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地语为什么不叫印度语 印度讲什么语言

在之前的文章中,笔者和大家谈了一系列关于印度的问题,比如印度的高铁计划,印度女孩嫁妆等等 。今天,我们来谈谈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印度的通用语言 。印度100多个民族,共13.7亿人,建立了22种官方通用语言 。但是没有一种语言可以走遍全国 。换句话说,印度没有自己版本的“普通话” 。为什么会这样?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
首先,我们来谈谈印度的历史 。不得不说,印度大陆孕育了灿烂的文明,古印度文明属于人类历史上四大文明之一 。但是后来被切断了 。印度土地肥沃,耕地很多,各方面都很好 。但是,印度大陆并不是一个整体 。印度大陆上出现了数百个大小国家 。在这些州中,大的州控制着几万平方公里,而最小的州实际上和乡镇差不多 。
这些州联合起来,互相混战,就像日本的战国时期 。印度大陆从来没有完全统一过 。即使是印度历史上最强的莫卧儿帝国也只是统一了印度北部,并没有控制印度南部 。由于印度大陆从来没有完全统一过,所以一直存在着各种政治力量、民族和文明对抗的格局 。
【印地语为什么不叫印度语 印度讲什么语言】由于相互对抗和混战,他们各自的文化完全不兼容,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即使在一个地区,也可能出现几种不同的语言 。在我国历史上,则完全不同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统一的政策 。从秦汉到唐宋元明清,大一统和文化融合不断发展,形成了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
让我们举一个例子:中国西北和岭南的方言可能非常不同(想想宁敏镇) 。双方根本无法用口语交流,但是通过书写,双方可以立刻理解对方的意思,这就是文化的魅力和作用 。普通话基本普及后,各地的人们都可以使用不标准的普通话,相互交流,完全没有任何交流困难 。这是因为人们对汉字和汉语的认同,是经过几千年的沉淀逐渐形成的 。
然而在印度,没有这样的大环境 。随着文明和政治力量的对抗,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文字和语言,它们互不相容 。17世纪初,明末清初,中原政权更迭,英国开始染指富饶的印度大陆 。印度面积这么大,英国短时间内控制不了 。因此,英国采取了逐步吞并和蚕食的策略 。一百多年来,英国侵占并吞并了大量印第安土著邦 。
到19世纪中叶,英国东印度公司已经直接控制了印度三分之二的土地 。英国国王开始做印度皇帝,印度彻底沦为英国殖民地 。当时的英属印度,不仅是现在的印度,还有巴基斯坦、孟加拉、缅甸等地,面积巨大 。印度各种资源丰富,英国视印度为珍宝 。一系列英国航线和铁路是为了运输印度资源而设立的,比如苏伊士运河 。
在英国外力的影响下,印度曾经对峙的各个邦和民族被拼凑在一起 。然而,英国不干涉各州和民族的内部问题 。因为印度还有各种语言文字 。英国统治时期,印度英语开始出现,但没有形成主导地位 。
1947年印度独立时,有100多个民族,1000多种语言 。没有一种语言具有决定性优势,所以印度不得不采用22种官方语言 。在印度独立之初,如果一个人说印度英语,该国至多有20%的人能听懂 。即使在2021年,最多也只有三分之一的印度人能听懂印度英语 。
所以靠某一种语言是不可能走遍印度的 。对于印度精英来说,会说几种主要语言是常事,因为可能需要随机切换 。一个问题出现了 。没有统一的语言,印度的年轻人怎么出去工作?其实这个问题确实造成了很大的制约 。
印度分为20多个邦和7个直辖市,相当于直辖市 。对于印度的年轻人来说,外出工作的范围基本是所在的邦或者附近的邦 。因为属于同一个语言区,一旦出门,根本听不懂对方说什么 。比如印度北部拉贾斯坦邦的年轻人去印度南部喀拉拉邦打工,连最基本的口音交流都是大问题 。
所以,由于没有自己版本的“普通话”,印度虽然人口流动很大,但基本上是短途或中途流动 。除了语言,文字的情况也差不多 。印度没有任何文字能被所有人理解 。目前,印度有19种官方语言 。其中,四种语言有一定的基数优势,但都不能全面推广 。
对于那些印度精英或者中产阶级以上的人来说,会说几种语言,会写几种语言,基本上是硬性要求 。比如一个留学生在接受采访时说,他在印度,会说五种语言 。由于上述原因,印度一直没有自己版本的“普通话” 。关于印度还有很多疑问 。作者会在以后的文章里和你慢慢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