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类黄酮的作用与功效! 黄酮的神奇功效作用

类黄酮的神奇功效(生物类黄酮的作用和功效!)
生物类黄酮,即维生素P,是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 。它们不是单一的化合物,而是具有相似结构和活性的多种物质的总称 。它们被称为生物类黄酮,因为它们大多是黄色的 。主要的维生素P化合物有黄酮类、芦丁、橙皮素等,均为水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P的主要作用是维持毛细血管壁的正常通透性,缺乏它会增强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所以又叫通透性维生素 。
在自然界中,生物类黄酮中含有的维生素P往往与维生素C共存,防止维生素C被氧化破坏,增强维生素C的效果,在它的“保护”下,人体不会无缘无故地消耗维生素C 。人体一旦发生坏血病,被认为是这两种维生素共同缺乏的结果 。因此,维生素P在临床上被用于预防和治疗一些由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引起的疾病 。除了临床医学的研究领域,生物黄铜中所含的维生素P成分也广泛应用于护肤品、原液、化妆品等领域 。
生物类黄酮的主要作用
1.它具有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的作用 。
2.抗血栓形成、心脑血管保护、抗肿瘤、抗炎和抗菌作用 。
3.解酒,保肝等功效 。
4.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强筋骨等功效 。
5.调节免疫的功能
黄酮类化合物能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 。如大豆异黄酮能提高实验小鼠的巨噬细胞功能和脾脏重量;脾脏IgM生成增强,外周血淋巴细胞含量增加 。增强T细胞、NK细胞和K细胞的功能;还有助于提高体液免疫,增强B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能促进体液免疫过程中致敏B淋巴细胞的形成和抗体的产生 。
6.妇女抗更年期综合症
更年期综合征是由绝经后妇女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减少引起的 。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这个阶段的女性会出现很多不舒服的症状,其中大部分属于交感神经系统的改变,如面部潮红、心悸、多汗、偏执、易怒等 。黄酮类化合物在体内的生物活性虽然只有内源性雌激素的10-3 ~ 10-5倍,但具有巨大的浓度优势,可以达到内源性雌激素的103倍 。正确使用不仅可以缓解上述更年期症状,还可以避免长期性激素治疗带来的子宫和乳腺病变的潜在危险 。
7.抗菌、抗炎和抗过敏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抗菌成分,能广泛抑制细菌 。据报道,0.005%的游离异黄酮可以抑制真菌的活性 。随着其浓度的增加,抗菌活性仍在增加 。但当浓度超过0.1%时,没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当黄酮类化合物甘草酮A的最低浓度为0.3μg/kg时,在体外对革兰氏阳性菌、芽孢杆菌和棒状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大豆异黄酮还能杀灭胃肠道中的病原微生物,并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保护身体免受致病病原体的入侵 。染料木黄酮能抑制DNA裂解酶(TOPO II),具有温和的抗炎作用 。木犀草素对猪嗜血杆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浓度为1:3500时,能抑制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卡他菌、白色念珠菌和变形杆菌的生长 。花青素中的蝴蝶兰具有很强的抗营养和抗炎作用,可以抑制头皮皮脂分泌过多以及随之而来的细菌感染 。茶多酚具有抗炎、抗口腔微生物的作用,能有效预防龋齿 。柑橘类黄酮,如槲皮素和高良姜素,也具有抗炎活性,且效果呈剂量依赖性 。其主要机制在于影响花生四烯酸代谢,抑制组胺释放;作为一种强抗炎保护剂,地奥司明能显著减少水肿的形成 。例如,静脉注射地奥司明可以减轻四氧嘧啶注射引起的大鼠痛觉过敏 。
8.抗病毒效果
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已经得到医学界的肯定 。有报道桑色素和山奈酚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Kievieine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在非常低的浓度下对引起人类疾病的革兰氏阳性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Cirsiliol,naingin,3 ',4'-二乙酰-5,6,7-三甲氧基黄酮可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特别是由病毒如HCV和HIV或寄生虫如弓形虫引起的感染 。研究表明,3-O-甲基槲皮素能抑制脊髓灰质炎病毒 。槲皮素能减弱疱疹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感染和复制能力 。黄芩苷、木犀草素、槲皮素、槲皮苷、杨梅素、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等八种黄酮类化合物能抑制HIV逆转录酶的活性,从而抑制HIV的繁殖 。1,4-甘草查尔酮、甘草异黄酮、甘草查尔酮和甘草香豆素能抑制HIV的增殖 。从连翘中分离的金丝桃素能明显抑制HIV在实验室中成熟的最后一步 。主要机制是抑制溶酶体H+-ATPase和磷酸酶A2脱壳,影响病毒转移基因的磷酸化,从而抑制病毒和RNA的合成 。
9.抗氧化效果
生物类黄酮也是非常有效的抗氧化剂;它能与有毒金属结合并排出体外 。
治疗用途编辑
血管硬化和微血管疾病 。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
胃溃疡 。
静脉疾病 。
雌激素失调和流产的妇女 。
X射线辐射或放射治疗的副作用 。
血栓性静脉癌及其他凝血疾病 。
生物类黄酮没有推荐量,因为从来没有任何缺乏 。生物类黄酮通常包含在与维生素C结合的营养补充剂中(通常的比例是500毫克维生素和100毫克生物类黄酮) 。此外,各种生物类黄酮作为仅含有一种成分的营养补充剂在市场上销售 。
防癌癌症的发生至少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起始阶段、进展阶段和发展阶段 。由于其抗氧化活性和吸收紫外线的能力,类黄酮对这三个阶段的致癌作用具有抑制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是酚类物质,能煮沸金属离子,从而有效抑制微量金属离子催化的脂质过氧化过程 。同时,黄酮类化合物作为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淬灭剂,能有效防止脂质过氧化引起的细胞损伤,防止细胞损伤,起到预防和抑制癌症的作用[17] 。
类黄酮的抗突变作用也是显著的 。由于黄酮类化合物特殊的结构特征,可以吸收紫外线,因此可以保护细胞DNA免受紫外线的损伤[17] 。茶多酚还具有抗诱变和抗癌作用[9] 。黄酮类化合物还可以消除DNA产生的自由基 。其他研究表明,类黄酮的这种自由基熄灭作用在γ射线照射的防护作用中起主要作用 。还证明了它能保护小鼠微核网状细胞免受δ射线的损伤,包括槲皮素、参酚、芦丁、圣草酚、木犀草素 。还发现含有磺化类黄酮或黄烷酮的药物和化妆品可以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辐射,预防皮肤癌[11] 。
此外,生物类黄酮可降低甚至消除某些化学致癌物的致癌性,如:山奈素和芦丁可有效抑制黄曲霉毒素B1的致癌性;喂食含5%槲皮素的饮食,可使DMBAS(7,12-二甲基苯并蒽)诱发乳腺癌的概率降低48% 。槲皮素还能抑制氧化偶氮醇诱导的大鼠直肠癌的发生[17] 。
关于剂量的报道仍然不一致 。根据对“法国怪癖”现象的调查[7],每天摄入19毫克以上黄酮类化合物的人,其癌症死亡率比每天摄入19毫克以下的人少75% 。另外,从免疫学的角度来看,黄酮类化合物摄入量在2.6 mg/d至68.2 mg/d的人群,其癌症死亡率与其摄入量无关 。即使是2.6毫克/天的摄入量也能显示活性 。认识上有些差异,有些结论甚至相反 。例如,在同样的微量水平下,一些黄酮类化合物在体外实验中已经表现出了诱癌和促癌的作用 。在体内实验中,它是一种很好的癌症预防剂 。
是的,身体循环改善微循环,保持血管畅通 。
提高血管弹性,保持良好的血管通透性 。
抑制血脂LDL(低密度脂蛋白)的过氧化作用,预防血脂肪酸衰竭和动脉硬化 。
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血管疾病、脑中风以及高血压和糖尿病并发症 。
可通过脑血管屏障保护脑细胞,预防老年痴呆症 。
生物类黄酮:能调节血脂,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血脂,延长红细胞寿命和增强造血功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抑制HL-60白血病细胞的生长,溶解癌细胞;能有效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和毒素,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抗炎、抗过敏、广谱抗菌和抗病毒作用 。
【生物类黄酮的作用与功效! 黄酮的神奇功效作用】孕酮是卵巢黄体分泌的一种天然孕激素,对体内雌激素兴奋的子宫内膜有显著的形态学作用,是维持妊娠所必需的 。孕酮在临床上用于闭经或闭经原因(如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的反应性诊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