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程|英特尔全新混合架构的背后,是一张连接全球开放生态的网

在一些arm架构的处理器被广泛用于移动设备开始,“伪八核”的概念开始被大众所熟知。所谓“伪八核”,是相对于每一颗核心都具备完整规格的“真八核”处理器来说的。“伪八核”往往是一颗大核、三颗中核以及四颗小核的组合,或是四颗大核搭配四颗小核的组合。
对移动设备来说,这样大小不一的八颗核心,确实能够平衡高性能与续航之间矛盾的关系。在游戏这样需要高性能的场景,调动性能和频率更高的大核,在待机或是日常浏览等弱性能需求的场景下,调动功耗更小的小核,来保证这些移动设备有更长的续航。
如此设计一直被沿用到了今天,但在英特尔酷睿12代处理器采用的混合架构出现之后,再回看这样的大小核设计,就显得有些简单粗暴了。
2021年10月27日,英特尔发布了第12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系列产品,该系列首次采用了Intel 7制程工艺的高性能混合架构。英特尔执行副总裁兼客户端计算事业部总经理Gregory Bryant称第 12 代酷睿处理器的高性能混合架构将会带来了架构史上的一次变革。
线程|英特尔全新混合架构的背后,是一张连接全球开放生态的网
文章插图
所谓“混合架构”是指性能核(Performance Core)以及能效核(Efficient Core)两种全新内核微架构的组合。
其中Performance Core采用Golden Cove 微架构,负责实现机制的单线程处理能力以及快速的响应能力。而EfficientCore采用Gracemont 架构,家提供的是多线程的能力以及吞吐量。以顶配的i9-12900K/KF为例,性能核基准频率为 3.2GHz ,最大睿频为 5.1GHz,睿频加速 Max 3.0 最大频率为 5.2GHz;能效核基准频率为 2.4GHz,最大频率为 3.9GHz。
线程|英特尔全新混合架构的背后,是一张连接全球开放生态的网
文章插图
混合架构与大小核最大的区别,是两者并无孰轻孰重的高低层关系,两者对于系统以及应用的运行来说都很重要,在大多数场景下,两者都是同时在发挥作用。
我们常说到的“性能”,在某种程度上是被误解为一种“极致”的状态,但在实际使用中,复杂的使用场景天生就需要处理器拥有多种属性。
像是很多主播,在游戏的同时,还需要进行直播的活动,那么Performance Core将保证游戏的流畅运行,而Efficient Core则负责直播转码、推流等需要多线程操作的工作。一个有意思的比喻是,Performance Core与EfficientCore就好比医院中的急诊和门诊,并不能说急诊比门诊更重要,两者只是各司其职。在特定的使用需求下调动最合适的核心去处理,就是混合架构带来的最大的改变。
线程|英特尔全新混合架构的背后,是一张连接全球开放生态的网
文章插图
“调度”将是混合架构绕不过的一个新关键词。伴随混合架构而生的,是英特尔全新推出的硬件线程调度器(Intel Thread Director)。通过英特尔硬件线程调度器引导操作系统在合适时间将恰当的线程置于相应的内核上,从而确保这两种全新内核微架构无缝衔接,协同工作。
硬件线程调度器是硬件功能,直接内置于处理器的核心硬件之上。一般的负载线程可以大致分为五类,分别是默认标量运算、向量浮点运算、AI人工智能、自选等待线程以及后台应用。前三类对性能有着高需求,会优先调度到Performance
Cores上面,且优先级为依次递增。后两类对性能需求相对较低,或者说拥有较低的服务质量属性,会优先调度到Efficient
Cores上面,这样可以保证性能的最大化。
线程|英特尔全新混合架构的背后,是一张连接全球开放生态的网
文章插图
可以看到,相比于一些arm架构的大小核处理器来说,英特尔的混合架构并非是为了节省功耗,而是增强处理器的“延展性”,通过硬件线程调度器让处理器的运作更加的灵活,最终的目的是让性能得以充分的释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