、精神资源等。
范围层(能力):表示这个人的综合能力,知识体系框架,从这里我们已经深入到他的内核了。
最后战略层则触及到他的价值感,对自我存在的定义,如何真实地活着。
关于这个自我价值定义,我想分享《无问西东》里的一个片段。
文章图片
吴岭澜在西南联大对未来感到迷茫,梅校长与其谈话。问他:“什么是真实?”吴岭澜不解。
梅校长说:“什么是真实?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如果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那就是真实。”
当他去图书馆听到泰戈尔的演讲时,他说台上的那些人,是那样的自信而笃定,那种从容让他羡慕。
所以到最后,你会发现,你的心是什么样的,你就会表现出来什么样。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要过什么样的人生? 这个只能问自己了。
为什么我图上画的箭头指向内,其实想表达的是“内观”,出现外在的不和谐请多向内看。很多问题都不是别人导致的,古人“一日三省吾身”,也是这道理。当与别人起冲突,或情绪失控时,试试问自己,是你控制着情绪,还是你被情绪控制了。其实这个时候,真实的你已被压制,主导的是另一个你,心理学上称作ego(小我),它靠吞噬情绪而活。
顺势而为
人应该学会“顺其自然”
上面说的真实可以是一种“势”,你能真实地活着,无论做什么。都可以活得很开心,而开心不就是最重要的么。庄子说无为,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让自己融入自然的存在,不是刻意地用意志去控制。一旦掺杂了这种“努力”,便会成为负担。不知道这么说是不是抽象,可以这样理解,把生活想象成一条河,让它自然流动。就像你呼吸时毫不费力,你没有在“努力”。万物自行消长,为什么要去操心?(不理解没关系,不要误会成消极处事即可)
从另一个现实中的角度,“势”即趋势,时代趋势。比如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时代,互联网、人工智能。顺势而为,不要和时代趋势较劲,否则会输的很惨。如果把“点、线、面、体”拿来做比喻,我们个人只是社会的一个点,我们无法左右一个经济体的走向,但却能借他们的势。我们的选择应该是一条“线”、一个“面”,甚至是一个“体”的收益。选择大于努力,选择对了我们可以事半功倍,反之可能事倍功半。逆势而为就是事倍功半,比如你喜欢写作,却偏偏要去纸媒单位上班,这个时候我们的努力只是一种挣扎而已。
产品应该符合真实需求
做产品亦如是,当我们要入职一家公司或自己打算做产品时,也要考虑这些问题。我们这个点的产品,它附着在哪个面上?这个面在和谁竞争,它能如何展开?这个面,是在哪个经济体上?这个经济体,是在快速崛起,还是沉沦?如果一款产品的需求是老板或产品经理“想象”出来的,很大可能是伪需求,是不值得我们去做的。好的产品是符合“潮流”的,具有真实场景,且能为用户提升体验和效率。
你只会看到你想看到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盲区
先说的一个小故事,话说当年哥伦布船队到达中美洲巴哈马群岛中的一个岛(即今天的华特林岛),首次登陆时,岛上印第安人都看不见眼前诺达的帆船。一个巫师发现海面涟漪波纹,觉得不对劲,就每天到海边观察,终于有一天,他看见了帆船。然后就将眼前情形一一描述给当地的土著人,土著人开始无法理解,但随着巫师的描述,而且大家都对巫师比较信任,最后大家都可以看到船队了。
我不知道这故事的真假,但却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经常找不到爸爸要的东西。有一次他要我找老虎钳,我们家工具都放在一个小仓库里,当时那把老虎钳很显眼的在仓库的桌子上,我寻找半天,硬是没找到,也根本没看见,结果只能被老爸骂一顿。
相信大家都有过类似的体验,有些东西是未在意而被忽略(比如周边的某些店面你从它营业到关门都没发觉),有些东西是在意了也看不到(比如上面的例子)。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很好理解,我们刚出生,对世界的认知是从零开始建立的,小时候的我根本对老虎钳没有任何概念、特征和逻辑,所以才会出现“视而不见”的现象。印第安人也是如此,在当时他们的部落没有任何一个人见过帆船也不知道帆船是什么东西。
我们认识世界,不是你听到了、看到了某种东西,然后知道它叫什么名、有什么特征。事实恰恰相反,人们首先需要在头脑里建立某种概念、特征,然后,在遇到(比如看到、听到、闻到、尝到、摸到)与预设在头脑里的那些概念、特征相一致或相类似的东西时,才能够辨识出那是什么东西。也就是通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产生声、香、色、味、触、法六尘。两个人面对同一个事物,可能一人认识或懂得,另一人不认识或不懂得,区别的关键不在于这个事物,而是主体,也就是这两个人的大脑里是否有此预设。
进而推之,当两个人意见不同,谁都无法说服谁的时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戴了有色眼镜(情绪),一方面是认知差异,完全是两个水平层次的对话,此时相当于鸡同鸭讲,属于无效沟通。所以去除情绪对峙,解除固有偏见,去明白对方的处境,站在对方立场,从他的认知角度看问题,经常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对的产品做给对的用户
从这个话题,我们再引入到产品上。你不能说用户对产品评价很低,那是因为他认知不够。恰恰相反,是做产品的人认知不够,说明你的产品不适应用户,你还没有足够了解用户,真正识别出他们的需求。
上面提到人的角色框架层,在这里我们可以用以区分用户。我们每个人都是在长期训练和教导中慢慢成为某种角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而相同角色的人聚集一起就形成一个集体,然后拥有了集体人格。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一款产品是为非角色化用户而做的还是给某个角色群体而做,如果这个产品本身就是为一种“角色”服务的,我们需要分析的用户需求则是这个角色所拥有的集体人格。比如我现在做的系统是针对人力资源领域的,会有很多专业名词,比如财务上“薪资账套、成本中心”。哪怕普通用户无法理解,也不妨碍系统正常使用,因为它生来就对这群专业“角色”的胃口。
但如果我们是为“人”而设计产品,想了解用户,就必须“去角色化”,与其真正地沟通,才能见到他真实的面孔。这里我们必须提个词,“潜意识”,在与用户沟通时,我们不要妄图去说服用户,因为你基于意识与人交流,就像在冰山上方,用户“看得一清二楚”,这时用户已经处于防御状态。所以你只能虚心去接收用户的建议和价值观。但获得用户显性需求外,我们更应该去挖掘用户的隐性需求。这样基于潜意识的设计,做出来的产品才能更容易让用户接受,在不知不觉中自愿地接受。
文章图片
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每个人的意识不同,但我们也没必要去挖掘个体,而是应该挖掘集体意识。
潜意识一般来源于童年记忆和重复,所以为什么很多心理治疗需要催眠,大都是童年记忆遗留的创伤。我们重点提提重复,重复多了就是一种催眠。重复性行为会养成用户习惯,当一件事情重复的次数足够多,便会在大脑里形成回路,也是所谓的肌肉记忆。现在好多人无意识地拿起收起刷朋友圈就是一个列子,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何时打开了朋友圈,然后看到了什么动态。
文章图片
比如这是某个P2P理财的页面,你每天来“喂猪”,就会送你加息券,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刺激到很多用户每天打开软件了。为什么公司的slogan那么重要,口碑那么重要,它是给用户的一种展示面。如果能够进入用户潜意识,当想到某类产品、某个需求的时候会想到你,你就成功了。
重复性刺激是无意识设计的一种方式,还可以利用用户的无意识,比如扫描二维码时的那条从上至下的扫描线,其实并非真的由上而下扫描,只是给用户一种快速扫描的心理暗示,这样用户就会觉得马上就要扫描结束了,减少了他的“心理时间”。
人的认知提升了,对应做事情的方式方法也会发生变化。“人和产品”的关联远远不止这些,但感觉篇幅差不多了,以后有机会再补充咯。
推荐阅读
- 2018-02-06第三天|2018-02-06第三天 不能再了,反思到位就差改变
- 一个小故事,我的思考。
- 清明,是追思、是传承、是感恩。
- 低头思故乡——只是因为睡不着
- 思友人
- 在线版的迅捷思维导图怎么操作()
- 改变自己,先从自我反思开始
- 山香|山香 善思 智学访谈
- 慢煮岁月,浅思淡行
- 合理情绪疗法之试用|李克富思维训练营5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