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的红岛小渔村(二)

(一)宣传海报画起来!
自从“红岛小渔村”开业以后,店里的顾客来来往往,忙坏了小渔村里的服务员们。
可是,突然有一天,我发现洋洋站在小渔村的店门口无所事事,我于是上前询问。
“洋洋你怎么了啦?”
“我们店里没人,娃娃家的小朋友们一直不来吃饭,我们打电话叫他们,他们也不来…”
了解情况以后我开始和洋洋分析原因。
“你们店里一直是架子上摆放的这些菜品吗?”
“对呀,这些菜娃娃机的小朋友每次来都会吃,可是他们现在不喜欢吃了。”
“对,他们说都吃腻了!”在一旁的硕硕也解释道。
“所以我们想和什么方法,可以让顾客品尝到不一样的菜品呢?”
“有了!我们可以做一些新的菜品!”
【热闹的红岛小渔村(二)】因为在之前的活动区讲评环节,我和孩子们分享过关于新菜品的创新,比如辣炒蛤蜊、蛤蜊冬瓜汤、烤鲅鱼、轰炸大鱿鱼… 洋洋和说说这一次马上就知道要做哪些菜品啦!
“我去做一个辣炒蛤蜊吧!我记得茉茉说她最爱吃辣的蛤蜊了!”
说着洋洋和硕硕就行动起来。
先把锅里倒入油,再放上葱花、姜爆锅,然后放上蛤蜊、辣椒,来回儿翻炒,不一会儿喷香喷香的辣炒蛤蜊就出锅啦!
“如何让很多顾客都知道今天有新的美食推荐呢?”
“嗯…… 我知道啦!我们就来画一个美食推荐的宣传海报吧!之前的优惠活动都是画的宣传海报!”恩希提议道。
孩子们开始拿来水彩笔,用符号表征的形式协商“今日新品推荐!”再画上辣炒蛤蜊的菜品,海报上还装饰上了好看的图案和花纹呢!


精美的海报马上吸引来了娃娃家的小顾客们,小渔村的服务员热情的推荐着店里新的美食,小渔村里瞬间又热闹了起来。

(二)价格心里要有数
吃完饭准备结账了,看着一桌子的菜,有烤串、辣炒蛤蜊、水果沙拉…小服务员们想了想说:“嗯… 要不就给我们10元钱吧!”
我发现孩子们对于如何比较精准的计算菜品的总价格还是模糊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要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与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乐趣。”
于是,我问孩子们:“这些菜为啥一共是10元呢?”
恩希有些疑惑:“就是我们随便说的一个价格。”
“可是你们去饭店吃饭服务员给你们结账也是随便说一个数字吗?”
因为前期孩子们都去饭店吃过饭,也有相关的结账经验,所以孩子们不假思索地说:“饭店里的阿姨都是用一个电脑结账。”
“怎样用电脑结账呢?”
“就是把每一种菜的价格加起来。”
“对呀,我们也可以这样计算价格呀。”
接着我开始引导孩子们比较精确地计算菜品的总价格。
“这里有5根烤肠,一根烤肠多少钱呢?”
“一根2块钱。”
“5根多少钱呢?”孩子们摇摇头。显然,这个计算超出了孩子们的现有水平。
“我知道了!我们可以用计算器算!我爸爸卖手套的时候总是用计算器算价格!把所有价格加起来就好啦!”
可见,孩子们已经能通过多途径解决问题啦!
我找来计算器,开始计算价格,但是,怎样计算呢?
“一根烤肠2块钱,5根烤肠是几个2块钱加起来呢?”
“5个!”孩子们很快说了出来。
“我来用计算器算一下吧!”硕硕说。
“5+5+5……嗯…… 老师我忘记加了几个5了…”
“要不你来加,我来写吧,这样就不会忘记啦!”
于是,硕硕边用计算器加,洋洋边写到账单上,这样就不会忘记啦!


“辣炒蛤蜊多少钱呢?”
“这个10块钱。”
“水果沙拉5块钱。”
“所以,一共多少钱呢?”
硕硕用计算器把三个数加了起来,“10+10+5=25元。一共25块钱!你们要给我们25块钱!”
小顾客们马上拿出25块钱,先拿一个20元,再拿一个5元。孩子们结完账非常有成就感。
活动区讲评时间,我和孩子们再次回顾、分享了“结账过程”,并根据孩子们的最近发展区提出了新的问题:“如果需要结账14元呢?”
“可以拿一个10元和4个一元!”
“这个方法可以~如果没有4个一元,只有一个5元呢?”
“那就再找顾客1元!”东阳马上想了出来。


通过分享,孩子们对价格的计算有了进一步的感知,这种经验的获取也贴近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希望在生活中孩子们也能自己来结账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