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流”的开端——威廉·詹姆斯《心理学原理》第九章文本梳理及简评

“意识流”的开端——威廉·詹姆斯《心理学原理》第九章文本梳理及简评
文章图片
威廉·詹姆斯 注:[ 本文文本采用版本:(美)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著;田平译.心理学原理 第1卷[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在《心理学原理》第九章“思想之流”[ 更通常地译作《意识流》。按照本人的理解,书中“思想(thought)”和“意识(consciousness)”有一定混用和区别。总地来说,思想就是个人意识的全部组成内容,包括一切知觉、情绪、观念、心理状态……而“意识”则更接近“自我”或“自我同一体”,它具有反省自身的功能,能够观照所有的思想,对之进行保存、组织、选择等等。]中,威廉·詹姆斯揭示了长久以来人们对思想(意识)认识的错漏之处,以敏锐细腻的观察感受力,把我们带回到最原初真实的经验之中,创造性地对思想和意识的发生过程和作用方式做出了诚实的描摹。
一、文本梳理
作者开篇提出将在下文中得到论证的命题,作为后续讨论的基础:
“(某种)思想在进行着(thought goes on)”是心理学的最基本而惟一的假定。即,人们称之为“简单感觉”的东西,往往是意识高度辨别、注意的结果。思想,而非“简单感觉”,是意识最基本而真实的内容,因此最先得到心理学的处理和分析。
随后的篇章结合生理学、语言学、哲学等多个方面的事例,总结并论证了思想的五个特性:个人性、不可重复性、连续性、认知功能、选择性。这五个部分的内容之间互相关联,且反复涉及一些相同的母题,反映出詹姆斯的写作思路:他更多地是通过介入以往心理学和哲学关注的核心问题,对前人的观点作出了全面颠覆和修正,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自己新的心理学体系。
1、思想的个人性——作为大前提而在的特性
思想的第一个性质,即“个人性”或曰“私人性”,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其一,思想具有私人性,心灵之间不可实现内容的交换,空间上的接近、性质和内容的相似性,都不能将两个人的思想熔合在一起;其二,思想从不是独立自在,而必须被人所拥有,心理学不能怀疑个人自我的存在。
詹姆斯把个人性作为思想的第一条特性,提出应当“将个人的自我,而不是思想,当作心理学的直接资料”;这不仅是先验地承认了“自我”和“意识”的实在,更是还原了受到传统哲学和心理学怀疑或摒弃的“自我”独特而崇高的地位。在后文中,虽然他没有直接表达这一态度,但我们可以看到,通过对思想的个人性和选择性的阐述,他实际上是赋予了个人主观意识感受以独一无二的价值和意义,鼓舞着人们恢复自我意识自由丰富的样态并对心灵微妙难言的部分进行艺术化的表达。

接下来的讨论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两方面: ·使意识的真实形态被遮蔽的两大因素:物质对象和语言载体

1) ·思想的真实形态——两个关键特性:性质和内容的连续性和不断变动性(流动性);主观的选择注意性
2、使思想的本真状态被遮蔽的两大因素
1)对象和思想的关系(主客关系)
在主观意识和客观事物谁为第一性的问题上,詹姆斯同时批驳了感觉主义者和理性主义者,认为二者都是真实存在。针对感觉主义否定感觉以外的实在,他指出:既然存在感觉,那么对象之间的关系也肯定存在于物理世界,而认识这些关系的感觉也更加肯定地存在着;针对理性主义否认主观心理状态的实在,他指出:客观地说,是真实的关系被揭示了出来;主观地说,是意识流通过它自己的内在特质与真实关系中的每一个相匹配。而这点之所以被误解,很大程度在于没有现存的语言能够充分表达它们的所有细微之处。
在这里,詹姆斯主要反对的,是人们基于主观意识所依附的客观实在的稳固性和不连续性,将主观意识自身认识为具有稳固性的和不连续性的。受到詹姆斯实用主义心理学启发的柏格森,在《时间与自由意志》中指出,人类与生俱来的冲动之一,即是形成有关事物的外在性以及它们媒介同质性的一种清晰的形象——在自身各种感觉之外还想象存在一个与自身有很大差异的外部世界,这个外部世界恰恰是有意识生物的共同属性[ (法)亨利·柏格森著.时间与自由意志[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在《思想与运动》中他又总结了将人们带离真理的一种习惯,“我们的精神在寻找坚固的支撑点,它在日常生活中的主要功能就是重现状态和事物。它几乎瞬间就看到了现实中不可分的流动性。就这样,它获得了感觉和观念。通过感觉和观念,精神用不连续性取代了连续性,用稳定性取代了流动性,通过变化用固定的点取代了趋势,这些固定的点标记处变化和趋势的方向。”[ (法)亨利·柏格森著.思想和运动[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p224.]

“意识流”的开端——威廉·詹姆斯《心理学原理》第九章文本梳理及简评
文章图片
柏格森
这种“精神在寻找坚固的支撑点”的习惯,正是詹姆斯所再三批驳的。詹姆斯特别提到,第一次体验某事物的时候,我们难以确定它是一种主观的感觉,还是一种被感觉的客观性质。对于客观存在的实在性和稳固性及其与主观意识的关系的观念,是在重复而具有内在张力的认知活动被建构的。首先是对于“用稳定性取代了流动性”的驳斥: 詹姆斯指出,“我们通常不注意同一个事物在不同情境下、在不同感官中呈现出的样子,因为我们更希望确认事物的一致性,从而把任何向我们确保那种一致性的感觉看作相互一样。”并且,“人们基于不同的(不同人的、同一人在不同时刻的)思想是对同一个对象的判断,从而认为思想是对一个外部实在的认知。”总地来说,客观现象多样性中的一致性,就是我们对思想之外的实在持有信念的基础。 对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外物的信念,让我们忽略了客观现象自身的不断变化迁流,同时本末倒置地用事物的性质取代了意识的性质。“我们惯性地将对于客观的实在的认知观念,作为自己的思想,或反过来说,我们不注重作为主观事实的感觉,而简单地将它用于认识客观实在——而实际上这些客观实在的存在,是由我们的主观感觉所揭示的。” 在此,詹姆斯引用了赫拉克利特的名句,“我们永远也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表明:首先是不存在稳固不变的同一个对象。其次,他试图说明,即使我们两次得到的是同一个对象,对它的意识也是必定不同的,只不过我们往往察觉不到这种差异,这里主要有两个原因:①感觉的绝对的质或量是难以分辨的,因而近似的感觉在缺乏与其他感觉的对比时难以区分出来;②我们无法感性地认识到这种差异,虽然我们的确在自身不同状态下对事物的感觉不同,却从不怀疑着我们感觉揭示的是同一个世界,这是因为世界上有相同的可感知性质和相同的可感知事物。 而之所以不可能出现两次绝对质量上相同的意识状态,主要是因为:①在严格的理论准确性上,感觉能力(如大脑、神经的成分状态)即使细微的变化也必将引起感觉的实质性变化;②我们对每一个给定事物的心理反应都是“到那时为止”对整个世界的经验的结果,而经验每时每刻都在对我们进行重塑(即不存在不变的意识主体,因而不存在不变的意识);③我们认识的“它”,是处于一些关系中的“它”(it-in-those-relations),所以关系的变化使得我们由以认识“它”的思想发生变化。 对第③点的深入讨论,就涉及到对“用不连续性取代了连续性”或者“用固定的点取代了趋势”的批驳。 传统上对于“联想过程”的见解认为,意识的惟一可能的材料只是具有完全确定性质的表象,能够感觉到的只有联想的结果;由一个表象至另一个表象的联想的过程,只在事后观察中被认为是我们事先已经感觉到了下一表象出现的趋向;而实际上,趋向存在于原生的意识之外(对意识的观察之中),原发的联想的过程是心理上的无。 在“对趋向的感觉”一节中,詹姆斯对思想的“对象”给出了进一步的澄清:人们常以一个主题、一个语法上的主语或宾语作为思想的内核——对象。这是因为,我们的意识虽然能够察觉到与主题有关的边缘处的各种关系,但思想序列的结论即“主题”比其他部分更引起兴趣,更为突出,让我们以更实在的方式来看待它,而忽略了获得结果的手段。 实际上,思想对象是语句的全部内容,包含了主题及其带来的需要填补的裂缝——“关系边缘”。无论对象可能有多么复杂,关于对象的思想都是一个完整的意识状态。“趋向”,即“主题”与“主题”之间的关系,本身就是构成思想之流的对象。为了更清晰地描摹,詹姆斯将思想构建为一个三维的立体模型:第一维度是由主题及其关系边缘组成的思想内容的每一部分;第二维度是每一部分在思想中的相对显著性;第三维度是时间。

2)语言和思想的关系
在《时间与自由意志》中,柏格森提到了意识本来具有的两种形态:“实际上,所有意识(知觉、情感,等等)都呈现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清晰而精确的,但不属于任何个人;另一方面是模糊而变幻无穷的,不能诉诸语言和智性。当我们习惯于用语言赋予意识平庸的色调后,就难以离开媒介和语言去感知意识。由此形成了第二个自我,把基本的自我遮蔽起来,其存在是由彼此有别的瞬间构成的,各种状态是彼此区别而又容易用语言表达出来的。”

“意识流”的开端——威廉·詹姆斯《心理学原理》第九章文本梳理及简评
文章图片
时间与自由意志
柏格森所指明的是将我们带离真理的第二个习惯——脱离原始状态的人类意识往往选择依赖语言的部分而忽视了无法言喻的部分。而詹姆斯则首先敏锐地看到了语言在构建之初的问题根源:“建立语言的人所关注的不是自己的心理状态,而是关于事物的观念,因此大部分语言抹去了主观的心理状态。” 詹姆斯指出,语言与意识是互相作用的关系——词语的创造本是源于感觉的不稳定性,但一旦形成,它们反过来抵制感觉,将其稳定性强加于感觉身上。可以认为,我们本能地倾向于把我们的种种印象固化,是为了用语言指称事物进行表达(因为每一种感觉经过重复就会改变,转换感觉的词语却无法随之千变万化),所以我们创造的语言结构,认为同一个语词代表着同一种客观实在、对应着我们对于这一客观实在的同一种“观念”;而由于我们反过来用语词来认知思想,语言的不变性首先给我们提供了客观事物是稳定不变的假象,进而又使得我们以为我们对于同一事物的思想是不变的。 作为驳论,詹姆斯首先以粘着性的带有变格的语言为例,指出事物的名称在这些语言中变化其形式以适应它们所处的语境,因而容易设想,同一对象在不同的情境下是由非同一的意识状态所思想的。接着,他把许多论述重心放在意识中不借助语言的部分。 语言引起的具体三种错觉有:①名称一定对应着一个与之相对应的单独的事物,从而否定了诸多抽象实体、关系性实质的存在;②反过来,没有名称的地方就没有实体能够存在(即有实体一定有名称),使得许多无名的心理状态被扣压;③或者,用引起知觉的实在来命名知觉,即本质上还是否认了知觉的实在性。 詹姆斯详细列举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如“阅读或说出某些语词时,我们并不问自己它们到底是什么意思,就已经知道它们是什么意思。相反,如果我们问自己它们是什么意思,我们对它的意义的最初的领会、我们原来的意图就不在了。”以说明我们习惯于用语词取代原初的无语言、内省介入的领会。 基于对象—语言—意识的关系的探讨,詹姆斯尤为突出地是从语言这一角度进一步阐述了意识的联想(“对趋向的感觉”)作用。 他首先借用了坎贝尔博士的研究成果指出: ①语词是被用作相互联系或者有关系的事物的标记的,即它们本身就包含了被我们理解了的关系。 ②心灵习惯的联系、趋向,被语言的结构和频繁使用强化了。相互联系的事物,在谈话中更经常地被结合到一起。 ③我们反过来认为,标记之间的联系,标识着在其原型事物中也存在着一定类似的联系。 基于③,詹姆斯进一步的推论指出: ④一些同类的语汇即使没有意义地被组合在一起,也不会被察觉为异样。 ⑤无法推测其作者心中是怎样的对语词之间的理性关系的感觉,但这种感觉对于作者本身是强烈的,而且一些读者甚至也可能在心中再现这种感觉。 ⑥客观意义和无意义之间的界限难以划出,主观意义和无意义之间的界限不可能划出。 从⑥中我们似乎可以推出这样的结论: ⑦任何语词的组合一定存在某种有意义的联系。

3、思想的三个关键特征:
2)性质和内容的连续性和不断变动性(流动性)
可以看到,詹姆斯总结的第二、三点性质(思想的连续性和不断变动性)其论述中互相包含而互为基础。私以为,这其实是对意识的同一特性的两方面的表述,其共同点是时间概念的介入。在此,以詹姆斯的用语“流动性”来统一二者也许比较适合。
詹姆斯将“连续”定义为没有裂缝或分界线。主要针对经验中的两种对意识“间隙”的感受提出,即:①时间上的中断(其间意识完全消失、后来再次出现的时间间隙);②思想前后看起来没有关联的性质或内容上的断裂。 对于①他所要论证的是,即使是存在时间间隙的地方,其后的意识也能感觉到与之前的意识同处一处,是同一个自我的另一部分。 在这里,詹姆斯使用了一个巧妙的比喻:“要意识把这种中断感知为裂隙,就像眼睛因为听不见而感到寂静,耳朵因为看不见而感到黑暗。”这实质上是区分了“感觉的缺失”和“对缺失的感觉”。类比音乐中的停顿,它虽然不包含任何声音,但停顿本身也被听觉作为乐曲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所感知。 借这个问题,詹姆斯再次强调了思想的个人性及其与思想的连续性的紧密相关,再次确证了“自我”的存在。即,“连续性”预设了一个前后同一的知觉共同体或曰意识主体。思想的个人化,使得我们的思想不会与他人的混接,保证了思想本身的可连续性(我们能够确定这点,是因为意识能够区分记忆和想象,属于自我的思想给我们更为亲密直接的感觉);其次通过记忆,我们的个人意识能够将过去的感觉和现在的心理状态联系融合,感受到思想的连续性,从而确证存在一个自我共同体——这就是时间间隙不能够将其一分为二的东西、使得现在的思想能够与过去的部分相连续的原因所在。从思想的连续性,结合前面对对象、语言稳固性造成的错觉,我们可以轻易得到思想不断变动的性质;而这带来了詹姆斯所要解决的二者在经验中构成的矛盾:承认思想的不断变动性,就无法解释意识新对象的出现、感觉的变化等所引起的可被明显察觉的中断感——意识在这里似乎呈现为不连续的。 这其中又一次包含着对主观意识和客观事物的混淆: 首先,事物是分离和不连续的,但其存在其中的思想之流,如同其存在其中的时间和空间一样,是不会被事物中断的。思想之间的转换的状态,是一种混乱以致类似空白的心理状态,但它“像竹节属于竹子一样”本身也属于意识的一部分。 其次,思想所认识的事物对比强烈,但使事物得以认识的思想之间是类同的。(这里的“类同”容易引起人的误解,因为思想之流如他所说显然是性质内容的不断变化。在我看来,詹姆斯的“类同”其实恰恰指出思想的性质内容的不断变动正是思想的共性。)此中:①在新的一种思想中包含着对前一种思想的知觉记忆,即使人产生断裂感的对比恰恰是出于两者的联系;②语言的妨碍使我们将思想简化为对于某个“主题”的观念,而忽略了思想模糊的过程。 对于①,詹姆斯以神经活动原理加以说明:当下意识并不仅仅是当下兴奋引起的,也由即将消逝的神经兴奋共同引起构成。新、旧、新旧重叠,这三种思想,它们是彼此联系而同类的。 对于②,詹姆斯又先以思想的不断变动性为基础,认为思想的主要目标始终都是获得某种与刚刚离开的实在部分不同的其他实在部分。思想的不断变化,不是说心理状态没有持续时间,而是在“可感知的时间间隔中发生的”。基于此,他再根据心理状态的变化速度,区分出思想之流的“实在部分”和“过渡部分”。 过渡状态对内省式的理论分析造成的困难便是,它自身难以呈现在内省观察之中,类似于量子力学中观察即改变粒子状态的悖论:①过渡状态一旦被迅捷的观察所捕捉到,就实际上消除了其自身——它成为了另一个实在的部分,而非其原先作为“发展着的关系的”的感觉;②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只能把握过渡状态的最后一个瞬间,而前面被略缩的过渡状态仍然处于不可把握之中(又采用了许多比喻——打开可燃气灯来看黑暗,抓住旋转陀螺来把握其运动,温暖的手捕捉雪花晶体观察使之成为一滴水);③一旦放任之使之完成,即等到思想稳定地进入下一个实在部分、做出实在性结论时,结论的强度和稳定性就会遮蔽过渡状态的光芒。 因此,结论便是我们无法通过内省这种方式把握思想的过渡部分的具体样态。

3)主观的选择注意性
选择具体表现为几个层次:我们在不同事物之间进行强调和选择、在事物的运动之中挑选某种范围之内的加以注意而忽略其他、在所有感觉中再次选择对我们来说是事物的标记的感觉。
詹姆斯指出,在理性思维、艺术审美、伦理学中,都有类似意识的选择,即在具有同等可能性和强制性的现象或行为中选择出作为“正确”“正当”的保持下来。而意识选择的标准,取决于我们个人的习惯。一方面,我们面临的原初世界材料(world-stuff)是相同的,人类作为一个整体,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另一方面,每个人的选择使其获得私人的经验,从而心灵在每个阶段都是一个同时存在多种可能性的剧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识选择所创造的独特的真实的世界。
二、评价
1、革新
1)对原子论、本质主义、决定论等的破斥
在对意识的看法上,詹姆斯抛弃了感觉的合成论和一切机械观,具有开创性而准确地用“流动的水”来描摹意识,把变化和不确定性作为基本的事实。对意识中被遮蔽的模糊状态的挖掘发现,不仅体现出他自身丰富的感受力和细致的观察力,更启示了一种发现真理的方法论——并不需要给经验强加先在的假设,也不需要破坏常识经验,而是我们必须全面地接受经验。
如柏格森在《威廉·詹姆斯的实用主义心理学》中指出,“理智有节约的习惯。把结果和原因按照严格的比例呈现出来,而慷慨的大自然则在原因中放入了过多的东西,这些东西不一定要产生结果。”“古代人呈现了一个封闭的、确定的、有限的世界,这是一个假设,它符合了理性的某些要求。现代人更想到了一个无限的世界,它满足了我们理性的其他要求。从詹姆斯所处的观点来看,这也是纯粹经验或者“彻底的经验论”的观点,即现实不再是作为有限的出现,也不是作为无限的出现,而只是作为不确定的事物出现。它不断地流逝,只是我们不能确定它是否在一个惟一的方向流逝,也不能确定它是否总在同一条河流中流逝。”[ 见(法)亨利·柏格森著.思想和运动[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p250-263.]

“意识流”的开端——威廉·詹姆斯《心理学原理》第九章文本梳理及简评
文章图片
心理学原理 詹姆斯所阐明的意识的主观选择注意性提示我们,真理是个人精神的自由主动性的结果。真理的方向不是惟一的,它取决于我们所追求的功用和与生俱来的注意力。这样,在长期占统治地位的科学和理性之外,还有别样的真理值得发掘并具有同等重要性。
2)西方思想史上对认知活动中“主客对立”的一大破斥
詹姆斯对无语言意识状态的发掘拓宽了认知活动的实质。传统的观点认为,要认识一个事物,思想必须区分事物和自我。而詹姆斯区分了意识原始的状态和反省状态,指出其原初的状态是对象能够得到认知,但关于自我的思想即反省意识缺失了。思想在认识的时候,可以但不必在对象和自我之间做出区别。
3)个人思想意识的独特价值
詹姆斯指出,语词和表象并非是孤立不连续的,它们附带一个关系边缘。这种对语句组合关系的认识,将被我们习惯认为是静态的固定的语词,还原为动态的。或者说,使我们主动地去掉语言对意识的遮蔽,并且使意识在理解语言的时候,发挥起它的能动性——自由联想和流动的活力。
承认“任何语词的组合一定存在某种有意义的联系”,是对意识流写作乃至一切自由的艺术表达的根本肯定。一方面,詹姆斯把牢固的实在性赋予不被察觉的意识,这唤醒人们有意识地去追溯不被察觉的意识过程;另一方面,他指出每个人对意识的个性化选择,鼓舞了个人化的表达,从联系中发现意义。
而这种写作的意义,根本便正在于对自身纯粹意识状态的发现。詹姆斯指出,思想总是以其结果为目标,而意识流就是要打破这种习惯,赋予思想的过程以重要性。而之所以这样做,柏格森对此有更激励人心的解释:“……在这种情况下,艺术家的工作的意义呈现出来。艺术的语言形式所提供的依然不过是情感的阴影,但艺术家们将阴影排列,使其反射出的事物具有不合逻辑的异常性质,从而让人看到这些元素表达的矛盾而相互渗透的状态,这种与纯粹意识相符的状态,揭开了我们的意识和我们的自我之间的帷幕,把我们带回自身的存在。”[ (法)亨利·柏格森著.时间与自由意志[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
【“意识流”的开端——威廉·詹姆斯《心理学原理》第九章文本梳理及简评】2、批评
在我看来,詹姆斯的意识流理论内在的矛盾,集中体现在他论证意识的连续性提到的“过渡部分”一段。在大段分析后,詹姆斯最终只能得到意识的流动对于意识本身来说是“内省困难”的结论。
与之对比,柏格森在阐述其受到“意识流”启发的“绵延”时,就显得顺畅许多。私以为,这是詹姆斯在深层的理论模型或方法上有所缺陷。在《时间与自由意志》中,柏格森指出,“一种浅近的心理学可能满足于描述内心生活,但只有它仅限于研究已经发生的经过,而放弃研究正在发生的情形,它就(才)不会犯错误。而一旦这种心理学要从静力学式的研究进入动力学式的研究,就像探究已经完成的事物一样,要求探索正在形成中的事物。如果它要把具体的、活生生的自我当作多个项的联合,而这些项彼此有别又被并置在一个同质媒介中,就会出现困难。这是因为它通过基本假设把时间散布在空间,把连续放在了同时性之中。只有回到真正的、具体的自我,抛弃自我的象征性的替代物。”[ 同上,p112.]
我们看到,在论述意识的连续性和不断变动性时,詹姆斯有这样一段话:“不断变化,不是说心理状态没有持续时间,而是在‘可感知的时间间隔中发生的’”,并且他引用了霍奇森“意识的链条是不同感觉的序列”来支持其自身的论证。这里包含两个问题。、
其一,詹姆斯一方面认为意识像水一样流动,一方面又说它像一个链条序列,这仿佛说明他自身的理解也具有模糊性。他对“连续”的定义,仅仅是无“裂隙”的连续性,对“不断变化”的解释,大多停留在意识的内容的不断变化上。这说明,他对于可分割的静态过程与不可分割的运动过程(意识)没有做出明确的区分,对于意识的“不断变化”,更多仍理解为一种数目的多样性,而非性质上的多样性。而在后来柏格森的理论中,把“连续”定义为“相互渗透的”“彼此不外在的”,与那种能够同时觉知先后次序的“连续”区分开来;把意识的本质定义为“性质的多样性”,消除了这种矛盾。
其二,“流动性”提示着,意识的本质是变化。意识并非在时间中被展现的,即,不是时间塑造了意识,而是意识在感知变化的同时产生了时间的观念。但詹姆斯在传统的空间化时间观中处理流动性。“事物是分离和不连续的,但其存在其中的思想之流,如同其存在其中的时间和空间一样,是不会被事物中断的。”这说明,詹姆斯把思想看成一种可以并置安放在同质时间中的彼此外在的事物,因而可以对其进行分割,作出“实在部分”和“过渡部分”的区分,从而导致了理论分析上的困难。
对于意识的这种“内省困难”,柏格森也许给出了解决方法:“在意识的自省、回忆中,不把过往的意识状态与现有状态并置起来,而是将之构成一个有机连续的整体。这里有两个通常谬误,一或全神贯注专注于过往的感觉观念,使得现在的不能难以持续下去;一或遗忘过往状态,将其包裹为一个点放在现有状态的旁边。这都是因为将不同阶段的意识状态割裂成彼此外在的,而没有维持住它们相互渗透的联系。”本质上,詹姆斯意识“流”的理论,给出的正是关于意识状态相互渗透的关系的描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