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上大学喜欢坐在后排的女同学对于教学的一些思考
文章图片
喜欢“鬼话连篇”的卿慕姐姐 -01-
你问我在大学里“优秀上进”的学生不都应该争坐前排吗?那你怎么老跑后排,是你抢不到座位吗?
哦,那当然不是。
只是我特立独行罢了。
那你在后排干什么呢?
大学里很自由啊,上课老师讲到感兴趣的我就听听呗,他们照本宣科的东西,书本上有。
那你一个人想什么呢?
我在想,听说我这个专业很多人出去都想当老师,因为都说是稳定职业,而且比较适合小姑娘。
然后,可能,也许,大概,自己以后也会去争取吧,毕竟这年头每一行都不容易,更何况这还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职位。
我在想如果只是当成每天按部就班地备课上课,就只是一份拿薪水的工作。
那么,如何体现它的意义呢?
首先肯定都是为了学生,其次是家长老师社会的期许,我们不能本末倒置。
不然孩子们老觉得是为了老师家长学习的,他们会觉得:我不要面子的啊。
说再多,现在大家最看中的还是成绩。
可是现在学生的成绩好坏虽然很大程度上是他们自己的努力与天赋。
但是,如果老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学会思考,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话,就别小瞧了这份力量。
暑假我收到了朋友开办补习班招人去教学的邀请,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
不过,我因为有事,所以没去。
说实话,我个人其实挺不喜欢补课的。
我问我朋友他们怎么教?
他们说就是帮孩子们预习复习,小学初中高中的层次不同。
然后我就在想啊,你们倒底是觉得重复那些课堂知识重要(我觉得这个学校老师会教,再说了总复习的时候你不会都要重复到你会),还是,需要一点别的什么?
当然,咱们不排除有些家长只是觉得小朋友在家里太烦,想找个地儿管管他们。
我是觉得假期嘛,很多人的心态就是觉得孩子超前学了新学期的东西,但其实这不是目光长远的方法。
也许你觉得开学你学过了反应快了,但说实话,只是短期看来是这样。但也不排除说,这符合当今教育机制的某些特点吧。
毕竟很多时候总是人去适应环境。
但假期这么宝贵的时光,我个人还是认为即便咱们是学习,也应该是真正学点脱离教科书本的,比如思考方法。
你多看两本有意义的课外书,我觉得比这个强。
还是语文课文啊,还是数理公式啊,开学要跟他们见面,假期还要被它们打扰,宝宝心里苦。
同样,咱们也不排除天生热爱这些的宝宝们,那你们另当别论。
你为了职业有些锻炼是很常见,不过同样有时候你身边的大人们也可能会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给你传授一点“经验”。
传授“经验”不是大人们长干的一件事情吗?
不过我不喜欢一类人。
就是你周围有自以为是的大人们喜欢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对你鬼话连篇一些你认为不对的东西,毕竟咱们还没那么世故。
而他们想替我们自己来规划设定我们的人生。
他们认为,他们都是那样的,或者是他们见到的都是那样的。
所以,你也要那样才对。
有的东西的确是“不听老人言,会吃亏”,可是有些东西触犯了你的原则底线,因为你有你自己的思想和自己的选择。
你又不为他们而活。
就比如做老师,有一点我就不敢苟同。
老师这个职业是为了把心思放在巴结谁处好关系,为了自己的晋升?
一定要努力把心思全放在好同学身上,让差生随他们去吧?
这是什么鬼话?
我觉得没有什么孩子是坏孩子。
最重要的不是应该用心在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上吗?
人家是祖国的花朵。
如果一个孩子一生中遇到一个真正用心在学生身上的老师是很幸运的。
明明这才是职业操守。
文章图片
喜欢“鬼话连篇”的卿慕姐姐 -02-
如果,我说如果,将来我成为了一名老师。
那将是我学生的幸运。
同时,也是他们的悲哀。
很多东西,就像我在我的一些关于对教育思考的文章中写的,我们总是指出问题。
可是,我们不提出解决方案。
然后我们提出解决方案,但人们又宁可因循守旧不愿变通。
因为害怕打破固有的利益机制。
就像现在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读那种很“快”的文章,因为读者几乎可以不用思考,那些作者已经告诉你了。
而且,节奏越快,人的思维惰性也会产生越多。
渐渐地就麻木了,习惯了。
所以,我写文章,我希望尽我所能保留我读者的自主思维,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能找回一点思考的乐趣吧。
类比到学习,要是快乐,多好。
有些时候老师抱怨学生不与他们互动,然后认为这个班的孩子沉闷,不活跃。
但可能人家只是闷骚吧。
这其实是一个信号,让老师自己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方式。
如果你不反思,那就习惯学生的无精打采,也别抱怨了。
习惯,也就好了。
因为我念汉语言文学专业,所以身边很多家长都觉得我以后会选择当语文老师。
其实语文这门课灵活性是很大的,只不过作为一个过来人,我一点都不喜欢说“语文”=“文学”。
可能这两者有交集,但我总觉得划等号十分怪异。
因为在我看来,语文不过是文学打开的一扇小小窗户罢了。
喜欢梁文道在《悦己》中的语录:那么,真的是“无用”吗?
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种时刻。
有些家长跟我说自己家的孩子语文不好,说像我多读点书,语文是不是就好。
说句实话,我语文真的一般,因为我轻视那些所谓的标准答案。
我倒是喜欢拿不同颜色的笔在旁边批注“我认为……”
但不管怎样,语文这门学科多读书是不错的。
【一个上大学喜欢坐在后排的女同学对于教学的一些思考】但读书当然不是为了考试的一分两分,而是生活的乐趣。
至于现在语文的学习嘛,大多也是该背的背,该学的学了。
只是我觉得无论学什么,拓展性思维非常重要吧。不要限制想象力。
就连看着我小侄子画画,我都任其想象发挥,觉得没必要非要告诉他这个必须是这样的。
语文阅读理解题,出题者肯定也考虑过那种选段是我们大部分人并未接触过的文章,所以他会考一些什么手法啊,修辞的。可以理解。
一般试卷的规格是有两篇阅读什么的。
可是,除了这个,其他思想情感什么的是要理解思考的。
结合我自己的阅读体会,就像我读《金粉世家》。
我自己在整理《金粉世家》笔记的时候是纵观全书有了更好的心得体会。
如果我没有读完,随便看一句话,思维也是断片不连贯的。
那么语文试卷上对划线句子的有些理解,其实学生真的做起来是有点大同小异,并不能很好的培养整体性,发散性思维。
阅读理解应该不在多,而在精。
最好是能多整体呈现一篇文章。
做个假设,比如做小说训练,找到一个有多样性的作者,做几篇他不同类型的小说。这就有助于培养发散性。由个人了解多样性。
比如做散文训练,底下另一篇可以介绍作者,有助于培养精读性。由个人深入了解文章背景。
反正总的目标是希望这门学科不要让学生觉得学到的很少。希望这门学科能具有理性思维的文学性,能更加接近文学。
文学也不是什么多愁善感,伤春悲秋。
文学应该更教会人们如何思考。
因为我自己作为过来人,以前那么多文章,杂乱无章地做了那么多,可真正留下印象的所剩无几。
学校里的这门学科,我学到更多的是知道自己的回答要尽量接近出题者的标准答案才能算对。
然后节奏也很快,今天试卷上的理解跟明天的无关,也就渐渐无所谓,渐渐的只等最后的考试。
最多背一背手法应用,然后没了。
那时候就宁可研究数学题目的方法。
法一法二法三……
还更有成就感。
文章图片
喜欢“鬼话连篇”的卿慕姐姐 -03-
那还不如自己阅读,还是说我看《金粉世家》的自主思考心得。
我自己的书上我一般喜欢做批注笔记,这是我的看书习惯。
加上确实感觉此书与《红楼梦》有相似之处,便有了整理对比的想法。
但论研究,自然是不敢与前辈们的心血智慧相比,只是自己当成业余的怡情养性罢了。
我一开始自己感觉整理笔记挺乱,分不清主次。因为我想找自己在其中最想“研究”的东西。
但我发现后来用了“排除法”,清明了许多。
我的排除法就是把自己做笔记批注思考过的地方全部罗列(比如两本书人物细节处的对比,言行举止之类),然后觉得这些标注的地方我只想要一笔带过,那就说明它不是我最想要的。
整体上的家族发展对比之后发现也不是。
排除,删删减减才发现我最感兴趣的是冷清秋其人和林黛玉的相似相异处。
当然,要是你最喜欢研究作者张恨水先生,也可以去深入了解。
然后就想,说“研究”冷清秋林黛玉,肯定是太笼统了,我就应该想究竟更感兴趣她们什么?这就是范围更小了。
性格?家世?……
大概,“研究”中的抽丝剥茧有我这样的愚用吧。
然后发现大学课堂里有好多东西,让我觉得该简略的不简略,该深入探讨的呢又一笔带过。
比如老师展出一张PPT上一大段话,其实提炼出来就讲了:
四体: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二用:转注假借
最多说一句清代戴震段玉裁都这样认为,不就行了吗?
很多简单的概念,固有之的东西,感觉倒是很“费”,还是应该提倡“最大程度上节约思维空间的利用率”,而把精力投向更值得考究的领域。
还有也不能明白为什么我们要死记硬背一些别人研究的数字。
记录数字的个数只是别人研究的成果,我觉得对我们意义真的不大。
你知道《说文解字》里什么字是9353个还是5678个的有什么意义?
如果知道,我认为那也是出于兴趣或者说为了他个人的研究。
如果考试背诵考察这几个数字,我觉得意义不大。
我欣赏的一位老师,是因为他鼓励我们去自主研究,他有时候最多就提供一个思路方向罢了。
我觉得具有普遍意义的学习应该是自主培养的具有“归纳性的简化思维”和具有“单一性的深度扩散思维”。
当然,这些是我的理解。
举例“归纳性的简化思维”:
就比如看到“不平衡”,通用法是考虑两方面。
要么是A强B弱,要么是A弱B强。
举例“单一性的深度扩散思维”:
比如“荒原”这个话题。
好多英国作者的书里都会出现长着石楠的荒原,因为石楠荒原尤其是在英国有。
你可能可以想到几本书:
《摆渡人》里,迪伦心中的荒原,是她心像的投射。
《呼啸山庄》里,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的荒原,是属于他们人生的精神归宿。
《德伯家的苔丝》的作者哈代,经常描写的荒原是神秘可怖的,带有悲剧气氛。
说不定你还可以引用上面三段材料之后出个作文题目叫:
那么,属于我们自己的荒原,是我们心像的投影?是我们人生的归宿?亦或又是些别的什么?
就是突然翻到去年暑假读了几本书里都有荒原,然后简单总结了一下。
感觉读书归类是很好的,因为我们需要二次乃至n次的思考,这样很多东西才能真正变为自己的,很多灵感也会与自己不期而遇。
当然,这两种思维方式可以交叉使用,我算提供一个思路吧。
OK,这位上课天马行空的女同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
朋友们,下次再见哦。
推荐阅读
- 一个人的旅行,三亚
- 一个小故事,我的思考。
- 一个人的碎碎念
- Y房东的后半生14
- 奔向你的城市
- 七年之痒之后
- 我从来不做坏事
- 陇上秋二|陇上秋二 罗敷媚
- 异地恋中,逐渐适应一个人到底意味着什么()
- MediaRecorder前后摄像头同时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