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生物学家赫胥黎译名有关的中国神话故事

近代著名翻译家严复把Thomas Henry Huxley,(1825—1895)翻译为托马斯·亨利·赫胥黎,其演讲稿被翻译为《天演论》。《天演论》主要讲述了宇宙过程中的自然力量与伦理过程中的人为力量相互激扬、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根本问题。

先简介一下赫胥黎。赫胥黎,英国博物学家、教育家,达尔文进化论最杰出的代表,自称为“达尔文的斗犬”。代表作品有《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无脊椎动物解剖学手册》和《进化论和伦理学》等。
再说翻译家严复。严复(1854年1月8日-1921年10月27日),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官(后并入闽县,称为闽侯,今福州市)人。曾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上海复旦公学校长、安庆高等师范学堂校长,清朝学部名辞馆总编辑。他是清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严复系统地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他的译著是中国20世纪最重要启蒙译著。严复的翻译考究、严谨,每个译称都经深思熟虑,他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深远影响。
姑且不说作品本身,仅就翻译的作家名字赫胥黎和书名《天演论》而言,已经让人拍案叫绝。西方进化论的思想和赫胥这个中国最古老的神话故事名字紧紧相连,在西方思想并不盛行的时代,对于民众更好的理解书中自然演变的内容有很好的引导作用。而且名字本身也很好的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内容,即探究人类的起源。
完美的翻译简直就是天衣无缝的中西文化融合。
【和生物学家赫胥黎译名有关的中国神话故事】最后说赫胥。赫胥即华胥氏,简称华胥,最早见于《列子·黄帝》。

远古中华文化之传承,万载之久远,起始于古之西昆仑山。以距今一万六千年正负三千年前后燧人氏之先祖于古昆仑山面北观象为始,经赫胥氏、青帝伏羲女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至夏商周三朝。《华夏考源》一文从文字训诂得出结论:胥、雅、疋、夏等古字相通,华夏就是华胥。华夏文化就是华胥文化,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也就是华胥文化了。
华胥氏,相传是中国上古时期母系氏族部落的一位杰出女首领,是伏羲与女娲之母。《春秋世谱》所载“华胥生男名伏羲,生女名女娲”。同时她也是炎帝和黄帝的远祖,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即《国语·晋语四》所注:《世本》原著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曾祖母华胥氏。” 除了最早记录华胥的《列子》外,《庄子》里也两次提到“赫胥氏”,即“华胥”。
“赫”与“华”都是“胥”字上端余燃的火光:直接描述是“赫”,是“亮”,用植物顶端的花朵来比喻,就是“华”,是花。《说文解字》、《尔雅·释草》、《广雅》等,认为“华”即“荣”。“因此,华字便含有美好、光彩、声色、风采等雅称。”华、华夏之称,来源于华胥,中华之称亦然。
华胥生活的地方极即华胥国,中国建国初期的多位朴素主义学者相信,华胥氏的历史比黄帝还要长得多。华胥国的传统服饰为长袍,即国服、华服,后来发展成为具有长袍特点的汉服,也与华胥国有关。

古往今来,已经超过上百种中华典籍记载着这个叫华胥氏的氏族女首领及其儿女伏羲、女娲的故事。
神话所记录的是一个民族早期的唯心世界观,以纪念族群中做过特别重大贡献的部落群体和首领。越朴实的神话,还原的早期先民生活和思想就越可信。因而越是古老的神话故事也越值得去传播和传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