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成就孩子健全人格》第1拆

R部分 《倾听,成就孩子健全人格》第1拆
文章图片
《倾听,成就孩子的健全人格》P19 我发现温尼科特提出的“足够好的母亲”的概念可以为父母们提供支持,这些父母正努力地通过不同途径建立亲子关系。这些“足够好的”父母竭尽全力,但并非无可挑剔。事实上,恰恰是父母的不完美促进了孩子的健康发展。他们让成长中的孩子经历一些困扰,让孩子准备好应对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失望。温尼科特写道:
足够好的“母亲”(这个母亲不一定是婴儿的亲生母亲)会积极地根据婴儿的需要作出调整,这种积极的调整会随着孩子忍受挫折能力的增强而减少……如果一切顺利,那么婴儿将会从受挫的经历中获益良多。
严重的内疚感,还有随之而来的自责,在身为父母的人身上很常见给孩子贴上某种标签可以减轻这种内疚感,但是当父母拒绝为孩子贴上各种病症的标签时,别人可能会说这样的父母是在逃避现实。这种消极的言会造成关系的紧张。如果父母得到的是更为积极、充满鼓励的反应,那么他们]的内疚感就可能转变成责任感。“我很内疚”也可以意味着“我很负责”。不带评判的倾听,可以推动父母摆脱无助感而采取负责任的行动。
I: 父母的不完美,有时候反而是孩子学习成长的契机。
有时候父母会让孩子感到失望,这可能会给孩子带来挫折感,但有可能孩子会在这种挫折中学习如何应对挫折,并且变得坚强。
但是,要做不完美的父母,就要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要因为别人的评判而有压力。否则,家长为了逃避这种压力会把孩子出现的状况贴上问题标签,比如,多动症,躁郁症等。
不给孩子贴标签,可能要面临着别人说父母不负责,或者是说父母不讲科学之类的压力。
A1: 曾经在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班上有一个同学怎么都坐不住,什么时候看到,什么时候到处乱跑,上课也不能在教室安安静静的待着。我和其他几位家长都觉得这个孩子是多动症。甚至曾经动过念头,要动员她的父母去给他看病。
而在带孩子的过程中,我也会因为自己偶尔会发脾气,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而自责。
A2: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以后要明确,其实育儿就是育己的一个过程。不要轻易给别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贴上什么标签,在还不明了具体情况的时候,这些要么给自己压力,要么给别人压力。
在自己不能完美演绎一个“好妈妈”的时候,接受现状,和孩子一起更好面对,学会接纳自己,接纳情绪。——有时候接纳才能更好地前进。“凡是抗拒,必将持续。”
具体做法:
1.发现自己不完美的时候,不要急着自责,先冷静处理。
2.冷静下来,跟孩子及时沟通,表达歉意和爱。
3.看看自己的情绪背后是什么原因。
4.发现原因解决、接纳或者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
【《倾听,成就孩子健全人格》第1拆】5.和孩子沟通,取得理解、帮助或者接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