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声色的毁掉一个人 如何毁掉一个人

文/五月海子 编辑/MBA智库琉琉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句话:有什么比贫穷更可怕?
有人回答:“又忙又穷 。”很难过,但这是大多数人的真实写照 。
忙成了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标签;日复一日的奔波已经成为常态 。
众所周知,不断被洪流裹挟着前进的我们,正在不知不觉中一点一点地被蚕食、被丢弃 。
01
不要停下来,
是摧毁一个人最隐蔽的方式 。
焦虑,让我们不断从工作中挤出自己的时间,用忙碌来对抗停滞不前时的无所适从的感觉 。
然而,在这种无休止的过度忙碌的循环中,时间流逝,当我回头看时,我仍然发现自己毫无进展 。
这让我想起我的朋友肖骁曾经说过的她的前任老板 。
当时她刚毕业,加入了一家新媒体公司 。她的顶头上司是一位看上去非常勤奋的职场老司机 。
每天都要工作到晚上九点,舍不得下班 。我每天早上提前十分钟到办公室,没有意外 。
让我有点意外的是,这个老板每天看起来比他手下的任何一个员工都要忙,但手里的项目总是进展缓慢,尤其是每天晚上下班后,总会有一些未完成的事务遗留下来,导致第二天又要忙着迭代 。
后来,肖骁仔细观察了她老板的工作节奏,每天花大量时间在与客户的对接和沟通上 。她可以仅仅是处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忙一上午,根本不用考虑整个项目的大框架,就这么干就行了 。
所以项目往往就是这种错误造成的,就是有漏洞,让老板总是处于一种忙碌而无意义的尴尬中 。
在和身边同事交流信息的过程中,我了解到这位老板经常关注小事并将其放大,非常在意鸡毛蒜皮的小事,导致他的工作时间被鸡毛蒜皮的小事挤得满满的,没有空思考和洞察的空间 。
后来,当肖骁离开公司时,他的员工得到了晋升和加薪,但他仍然没有得到晋升 。
这让我想起了日语中的一个词:“忙死”:意思是工作太忙的人被工作赶跑了,当精神压力和身体压力过大时,就容易患上身心疾病,从而被工作杀死 。
身边有太多的人,喜欢用忙碌来标榜自己的成功 。他们觉得太闲就是灾难,不敢停 。他们应该永远勇敢的去对抗未知,去改变,但是太忙的背后,隐藏着最大的陷阱 。
时间用完了,不是出路,而是没有成长的死胡同 。
02
摆脱忙碌的杀戮,
从适度休闲开始 。
牛津大学的一位教授曾经做过一个对照实验:
他招募了12名性别、年龄和智力发展相似的学生,将他们分成三组 。每组的任务是抄写一本学术书籍,实验时间为4小时 。
不同的是:
第一组抄完45分钟,可以发呆15分钟再写作业;
第二组复印45分钟,看电视10分钟,聊天5分钟;
第三组不能休息,抄写4个小时,直到实验结束 。
实验结果表明,第一组的错误率最低,抄写的字数最多 。第二组第二;第三组抄的单词最少,错误率最高 。
由此,教授得出了两个结论:
1.一定的闲暇时间可以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2.娱乐活动并不是真正的“休息”,给大脑装空才是利用业余时间充电的最好方式 。
效率的提高带动了工作场所生产力和产出质量的提高 。如果一味追求超负荷,时间过长,不懂得匀速及时调整,不留后患空 。最后只能得到效率轮的崩塌和被迫移动 。
无印良品CEO Tazo Matsui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
无印良品员工经常工作到最后一趟电车结束,周末只能休息一天 。但这样的高压工作状态,非但没有提高生产率,反而会降低员工单位时间的产量,影响企业的整体效率 。
有一天,松井忠志提出不让员工加班,并坚持要求每个部门都要采取措施杜绝加班,否则就要问责,于是各部门都开始认真审视自己的工作,找出那些耗费时间却收效甚微的工作,砍掉 。
这项改革实施一段时间后,大家发现以前需要10-12个小时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8个小时就能完成 。
员工不仅能按时完成工作,还能获得更多空的自由时间陪伴家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这份工作之外的丰厚利润将反过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
高效率永远是职场奋斗的永恒追求 。但是,极限跑和不停跑并不能给我们完全的掌控感 。只有适度的闲适和固步自封的勇气,才是实现超越的基石 。
03
专注,是高职位的标准 。
有一个公式:
高质量输出=时间*浓度
要提高单位时间产出的质量,就要注意提高单位时间的集中度 。那些专业人士知道深度工作的重要性 。
如何做好深入工作,这里有三点建议:
1.主动确立深度工作的地点和时间 。
如果你想进入深度工作的状态,你不必在车站等待,期待灵感的意外投射 。而是要学会主动为深度工作设置时间和空空间 。
比如,作为一名专业人员,在开始执行一天的重要工作之前,要把自己凌乱的工位整理好,只放与工作项相关的数据文件,建立一个深入工作的环境场,刺激自己进入深入的工作情境 。
也可以用手机上的番茄铃APP,设定深度工作的时间间隔,建立高密度、高浓度的时间场 。
2.减少社交媒体的注意力消耗,培养自己的专注力 。
你必须学会专注,尽量减少社交媒体对我们注意力的无端消耗,把80%的精力投入到20%的重要事情上 。
JK罗琳在《哈利波特》写作期间选择远离社交媒体,最终于2009年开通了自己的推特账号 。后来她在写偶空荒的时候,离开了一年半的账号,只发了一条消息 。
在专注力的同时,减少周围嘈杂的声音和过载的信息的影响,可以促进专注力的提高,进入深度工作流的状态 。
3.掌握高质量的休息,为深度工作提供充沛的能量 。
每个人除了职场的沉重负担,还有不同的休息方式选择,不同的休息方式导致精力恢复程度不同 。
只有掌握了适合自己的高质量休息方式,才能更好地为职场能量赋能 。
被称为“中关村劳动模范”的雷军,业余时间选择滑雪缓解压力;而村上春树却坚持跑步20年,为自己的写作聚集了足够的定力 。
最后,职场其实就是一场马拉松 。只有保持足够的精力,才能战斗到最后,成为胜利者 。

写在最后
决定作品价值的不是表面的表象,而是隐藏在“水面”下的深度 。
《三体》写道:尽管百忙之中,下一盘棋还是很有必要的 。
不知道如何在职场立足 。看起来我用一种掌控感换来了几天的忙碌,但这并不是一种虚度时光 。
如果你过于焦虑,很容易把自己榨干,在忙碌的生活中懂得如何打发时间,那么你就可以让职业道路更加踏实和深远 。
-结尾-
【不动声色的毁掉一个人 如何毁掉一个人】●本文为MBA智库原创发布 。转载请联系我们 。作者:梅海子(MBA智库专栏作家),体制内金融从业者,注册会计师 。来源:虫子的创造力 。MBA智库——管理者专业学习与成长的平台,热点与干货,顶级管理知识,高级职场指南 。APP,头条号,微博@MBA智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