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之《列子》 列子 汤问

列子 汤问(国学经典之《列子》)
《列子》一书深刻反映 了夏末周初交替与春秋战国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 。《列子》可以说是一篇恢宏的史诗,当时的哲学、 神话、、音乐、军事、文化以及世态人情、民俗风习等等,在其中都有形象的表现,《列子》保存了神话传说、音乐史、杂技史等众多珍贵的先秦史料 。是先秦散文的代表作之一 。
禹之治水土也,迷而失涂,谬之一国 。滨北海之北,不知距齐州几千万里,其国名曰终北,不知际畔之所齐限 。无风雨霜露,不生鸟兽、虫鱼、草木之类 。四方悉平,周以乔陟 。当国之中有山,山名壶领,状若甔甀 。顶有口,状若员环,名曰滋穴 。有水涌出,名曰神,臭过兰椒,味过醪醴 。一源分为四埒,注于山下 。经营一国,亡不悉遍 。土气和,亡札厉 。人性婉而从物,不竞不争;柔心而弱骨,不骄不忌;长幼侪居,不君不臣;男女杂游,不媒不聘;缘水而居,不耕不稼;土气温适,不织不衣;百年而死,不夭不病 。其民孳阜亡数,有喜乐,亡衰老哀苦 。其俗好声,相携而迭谣,终日不辍音 。饥惓则饮神,力志和平 。过则醉,经旬乃醒 。沐浴神,肤色脂泽,香气经旬乃歇 。周穆王北游过其国,三年忘归 。既反周室,慕其国,然自失 。不进酒肉,不召嫔御者,数月乃复 。管仲勉齐桓公因游辽口,俱之其国 。几克举,隰朋谏曰:"君舍齐国之广,人民之众,山川之观,殖物之阜,礼义之盛,章服之美,妖靡盈庭,忠良满朝 。肆咤则徒卒百万,视则诸侯从命,亦奚羡于彼而弃齐国之社稷,从戎夷之国乎?此仲父之耄,奈何从之?"桓公乃止,以隰朋之言告管仲 。仲曰:"此固非朋之所及也 。臣恐彼国之不可知之也 。齐国之富奚恋?隰朋之言奚顾?"【译】大禹治理洪水,迷失了道路,错到了一个国家,在北海北边的海滨,不知离中国有几千万里 。那个国家名叫终北,不知它的边界到哪里为止 。没有风雨霜露,不生鸟兽、虫鱼、草木这些东西 。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很平坦,四周则有三重山脉围绕 。国家的正当中有座山,山名叫做壶领,形状像个瓦瓮 。山顶上有个口,形状像个圆环,名叫滋穴 。有水从中涌出,名叫神瀵,香味胜过兰椒,甘美胜过甜酒 。从这一个水源分出四条支流,流注到山脚下,经过全国,没有浸润不到的地方 。土气中和,没有因疫养成疠而早夭的人 。人性柔弱,顺其自然,不竞逐,不争夺;心地善良,筋骨软弱,不骄傲,不嫉妒;年长和年幼的都平等地居住在一起,没有国君,没有大臣;男女混杂游耍,没有媒的,没有聘嫁;靠着水居住,不种田,不收割;土气温和适宜,不织布帛,不穿衣服;活一百岁才死,不早夭,不生病 。那里的人民繁衍无数,有喜有乐,没有衰老、悲哀和痛苦 。那里的风俗喜欢音乐,手拉手轮流唱歌,歌声整天不停 。饥饿疲倦了就喝神泉的水,力气和心志便又恢复中和与平静 。喝多了便醉,十几天才能醒 。用神泉的水洗澡,肤色柔滑而有光泽,香气十几天才消散 。周穆王北游时曾经过那个国家,三年忘记回家 。回到周国宫殿以后,仍然思慕那个国家,觉得十分失意,不想吃酒肉,也不见嫔妃,好几个月以后才恢复正常 。管仲听说后劝齐桓公游辽口,一同到那个国家去,几乎要动身了 。隰朋劝阻说:“您丢弃齐国广阔的土地,众多的人民,可观的山川,丰富的物产,隆盛的礼义,华丽的穿戴,妖艳嫔妃充满后宫,文武忠良充满朝廷,叱咤一声就能聚集徒卒百万,号令一下就能使诸侯听命,又为什么要羡慕别的国家而抛弃齐国的祖宗和土地,去野蛮落后的国家呢?这是仲父的糊涂,为什么要听他的?”桓公于是停止了出游的准备,把隰朋的话告诉了管仲 。管仲说:“这本来不是隰朋所能明白的 。我只怕那个国家去不了,齐国的富饶有什么可留恋的?隰朋的话有什么可顾及的?”

国学经典之《列子》 列子 汤问

文章插图

南国之人祝发而裸;北国之人曷巾而裘;中国之人冠冕而裳 。九土所资,或农或商,或田或渔,如冬裘夏葛,水舟陆车,默而得之,性而成之 。越之东有辄沐之国,其长子生,则鲜而食之,谓之宜弟 。其大父死,负其大母而弃之,曰:“鬼妻不可以同居处 。”楚之南有炎人之国,其亲戚死,剔其肉而弃之,然后埋其骨,乃成为孝子 。秦之西有仪渠之国者,其亲戚死 。聚柴积而焚之 。燻则烟上,谓之登遐,然后成为孝子 。此上以为政,下以为俗 。而未足为异也 。【译】南方国家的人截断头发而裸露身体,北方国家的人头札布中而身穿皮裘,中州国家的人头戴礼帽而身穿衣裳 。依据九州条件的不同,有的种地有的经商,有的打猎有的捕鱼,就像冬天穿皮袄、夏天穿丝绸,水行坐船、陆行乘车一样 。不用说话自然明白,顺应本性自然成功 。越国的东方有个辄沐国,第一个儿子生下来后,就解剥并吃掉他,说是对下面的弟弟有好处 。他们的祖父去世了,要把祖母背出去扔掉,说:‘死鬼的妻子不能与我们住在一起 。’楚国的南方有个炎人国,他们的父母去世了,要把身上的肉剔下来扔掉,然后把骨头埋到土里,才算是孝子 。秦国的西方有个仪渠国,他们的父母去世了,要把柴火堆起来放在尸体下焚烧,烧的尸体的烟气直往上跑,叫:做升天,这样才算是孝子 。在上面的人以此为政事,在下面的人以此为风俗,而没有觉得有什么奇怪的 。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译】孔子到东方游览,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辩,便问他们为什么争辩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山时离我们近,而中午时离我们远 。”另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山时离我们远,而中午时离我们近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山时像车盖那么大,到了中午,就像小盘子那么大了,这不正是离人远的看来小,而离人近的看起来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山时又寒又冷,到中午像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正是离人近时热而离人远时凉吗?”孔子不能裁决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识丰富啊?”
国学经典之《列子》 列子 汤问

文章插图

均,天下之至理也,连于形物亦然 。均发均县,轻重而发绝,发不均也 。均也,其绝也,莫绝 。人以为不然,自有知其然者也 。詹何以独茧丝为纶,芒针为钩,荆筱为竿,剖粒为饵,引盈车之鱼于百仞之渊、汩流之中,纶不绝,钩不伸,竿不挠 。楚王闻而异之,召问其故 。詹何曰:"臣闻先大夫之言,蒲且子之弋也,弱弓纤缴,乘风振之,连双鸧于青云之际 。用心专,动手均也 。臣因其事,放而学钓,五年始尽其道 。当臣之临河持竿,心无杂虑,唯鱼之念;投纶沉钩,手无轻重,物莫能乱 。鱼见臣之钩饵,犹沉埃聚沫,吞之不疑 。所以能以弱制强,以轻致重也 。大王治国诚能若此,则天下可运于一握,将亦奚事哉?"楚王曰:"善 。"【译】均是天下最高的准则,涉及到有形的物体也是这样 。均匀的头发能悬挂均匀的物体,有轻有重而头发断绝,就是因为不均匀的缘故 。力量均匀,本来应该断的也不会断 。一般人认为不是这样,但自然会有懂得这个道理的人 。詹何用一根蚕丝做鱼线,用稻麦的芒针做鱼钩,用荆条和嫩竹做鱼竿,用剖开来的米粒做鱼饵,在八十丈深的深渊和湍急的急流中钓到能装满一辆车子的大鱼,鱼线不断,鱼钩不直,鱼竿不弯 。楚王听说后感到奇怪,便召他来问其中的道理 。詹何说:“我听我已故的父亲说,蒲且子射鸟,用柔弱的弓和纤细的丝线,趁着风势射出去,能把一双黄鹂从青云之上射下来,就是因为用心专一,动手均匀 。我沿用他的方法,模仿着去学习钓鱼,用了五年时间才完全掌握了这种技术 。当我在河边拿着鱼竿的时候,心中没有杂念,只想着钓鱼,扔出鱼线,沉下鱼钩,手不轻不重,任何事物不能扰乱 。鱼看见我的钓饵,认为是沉淀下来的尘埃和聚集在一起的泡沫,毫不怀疑地吞了下去 。这就是我所以能以柔弱制服刚强,以轻物得到重物的道理 。大王治理国家如果也能这样,那天下就可以在你的手掌上运转,还会有什么做不到的事情呢?”楚王说:“说得好!”
鲁公扈赵齐婴二人有疾,同请扁鹊求治 。扁鹊治之 。既同愈 。谓公扈齐婴曰:“汝曩之所疾,自外而干府藏者,固药石之所已 。今有偕生之疾,与体偕长,今为汝攻之,何如?”二人曰:“愿先闻其验 。”扁鹊谓公扈曰:“汝志强而气弱,故足于谋而寡于断 。齐婴志弱而气强,故少于虑而伤于专 。若换汝之心,则均于善矣 。”扁鹊遂饮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剖胸探心,易而置之;投以神药,既悟如初 。二人辞归 。于是公扈反齐婴之室,而有其妻子,妻子弗识 。齐婴亦反公扈之室室,有其妻子,妻子亦弗识 。二室因相与讼,求辨于扁鹊 。扁鹊辨其所由,讼乃已 。【译】鲁公扈和赵齐婴两人有病,一同到扁鹊那里请求医治 。扁鹊为他们看了病,不久就一起治愈了 。扁鹊对公扈和齐婴说:“你们以前所害的病,是从外面侵入腑藏的,用药草和针砭就能治好 。现在你们有生下来就有的病,和身体一同增长,现在为你们治疗,怎么样?”他二人说:“希望先说说我们病的症状 。”扁鹊对公扈说:“你的心志刚强但气魄柔弱,所以计谋太多而缺乏果断 。齐婴心志柔弱但气魄刚强,所以计谋太少而十分专横 。如果把你们的心交换一下,那就都会很好了 。”扁鹊于是叫两人喝了毒酒,让他们昏迷了三天,剖开胸膛,取出心脏,交换以后又放了进去,给他们吃了神药,醒来以后一切和原来一样 。两人告辞回家 。于是公扈回到了齐婴的家,并拥有他的妻子儿女,妻子儿女却不认识他 。齐婴也回到了公扈的家,占有他的妻子儿女,妻子儿女也不认识他 。两家人因此打起了官司,求扁鹊来分辨缘由 。扁鹊说明了此事发生的原因,官司才解决 。
国学经典之《列子》 列子 汤问

文章插图

匏巴鼓琴而鸟舞鱼跃,郑师文闻之,弃家从师襄游 。柱指钧弦,三年不成章 。师襄曰:“子可以归矣 。”师文舍其琴,叹曰:“文非弦之不能钩,非章之不能成 。文所存者不在弦,所志者不在声 。内不得于心,外不应于器,故不敢发手而动弦 。且小假之,以观其所 。”无几何,复见师襄 。师襄曰:“子之琴何如?”师文曰:“得之矣 。请尝试之 。”于是当春而叩商弦以召南吕,凉风忽至,草木成实 。及秋而叩角弦,以激夹钟,温风徐回,草木发荣 。当夏而叩羽弦以召黄钟,霜雪交下,川池暴沍 。及冬而叩徵弦以激蕤宾,阳光炽烈,坚冰立散 。将终,命宫而总四弦,则景风翔,庆云浮,甘露降,澧泉涌 。师襄乃抚心高蹈曰:“微矣,子之弹也!虽师旷之清角,邹衍之吹律,亡以加之 。被将挟琴执管而从子之后耳 。”【译】匏巴弹琴,能使鸟儿飞舞、鱼儿跳跃 。郑国的师文听说后,便离开了家,跟随师襄游学,按指调弦,但三年也弹不好一支乐曲 。师襄说:“你可以回家了 。”师文放下他的琴,叹了口气说:“我并不是不能调弦,也并不是弹不好乐曲,而是我心中所存在的不是琴弦,脑子所想的不是乐声,心内不能专注,心外便不能与乐器相应,所以不敢放开手去拨动琴弦 。姑且少给我一些时日,看看我以后怎样 。”没多久,又去见师襄 。师襄问:“你的琴怎样了?”师文说:“行了 。请让我试试吧 。”于是在春天里拨动了商弦,奏出了南吕乐律,凉爽的风忽然吹来,草木随之成熟并结出了果实 。到了秋天,又拨动角弦,奏出了夹钟乐律,温暖的风慢慢回旋,草木随之发芽并开出了花朵 。到了夏天,又拨动羽弦,奏出了黄钟乐律,霜雪交相降落,江河池塘突然冻结成冰 。到了冬天,又拨动徵弦,奏出了蕤宾乐律,阳光炽热强烈,坚固的冰块立刻融化 。弹奏将要结束,又拨动宫弦,奏出了四季调和乐律,于是和暖的南风回翔,吉祥的彩云飘荡,甘甜的雨露普降,清美的泉水流淌 。师襄便抚摸着心房蹦了起来,说:“你弹奏得太微妙了!即使是师旷弹奏的清角,邹衍吹奏的声律,也不能超过你,他们将挟着琴弦、拿着萧管跟在你后面向你请教了 。”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 。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秦青顾谓其友曰:“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 。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过逆旅,逆旅人辱之 。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悉,垂涕相对,三日不食 。遽百追之 。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善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 。乃厚赂发之 。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遗声 。”【译】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把秦青的本领完全学到手,自以为没有什么可学的了,于是告辞回家 。秦青也不制止,还在郊外的大路口为他饯行,并打着节拍唱着悲伤的歌曲,声音振动了树林,回响挡住了行云 。薛谭这才认错并请求返回继续学习,终身不敢再提起回家的事 。秦青曾对他的朋友说:“过去韩娥往东到齐国去,粮食吃完了,经过雍门时;便依靠卖唱来维持生活 。她走了以后,留下来的声音还在屋梁间回荡,三天没有停止,周围的人还以为她没有离开 。韩娥经过旅馆时,旅馆里的人侮辱了她 。于是韩娥拖长了声音悲哀地哭泣,周围一里以内的老人和小孩也都随之悲哀忧愁,相对流泪,三天没有吃饭 。旅馆里的人急忙追赶她,向她赔情道歉,韩娥回来后,又拖长了声音长时间地唱歌,周围一里之内的老人和小孩也都欢喜雀跃地拍着手跳起舞来,谁也不能自己停下来,都忘记了刚才的悲哀 。然后给她很多钱财送她回家去 。所以雍门附近的人直到现在还喜欢唱歌和悲哭,那是在模仿韩蛾留下来的声音啊!”
国学经典之《列子》 列子 汤问

文章插图
【国学经典之《列子》 列子 汤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