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百世为自救出售国内快递业务,极兔为做大版图豪掷68亿“接盘”

快递|百世为自救出售国内快递业务,极兔为做大版图豪掷68亿“接盘”
文章图片

双十一前夕,快递行业变天了 。
10月29日,极兔速递和百世集团(BEST.US)共同宣布达成战略合作意向,极兔速递将以约68亿元人民币(约合1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百世集团中国快递业务 。
此次交易不包括百世集团的供应链管理、货运、优货(UCargo)和国际业务(Global)等其他业务 。未来,百世集团将进一步聚焦快运、供应链、国际核心物流业务,深耕综合智慧供应链服务 。
据美通社报道,百世目前预计将从该业务中获得约39亿元人民币(6亿美元)的现金 。此次出售需遵守特定的成交条件和适用的监管部门批准 。该交易目前预计将在2022年第一季度完成 。
周五美股开盘,百世集团高开低走,最终收跌23.7%,报1.61美元,总市值6.26亿美元 。
之所以出售旗下国内快递业务,与百世集团自身的经营困境关系密切 。
常年亏损,开启自救百世集团的起点很高 。百世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周韶宁在2007年创立百世之前,曾担任谷歌中国区总裁 。这让百世从一诞生就开始走国家化的路子,更是于2017年赴美上市 。
官网信息显示,快递、快运、仓配供应链管理、国际和跨境电商物流等业务板块于一体,目前业务共覆盖包括中国在内的12个国家 。而且百世后面还站着阿里巴巴这棵“大树”,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2月,阿里巴巴持有百世集团37.01%的股权,是第一大股东 。
但是在国内快递行业的激烈竞争中,百世逐渐落了下风 。今年上半年,全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493.9亿件,同比增长45.8% 。其中,中通快递(ZTO.NYSE)、韵达股份(002120.SZ)和圆通速递(600233.SH)的市占率均突破了15%,而百世的市占率在10%作用 。
失去市场话语权的同时,百世已经深陷亏损泥潭数年 。2015年至2020年,百世集团净亏损分别为10.59亿元、13.63亿元、12.28亿元、5.08亿元、2.19亿元、20.51亿元,今上半年,百世继续亏损10.74亿元,资产负债率已经超过95%,公司步步逼近离资不抵债 。
百世也在积极展开自救 。百世快运于2019年提出“All in电商”战略;去年11月公布战略调整计划,称将聚焦快递、快运、供应链、国际业务板块;今年4月提出加强电商件精细管理 。
从百世的二季度财报来看,国际业务的增长更加喜人 。百世集团2021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为74亿元,其中,百世快递营收环比增长15%;百世快运营收环比增长19%;百世供应链环比营收增长7%;百世国际营收同比增长63.4% 。
百世的中国快递业务成为“弃子”,也是综合多方考量的结果 。目前,中国快递业玩家众多,“四通一达”、顺丰、京东物流竞争激烈,且价格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淘汰、整合一触即发 。进入2021年下半年,业内传闻百世快递正寻求接盘侠 。
对于“接盘侠”极兔来说,这既是机会,也是巨大的挑战 。
“搅局者”极兔,疯狂增长极兔并非本土玩家,进入中国时长时间也不厂 。2015年8月,OPPO印度尼西亚前CEO李杰在东南亚创办极兔 。去年3月,在电商平台火拼之际,极兔突然闯入国内市场,与拼多多深度捆绑,并以低价为“武器”,实现快速爆发 。
此前有报道称,极兔早期每票可以比通达系低1~1.5元,寄件享全国首重5元的优惠,比通达系便宜一半,极兔负责人表示做好了亏损两年的准备 。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6月、10月以及今年年初,极兔日单量分别达到500万、1000万、2000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