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周语音分享—《非暴力沟通》
大家好,我是说书人D,今天我要分享的书是由马歇尔点·卢森堡写的《非暴力沟通》。
说到非暴力,我想大家脑中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甘地。本书作者也正是借用甘地曾用过的“非暴力”一词,作者对这个词的解读是暴力消退后,自然流露的爱。所以非暴力沟通也是爱的语言,这里面的爱不仅是对他人也是对自己。精髓就是“爱”。
在讲非暴力沟通前,先来讲讲几个沟通的坑,看看你是否都入过这些坑,还是至今仍在坑中。
1.道德评判,就是用道德标准来评判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那他就被看作是不道德或邪恶的。特别具有主观色彩。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大概就是网络暴力。发达的互联网助长了语言暴力,大家可以在上面畅所欲言而不必承担责任和后果。可能一开始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当自己变得越来越主观而不够理性时,就会偏离一开始的目标而盲目去批判别人。
2.进行比较。这个大家必定不陌生,小时候肯定都有一个最深恶痛绝的人,那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3.回避责任。在沟通中使用“不得不”、“这是命令”、“我只是按照领导的安排而已”等一些词句。很多人都会下意识说我没得选,这其实只是在逃避责任,每个人都有并且都可以选择,那就要学着面对这个选择带来的结果,并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4.强人所难。利用自己上级、师长或者长辈的身份来施压。
以上都是错误的案例,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的沟通方式。所以我们才要改变这种不健康的沟通方式,用爱而不是消极的情绪去沟通,于是非暴力沟通应运而生。
我将分两大块来进行讲解:
第一:与别人的非暴力沟通。
第二:与自己的非暴力沟通。
先来说说第一大点。关于与别人的非暴力沟通我总结两点就是表达自己和倾听他人。而这两点的核心方法就是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即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按照对象来对四要素进行说明。
当对象为自己时,要素一观察,即不带评论的观察。注意这里面评论与观察的区别:主观和客观。举例说明:她花钱大手大脚和她上周买衣服花了两千。前者是评论后者是观察。有时我们沟通会用自己主观的表达,这往往就会引起别人的反感。非暴力沟通主张动态的语言,而不是绝对化的结论。
要素二:感受,这里同样有个需要区分开来的词即想法。通过例子来说明,都说女人心海底针,特别是男女朋友交往时,好好的聊着天,女方却突然发脾气说,我觉你一点都不爱我,然而这时男方却一脸懵逼,不知道哪里说错了话。虽然没有特定的情景,但我们可以分析下,这时候女方说这种话其实就是想表达自己的不开心。如果女方可以这样说:你就知道聊游戏打游戏,都不怎么陪我逛街约会,我很伤心。那男方立马就get到重点了。真实的表达你的感受,你开心?难过?满足?紧张?还是……而不是用“我觉得”那这就是在原有感受上进行了加工,变成了想法,正因为这样往往会使沟通变得困难,让对方觉得捉摸不透。
要素三:需要。这是感受的根源。个人觉得可以和马斯洛的需求层析进行结合理解。人的需求归为五大类:生理、安全、爱和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举例:为什么我感到伤心,因为我需要别人的关心。感受的深层是我们自己的需要。所以在理解感受后,去发掘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第四周语音分享—《非暴力沟通》】要素四:请求。这和沟通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即为了改善生活,我们希望别人做什么。关于要素四有四点需要注意:1.提出具体的要求,不要太抽象,要具有可操作性。例如:我需要多一些陪伴,不如换成我需要你一周可以有三天都陪着我。2.明确谈话目的,你这次沟通我们是为了什么,自己要清楚。3.请求反馈。当对方给予了反馈,表达我们的感激,如果对方不愿反馈,倾听他的感受和需要。4.了解别人反应。同时请求也需要与命令区分开来,我们要尊重别人的感受以及需要,就是人们有说“不”的权利。
以上是针对表达自己,那么接下说说倾听他人。当对象为他人时,同样也是利用四要素。当我们在倾听时,需要放下自己的想法和判断,一心一意体会他人。根据别人的倾诉,来体会其中包含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和上面异曲同工,只是换了对象。当然还要额外多出一步就是反馈。即基于四要素来对他人使用疑问进行反馈。举例:1.基于观察:上周我有三天不在家,你说的是这回事?2.基于感受及需要:你很沮丧?你希望得到肯定?3.基于请求:你希望我送你回家吗?我们在倾听时并不要急于提建议、安慰或表达我们自己的感受,重点在于倾听而不是表达。
说了这么多这都是处理自己与他人的非暴力沟通。总结一下就是通过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来表达自己并且倾听他人。
接下来就是需要处理自我关系,前面说了非暴力沟通是爱的语言,爱除了包含爱别人,也需要学会爱自己。人一旦做错事或者遇到挫折就会产生负面的自我评价,最典型的表现就是自责,这种负面的评价不仅毫无帮助还会使自己生陷泥潭。
为什么会产生自责,归根结底是因为我的行为不符合我的需要。所以当我们做错事或者结果不尽如人意时不要急着先否定自己。而是从中找出自己的需要。专注于尚未满足的需要,我们就会思考如何满足它,从而落实到行动中。这样才能找到真正的解决之道。让我们的行动基于对生命的爱,而非恐惧、内疚、羞愧或义务。用积极的心态做事,而不是利用消极情绪强迫自己行动。由此作者给出如下建议: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首先列出认为自己不得不做的没意思事情,接下来通过深入理解行动的动机之后来进行以下填空:我选择xxx,是因为我想要xxxx。一般的动机有钱、得到赞同、避免内疚、履行职责等。经过仔细思考后,你或许可以决定不做某事。改变是出于对自己的尊重和爱护,而不是出于自我憎恨、内疚或者羞愧。
总之非暴力沟通就是用爱去和别人、自己沟通。
推荐阅读
- 第6.2章(设置属性)
- 2018-02-06第三天|2018-02-06第三天 不能再了,反思到位就差改变
- 第三节|第三节 快乐和幸福(12)
- EffectiveObjective-C2.0|EffectiveObjective-C2.0 笔记 - 第二部分
- android第三方框架(五)ButterKnife
- 开学第一天(下)
- 野营记-第五章|野营记-第五章 讨伐梦魇兽
- 2018年11月19日|2018年11月19日 星期一 亲子日记第144篇
- 第326天
- 跌跌撞撞奔向你|跌跌撞撞奔向你 第四章(你补英语,我补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