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国内外商业智能的发展(属于国产BI软件的时代来了)

?最近,一些企业的朋友们在聚会时,讨论最多的就是如何选购BI产品,他们觉得国外BI产品发展了这么久,技术方面肯定比较成熟,但是最近国内商业智能软件的发展势头很猛,国内BI对于本土化企业需求应该更具优势,不知道该选国外BI还是国内BI?
我们知道,Gartner在1996年首先提出了BI商业智能的概念。在商业智能发展初期,那时只有技术熟练的IT人会用数据分析工具,大部分业务人员都不能使用。尤其是财务人员每天花很多时间导入不同报表的数据,往往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导致数据分析的速度,远远赶不上业务发展的速度,无法对决策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
第一批BI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欧美市场,像MicroStrategy、Cognos、Qlikview等领先企业已经在全球拥有极高的知名度。
在2007年,BI市场迎来重磅新闻:SAP收购BO,IBM收购Cognos,Oracle收购HyperionSolutions。后来,BI厂商开始分成两种:一类是综合性BI服务商,比如IBM、Oracle、SAP等;另一类是独立的专业厂商,比如Qlik、Tableau等。
自2010年以来,传统BI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在BI市场掀起了一股争论不休的声音,随着BI的发展,Qlikview和Tableau逐步占领了传统BI三巨头的市场份额。
众所周知,中国本土商业智能萌芽于世纪之交,前期以广州菲奈特为代表,主要面向金融及政府部门产业。当时国内市场中,SAP、IBM、Cognos等厂商仍占据着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到2011年,自助BI热潮开始,国内BI厂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自助分析BI开始大力发展。同时,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在流量、资本等多重要素驱动下,国内中小型企业也开始对BI有了更加广泛和深入的认知,国产商业智能赛道迎来了第一轮行业洗牌。思迈特软件也在2011年成立,基于原本在国内BI赛道上积累的丰富经验,在众多BI厂商中脱颖而出,随后进入快速成长阶段。
在2016年左右,BI发展逐渐朝着智能化阶段迈进。自然语言、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让AI+BI的发展成为趋势。尤其是2020年疫情爆发后,智能BI迎来了重大时代机遇,而国内BI厂商早已将触角伸向智能BI领域。在2017年,Smartbi发布了自然语言分析功能NLA,实现了AI和BI的首次“融合”,用户可以通过智能小麦进行交互,让数据分析更智能、更简单。2021年,思迈特软件坚持产品创新与技术创新,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还获得了自然语言分析的发明专利。
目前,我们也可以从国内BI市场中看到,越来越多企业愿意选择并相信国产BI软件,国内商业智能的确已经崛起。
【还不了解国内外商业智能的发展(属于国产BI软件的时代来了)】国产BI软件的崛起并不是说在各方面完胜,国外BI在技术上毕竟更加成熟。但是基于中国这个大市场环境下,国内企业选择国产BI工具是更优的选择。未来,国内BI软件的发展方向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小编认为未来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员工能够去深度使用BI的能力,那么我们就应该朝着用户的角度去思考BI的未来方向,才能走得更远。那么,各位小伙伴,你们觉得BI的未来是怎样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