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5(孟子与荀子)

古代文学5(孟子与荀子)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孟子和荀子都是孔子的继承人,他们同生于战国时期。随着周天子的衰落,礼崩乐坏,出现了各种门派,他们都想为社会找到一种合理的制度,因此谁也不服谁,开始了百家争鸣。

孟子是一个比较有政治抱负的人,你观他的言论可以看出他那种存乎天地的浩然之气,洋洋洒洒,一往无前,好似要把天地放在手中,一股子正能量。在加上那个时代,诸侯们比较礼贤下士,对于士这个阶层给予了很大的肯定,所以孟子生在了一个最好的时代。

孟子出生的时候,孔子已死百年,孟子早年丧父,母亲为了让他得到更好的教育,孟母三迁。孟子求教的人据说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因此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一个人思想的定型,往往来自生命里最早的启蒙。所以,孟子的思想基础是儒家的。后来,他有了更丰富的人生经验,学孔子周游了一下列国,见到了很多谦虚的诸侯,他向齐宣王建议“保民而王”,推已及人,重视人民,但这种思想在当时是不能服务社会的,因为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嘛,只有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下,我们才能推行这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而及人之幼”的民本思想,战国没有安定的局面,所以这种大道理行不通的。虽然孟子的思想是很细致的,他甚至想到具体的做法,如:“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耶矣”,想象是美好的,也是仁慈的,这是一种理想,也仅仅是一种理想。

孟子的一生很像孔子,早年致力于学业,中年周游列国入仕,后来开办教育事业,最后著书立说。但,孟子比孔子活的潇洒很多,孔子就像一个不断唠叨的老夫子,善于忍耐,孜孜不倦,孟子呢,他更像一个愤青,不平则鸣,把国君批评的服服帖帖,“顾左右而言他”,孔子一怒,沉默躲避,孟子一怒,立马万言,孟子是那种说不完心里的话不罢休的人,这种人内心最寂寞,有什么说什么,非常坦率,所以我们会觉得孟子的散文有浓郁的论辩色彩,感情充沛,情感激越,言辞犀利,明快而畅达。

孟子很讲究气节,坚持非礼之召则不往,他到齐国的时候,齐王假装有病没见他,他知道这是一种敷衍,于是他也装病,等齐王再来召见他时,他称病不去。最终,他还是在齐国做官了,极力宣传自己的“仁政”思想,在表达这些观点时,他和别人辩论,言词激烈,近乎苛刻,有时候他明晰说理,层层逼近,有时候也有幽默的讽刺,这体现了他激越的性格。孟子说:“我善养浩然之气”,这种气是一种气质,一种对仁德不懈的自我修养久而久之,便成了一种阳刚的,充满天地的浩然之气。这种气质,可以在精神上首先压倒对方,能够做到不卑微,藐视权势,这些东西运用到文学上来就自然形成了孟子的语言风格。

荀子也叫荀况,战国后期赵国人,他同孟子一样,在儒家思想之上有所开辟,他主要继承了孔子的礼乐学说。孟子是在内心之中倡导仁,主张人性本善,荀子就外在之礼,主张性恶,孟子重义轻利,专法先王,专尚王道;荀子重义不轻利,兼法后王,兼尚霸道。因此,荀、孟走的并不是一条路,他们的重点是不同的。

荀子信天命,要求应该制天命而用之,他认为人刚生下来是不知道礼仪的,所以人性本恶,因此应该教育之,教育当以礼仪为本,也是因为人不知礼,故必须施以刑罚,才能达到知礼。

荀子最出名的一篇文章应该是《劝学篇》,此文文辞精彩,议论有理,名句迭出。和《论语》一样,他的文章多为语录,思路清晰,议论突出,逻辑严密。在《劝学篇》中的他运用生活中的大量事物做比喻,深入浅出的论证自己的观点,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为了论证的更为有力,他时常运用大量的排比句,这些句子无论是抒情还是语言韵律,都起到了增强气势的作用。《劝学篇》要求人应该善于凭借外力走的更远;想要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就应该接近好的环境,正所谓“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学习应该善于积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应该专心致志“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学问分为君子之学和小人之学,君子之学入乎耳,存乎心,成为自身的法则,在于美身,小人之学,入乎耳,出呼口,用于和别人吹牛逼;在教育上,他主张要根据人的情况去教育,合乎礼仪之道,辞顺色从,只有这样的学习者才能领悟到最深的学问。

由于荀子的学问比较全面,包括政治、哲学、经济、文学等方面,而且这些学说很接近那个时代,所以说荀子是先秦时期集大成的思想家。后来他的两个学生,韩非子和李斯,都成了重要的人物,一个下笔万言,被秦始皇欣赏,一个成为了干秋宰相,权倾朝野,影响了历史的进程。所以,教育是很重要的,一个人应该有丰富的思想体系,这样才能教育出不同类型的人才。

【古代文学5(孟子与荀子)】孟子和荀子各执一端,将孔子的学说发扬光大,孟子是一个正义感爆棚的人,荀子是一个心思缜密,感情丰富的哲学家。他们生于战国,何其有幸,银河璀璨的星空他们就是最闪耀的那几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