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你老同学的导师获得了诺贝尔奖

听说,你老同学的导师获得了诺贝尔奖
文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01
诺贝尔奖得主是怎样的存在
从来没有想过,诺贝尔奖得主离我会那么“近”。
十月初的某天,正在翻朋友圈的老公突然惊呼:“我同学的导师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啦!”
他的激动和语无伦次让我有点懵,重点也没放在诺贝尔奖上(以为不过是个玩笑),而是追问:“你同学的导师?不也就是你的导师嘛?”
【听说,你老同学的导师获得了诺贝尔奖】老公顿了顿神,才终于把整件事捋清楚了:他的本科同学刘志常,现在是美国西北大学的博士后,他的导师James Fraser Stoddart爵士,因为与另外两名教授“设计和制造了一种在添加能量的情况下运动可受控制的‘分子机器'”,而获得了201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这下我才意识到,他没有在和我开玩笑。
在这里,我无意评论任何一个奖项。但众所周知,“诺贝尔奖”是多少文人学者倾其一生梦寐以求的殊荣!历届诺贝尔奖获得者们,也都因此而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使其所在领域的杰出贡献为众人所知。
“分子机器”是什么鬼?即便身边有一大堆从事医药研发行业的朋友,我对这个名词还是没有什么概念,更不用说平时完全接触不到这些个东西的小伙伴们了。而有人,却兢兢业业在这上面花费了二十多年的精力和心血。
在我们经济飞速发展、各类信息漫天飞舞、世界日新月异的今天,稍不留神就感觉自己“错过了整个世界”,似乎我们的心也跟着变得浮躁不安起来。
我们很少会想到,还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从事科研40年(甚至毕生),为了某个领域,比如说“机械立体化学”,投入了20多年的时间,他们对科学严谨、对自己苛刻,数十年如一日地刻苦钻研。
化学科研人员长期与实验室为伴,与分子结构式为伍,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再一次次从头再来,能坚持三年五载的已经很不容易,更别提数十年。每一次的设想和方案,不知道尝试多少次才能成功,甚至不知道最后的最后,到底能不能成功。这其中的孤寂与付出,大概也并非常人所能懂。
James Fraser Stoddart教授经过数十年的刻苦钻研,终于取得了如此卓越的成就,也让世人更加了解他,了解他所从事的分子化学。
翻看一下历年的诺贝尔奖得主的简历,我们会发现,他们的成就绝不是三两天就能够取得的。不管在哪个领域得奖,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已经在各自的领域默默坚守、奉献了许多年。
看到这些,不禁让我想起史蒂夫·乔布斯曾经说过的一番话,大意就是:
“成功没有捷径。你必须把卓越转变成你身上的一个特质。最大限度的发挥你的天赋、才能、技巧,把其他所有人甩在你后面。高标准严格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将会改变一切的细节上。变得卓越并不艰难,从现在开始尽自己最大能力去做,你会发现生活将给你惊人的回报”。
听说,你老同学的导师获得了诺贝尔奖
文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02
都是别人的梦想在实现
可能你会说,这个跟自己的生活还是相聚十万八千里、八竿子打不着啊,毕竟,诺贝尔奖这样的巅峰成就没有几人能够企及。
那么,回忆一下,你的生活中是不是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呢:
一起工作过的同事A,再次相逢,发现TA竟然已经成为了他们公司的部门负责人或是某某总监,初入职场时的生涩与茫然已全然不见影踪,取而代之的是举手投足间的从容和干净利落;
一起同窗过的同学B,多年以后,同学聚会时才知道,TA已是某个领域的精英,当年那个轻狂少年,早已变得成熟稳重,说话掷地有声;
一起创业过的朋友C,事隔几年后,从另一个朋友那里得知,TA的公司已成为了当地赫赫有名的大企业,而你对TA的印象,还停留在昔日TA创业之初、四处碰壁时的窘迫里……
这个时候,或许我们会感到疑惑,有时甚至感到愤懑不平:当年我们差不多呀,甚至当年的TA还不如我呢,为什么现在的成就却已经甩出我好几条街?
难道,真的只是因为人家比我们幸运吗?
那些在五年、十年后让我们刮目相看的人,我们看到的仅仅只是他现在取得的成就,能够想起的也只有记忆里他们数年前的模样——然而,从过去到现在的这些年,他们努力的过程我们通通都看不到。借用傅园慧的一句话:鬼知道他们都经历了些什么。
其实,哪有那么多命运的幸运儿。只不过,我们常常忽略了鲜花和掌声后面的眼泪与汗水,而已。
听说,你老同学的导师获得了诺贝尔奖
文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03
还是时间最公平
或许,我们不像别人那样,有显赫的家庭,我们不是富二代、官二代或星二代;我们没有超人的智商、亦没有天赋异禀……我们就是我们,有着与任何人都截然不同的机遇、经历和资源。
但是,有一样东西我们所有人都拥有,而且都一样——那就是“时间”。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地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也有不少人对这个“1万小时定律”有所质疑,于是很多人便有了不去尝试的借口。其实我们早就知道: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肯定不会成功,即使有,也只是暂时的。
最近看古典写的书,才注意到一个看似及其简单,实则非常重要的公式:
能力*时间=价值
这个公式让我对所有的励志故事背后存在的原理豁然开朗。
即便我们的“能力”暂时不如别人、起点不如别人,但是只要我们愿意投入时间,一样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反之,就算我们觉得自己特别牛逼,却没有或者不愿投入时间,价值也会少到可以忽略不计、甚至为零。
经常听到有人说:“我演讲/PPT/写报告……比TA好多了”,“我智商/情商比TA高多了”之类的话语,即使这些都是事实,可那又怎样呢?
别人持续地、用心地、投入地坚持了N年,他们花在这个领域的时间是你的N倍——最后TA成功了,而你,还停留在原地。
说了这么多,其实很简单,你我都能做到。所谓的“牛人”,不过都是些舍得花时间的人……


听说,你老同学的导师获得了诺贝尔奖
文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