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三大祭文名篇 袁枚祭妹文

袁枚《姐妹颂》(古代三大名颂)
袁枚(1716年3月25日~ 1798年1月3日),本名简斋,晚年名苍山居士、绥远大师、绥远老人 。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浙江慈溪人 。清代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美食家 。袁枚天赋异禀,擅长写诗 。龙四年(1739),进士出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 。他工作了七年(1742年),被调到江苏 。曾在溧水、江宁、江浦、沭阳等地任县令七年 。他在政治上的勤奋是出了名的,但他的仕途并不顺利,他无意做官 。
乾隆十四年(1749年)辞官隐居南京小仓山绥远,吟诵其中,诗徒、女徒交游甚广,尤以钟为甚 。
嘉庆二年(1798年),袁枚逝世,享年82岁 。死后葬于南京百步坡 。他被称为“随缘先生” 。
【古代三大祭文名篇 袁枚祭妹文】袁枚提倡“灵魂”说,主张诗歌的审美创造要表现灵魂、诗人的人格和个人生活中的真情实感 。与赵翼、江石泉并称“甘家三杰”(或称江油三杰),与赵翼、张文涛并称“性灵派三杰”,是“清代骈文八杰”之一 。
笔与大学士纪昀齐名,被称为“南元北纪” 。主要作品有《小仓方善集》、《随缘诗》、《随缘诗副刊》、《随缘食单》、《子午雨》、《续子雨雨》等 。
代表散文《祭妹》是与唐代韩愈《祭十二郎》并列被古文论者提及的 。
早期经验天赋不多,擅长写诗 。7岁受师先生教育,开始私塾教育 。因其聪明勤奋,12岁被时任浙江督学的王兰生(王交河)考入郡学,随师先生成为秀才 。
15岁被时任浙江巡抚的李清之(李安喜饰)和18岁被时任浙江巡抚的程元璋赏识 。他被送到杭州凤凰山的文赋书院,学业有所进步 。19岁时,时任浙江巡抚的帅高览发现他是个有才华的学生,破例让他当了学生 。
雍正十三年(1735年),20岁的袁枚参加考试,成绩名列前茅,获得参加乡试的资格 。
粗鲁的官员20岁之前,袁枚一直在杭州读书 。乾隆元年(1736年),21岁的他决定去看望在广西当副官的叔叔袁弘,从此开始了他的第一次长途跋涉 。从杭州到广西是一段很长的旅程 。沿途可以欣赏名胜古迹,欣赏神奇的自然风光 。
生性喜诗的袁枚,总是被大自然的自然美所触发 。他在广西旅行期间,写下了许多优秀的游记和怀乡诗,成为小仓方善诗集的起点 。
到桂林后,经叔父介绍,拜见巡抚,并当场以“铜鼓赋”答谢 。金钦佩他的才能,写了一封信,推荐他参加乾隆元年九月举行的博学多才的演讲考试 。金省长的推荐让袁枚一举成名,成为他仕途的敲门砖 。
乾隆三年(1738年)秋,袁枚升官,次年考中进士,授予庶吉士,入普通馆深造 。
乾隆四年(1739年),24岁的袁枚参加科举,二年级第五名 。他帮助中举(刑部尚书)尹继善,选择了翰林院的庶吉士 。
乾隆七年(1742年),27岁的袁枚因未能通过入学考试,被调往外地为官 。历任沭阳(1743 -1745)、江宁、上元知府 。他实行依法治国,不避权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受到了当时的总督尹继善的高度赞赏 。
八年(1743年),袁枚28岁 。这一年,袁枚改溧水县 。在赴任途中,袁枚深受感动,悲伤地写下了《送金二品途中》一文 。
龙九年(1744年),袁枚二十九岁 。这年秋天,袁枚被聘为江宁幕官(随考官),协助考官评阅江南乡试试卷,做江南地区的举人考务工作 。
印规随园1749年,父亲去世,袁枚辞官养母 。34岁买下江宁(今南京)隋园 。随园是康熙编织的隋宫花园 。荒废了很久,破败而分散 。袁枚出钱购买,遂以遂为名 。
袁枚辞官后,对随园进行了三次改造,因地制宜,顺应自然,将其建成一座风景秀丽、远近闻名的私家园林,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诗人聚集于此 。以养病为由,留在了之前购买的小仓山随园,并建了房定居 。从此开始了悠闲的隐居生活,人称随缘 。
退役后,袁枚成了一个自由人,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没有任何顾忌和羁绊 。他如鱼得水,创作了大量表现自身气质的诗歌,并招募了大量弟子出版、镌刻诗集 。成为甘家诗坛的名将,引领一代诗风 。
到了绥远后,袁枚十分喜爱,先后写了《绥远集》、《绥远后记》、《绥远三际》、《绥远杂趣》等十一篇散文和诗歌,表现了他在绥远闲适的生活,揭示了他隐退后的豪放生活 。
从34岁到82岁去世,将近50年的时间里,除了三年因经济原因隐居和短暂的仕宦生涯外,大部分时间都是待在这座城市的花园里,读书、创作、交友、教学、漫游,在清幽宁静的环境中,追求一种恬静舒适的生活情趣 。
一时间,绥远成为文人墨客赏花赏灯、饮酒赋诗的绝佳去处,声名大噪 。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朝廷要了遗书,袁枚把搜集抄来的善本全部呈献给清廷,并写下“三姬叔”作为训诫 。书上印着《道门》、《白石山楼》、《花里仙人》、《钱塘苏小时乡亲》、《此间音乐》、《子材义读》、《园中藏书》、《小仓山房藏书印》等 。
1784年,69岁的袁枚在端州(今广东肇庆)弟弟袁术的邀请下,前往岭南,后返回阳朔、桂林、兴安、泉州 。
1788年,73岁的袁枚应沭阳人士陆一亭的邀请,再次访问沭阳 。前三十里迎接沭阳各界人士 。
面对如此热情的人群,袁枚写下了《收复沭阳图》 。在这篇短文中,他深有感触地说:“不能忘记生活的地方,就不能忘记生活的地方 。”
嘉庆二年(1798年1月3日)11月17日,袁枚逝世,享年82岁,葬于南京百步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