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十二法则! 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教育孩子的好方法(教育孩子的十二条法则)
父母总是在想办法给孩子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环境,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今天和大家分享12条教育孩子的法则,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
归属规则:这似乎是不言自明的 。哪个家长不想给孩子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但事实上,也不尽然 。有些家长有这个心却不知道怎么做 。
比如对孩子的过度溺爱和顺从,让孩子一味的吃喝玩乐,不运动不工作,养成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
父母之间的矛盾和经常吵架也是不健康的家庭环境 。破碎的家庭,长期分离的家庭,让孩子缺乏归属感 。
如果家庭变故不可避免,家长应以积极健康的方式安慰和引导孩子,而不是采取疏于管教、溺爱或过于严厉等极端措施,更不能因为家庭破裂而迁怒于孩子 。
希望定律:父母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但他们是否总是用积极的鼓励的话语让孩子看到希望,认为自己确实有希望?
我们对孩子期望很高,却不善于运用希望法则 。反而爱找差距,爱找毛病 。我们的孩子考了95分,他们只纠结为什么会掉5分 。高标准严要求虽然没错,但无形中也会扼杀很多孩子的希望 。
力量定律:无论是体力还是智力和阅历,成年人永远比孩子强大 。所以成年人和孩子比赛本来就是不平等的,赢了也是不光彩的 。
当然,大人可以在一些自己擅长的特定项目上和孩子比赛,比如象棋,但不要以输赢为目的 。父母,老师,和孩子关系密切的大人,都不要用和孩子生气来刺激孩子 。对于心理感受不成熟的孩子来说,“挑战”是不合适的 。
如果孩子一怒之下和大人吵架,不管谁对谁错,大人都要主动和他们和解 。大人要勇于承认错误,尤其是对孩子 。及时道歉认错 。如果父母不去改变错误或者否认错误,觉得在孩子面前认错是可耻的,也会让孩子学会固执己见 。
管理法则:未成年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尚未成熟,家长必须承担管理责任 。但这种管教要充满亲情、人性化、科学理性,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命令式,对孩子的想法和人格没有任何顾及和尊重 。
另一方面,未成年的孩子视父母为靠山 。合理的管教和关心会让他们感到安全和支持,当他们遇到问题和危机时,他们会转向父母 。
如果父母平时让孩子的一切(学业、成绩、爱好等 。)放任自流,看似给了他们更多的自由,但孩子会因为觉得父母不关心自己而疏远 。
声音定律:平等对待孩子,给孩子说话的权利,在孩子说出真实想法之前,先听听他们的声音 。如果大人不尊重孩子的想法,不理会孩子的声音,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不敢和父母说实话,不喜欢和父母交流 。
而且,父母是孩子的老师,是榜样 。如果父母不耐心听孩子说话,孩子就会跟风,拒绝听大人说话,不懂得尊重他人 。
对于年幼的孩子,大人要耐心的和他们说话,即使他们的话没有表达出来 。任何粗暴打断或嘲笑他们说话的行为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表达能力,使他们在人前说话害羞 。不要让孩子不得不不合时宜地打断来吸引大人的注意力 。
例:“以身作则,以身作则”放之四海而皆准 。孩子的教养、兴趣、爱好等 。,大多来自成长环境 。
父母、兄弟姐妹、亲友、老师、社会关系等 。都对孩子有影响 。除了家庭中的榜样,还要注意社会关系和频繁的场合对孩子的影响 。家长也要关注孩子喜欢看的影视作品,知道孩子的偶像是什么 。
如果发现孩子误交了坏朋友,不要武断地阻止他们来往,而要了解情况 。孩子都需要友谊,害怕孤独,为孩子寻求和拓展新的健康的友谊圈 。
求同存异法则:孩子和大人的看法往往不一样,他们会有很多标新立异的幻想 。其实这些都是童心的可爱之处 。如果大人觉得孩子的想法很奇怪,给孩子泼冷水,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会因为不能被理解而失望 。
另一方面,很多时候,天真的孩子有客观的看法,敢于说真话 。孩子的话肆无忌惮 。我们应该结合“声音规则”来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积极肯定自己的想法 。当然,如果有些观点脱离实际或者造成困扰,你也要耐心解释 。
思维和思维方式不成熟的孩子,往往不会往很多方向想,只会延续自己的想法,所以对事情考虑不透彻 。要尽可能了解孩子的思维特点,家长可以通过对复杂事物的分解和简化来解释或征求他们的意见 。
和孩子本身有关的一切,比如转学,选择课外活动,参加考试比赛等 。,一定要先和孩子商量解释清楚 。即使不能完全听从孩子的意见,也要让孩子觉得父母征求了他们的意见 。否则,父母的好意可能得不到回报 。
用小心惩罚法:单纯的惩罚,尤其是体罚,是一种非常消极和拙劣的教育方式,也是不文明的 。很多从小受到暴力惩罚的孩子长大后也会有暴力倾向 。因此,不提倡使用惩罚手段 。但不是不能批评孩子,而是可以用适当的方式做一些惩罚 。
前提是孩子必须意识到自己做错了,愿意接受惩罚,这样才不会再发生 。处罚也要合理 。你可以阻止他们做他们喜欢的事情,比如你可以惩罚他们几天不看电视不上网玩游戏 。
另外,因为连孩子都知道惩罚是消极的,所以不要把一些应该做的积极的事情当成惩罚 。比如惩罚孩子劳动,会让孩子认为劳动是坏事,产生厌恶感 。一位家长责备她年幼的女儿不肯睡觉,因此她被罚写五十个字或做十道算术题 。孩子被逼写作业的时候,当然会打瞌睡,然后被罚睡觉 。
这样做看似暂时达到了让她睡觉的目的,但会让孩子把做作业和睡觉当成惩罚 。当他们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会有被惩罚的感觉,造成心理阴影 。他们以后还会喜欢写作和做算术吗?
后果定律:有时候,当孩子闯祸或者想做一些非常规的事情,连大人都不知道后果和危害,就武断地批评或者制止孩子,这当然不能让人信服 。
要说服孩子,家长、老师等成年人首先要仔细思考一切事情的前因后果,然后再和孩子好好谈一谈 。他们可以从后果的好坏入手,反过来解释自己该不该这么做,这样孩子才会明白 。
其实后果也不全是负面的 。成年人比孩子更有经验,应该更有预见性 。比如在引导孩子选择兴趣或特长或者申请学校的时候,家长可以对孩子的前景做一些研究,根据孩子的特点鼓励孩子往哪个方向发展 。但是,如果没有自己的头脑去分析思考,只是从众、跟风,并不是一个有效的后果分析方法,往往会耽误孩子 。
规章制度:教育孩子做到这一点并不太难 。法律教育融入社会生活和学校教育 。孩子从小受到了全方位的熏陶,心里都有一个道德和法律的底线,这个底线往往反过来影响父母 。
如果你不能为你的孩子树立遵守法律的榜样,那么你的孩子就是越权,无法无天 。
二十码法则:这个“二十码”是一个符号,意思是从小就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给孩子留下心理空的空间 。父母不用处处围着孩子转 。你以为你关心他们,孩子却觉得父母太严厉 。
也要让孩子保留自己的隐私,有自己的主动权和决定权 。当然,家长还是要在二十码外看着,随时准备插话,而不是跑两百码或者两百里外 。
家长对孩子的管理和管教要注意大的方面,尤其是要根据孩子的年龄 。幼儿在生活和学习中可能需要更详细的指导,但也应该给他们机会来锻炼他们的独立性 。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最烦父母事事唠叨 。这个年龄的孩子不爱和人说话,但不代表听不到父母的话 。所以家长不要无休止的重复话语,直到有反应,这样会引起孩子的反感 。与其做个唠叨的家长,不如为了一节课让他们耽误一两次 。
W四法则:永远知道你的孩子和谁在一起(世卫组织),在哪里(哪里),在做什么(什么时候),什么时候回家 。
一些父母似乎很担心他们的孩子,但是到时候他们不知道他们孩子的这些W 。这不是一个好家长 。只有把上面的规则都做到差不多了,孩子才会愿意跟父母说实话,父母才会知道这些“W” 。
互联网时代长大的孩子,离不开网络交流 。家长也要注意网络世界的这些“W” 。不是说孩子不能和网友交朋友,而是不能瞒着父母,尤其是瞒着父母 。
【教育孩子的十二法则! 教育孩子的好方法】父母不要武断地禁止孩子用不同的方式交朋友,而是要努力去了解这些朋友 。而且,父母要以身作则,在外出公干或私人时,及时告知家人这些“W” 。这样也会让孩子觉得有必要把这些“W”告诉家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