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写作!」——关于写作我想说的话

「啊,写作!」——关于写作我想说的话
文章图片
(Photo from "Ode to Things.com") 会去做一件事情,是否都有背后的动机?人会持续的去做一件事情,是否具有深层次的理由?就像我现在在写的这篇关于写作的文章一样,或许这种动机本身带有某种(象征)意义以及它存在的理由,抑或纯粹是个偶然事件,想写就写了。文章便成了形。

非要写作吗?

我一直有个观点,人并非一定要写作。(对于阅读,我持同样观点)。我找不到一个理由,人是必须要写作的,当然这是站在人作为生物学上的人的角度去说的。也许站在社会学(或者其它)的角度,人或许是要写作的,那就另当别论了。
阅读与写作,貌似不“分家”。这个不是重点。我想要说的是,我不认为看书是人的必需。当一个人对书(这种事物)毫无“需求”(无论是内在还是外在)的话,当然是可以完全不用看书的。因为书籍对他来说,毫无用处。从生物学的角度看,书籍并不是作为人生存的“必需品”而存在的。
写作,亦是如此。
为什么写作?

再进一步思索。也许是因为最近开始写点文字了。(虽然不敢称其为“文章”,但是内心却是欲以之为目标的。)这样的文字,莫如说是自己脑海中的万千思绪。将这些思绪付诸于文字,对其进行梳理,是我目前喜欢的一种“自我”梳理的方式。
当文字越写越多,我越发现写作是一个极好的(自我梳理)工具。写作的时间,便是我与自己对话的时间,便是“观自在”的时间。通过写作,我与“自我”越来越近。
我想,写作可以帮助我“自我完成”——利用写作这种形式,帮助我成为我自己。
作为理由,这就足够了。
我与文字的“渊源”
【「啊,写作!」——关于写作我想说的话】虽然我打小就深信自己是特别的、与众不同的。但是在“写作文”这件事情上,从来不是我的“擅长”。当时的我可能想过自己也许没有天赋,抑或是不屑于去写(时间太久远,已无从考据)。小学时期,“得益”于公式化、教条化的教育,我的作文永远停留在“今天天气真好,万里无云”和“小明在马路上拾金不昧、小明是五讲四美的好孩子”之类的水平。语文老师每次念作文范文总与我无缘。

从小我对阅读亦无甚兴趣。但也会羡慕那些喜欢看书的孩子。我的爷爷出自知识分子家庭,爷爷有一大书架子的藏书。每当我堂哥如饥似渴的拿着里面的书在看的时候,我就羡慕不已,也学着拿一本看,结果当然是不了了之,《三国演义》永远停留在前几页。
现在回过头来看,也许阅读真的跟写作有着某种亲密的联系吧。(当然,也有可能没有。)
三十岁对我来说,或许是个类似“坎”样的东西。三十岁之前,我几乎很少写文;三十岁之后,慢慢地开始阅读,便偶尔会写一些短小的文字。那时候微博开始兴起,我也经常会发一些简短的感悟文字。不过如此而已。
所以,到目前为止,我写作的量尚远远不够。这也是我写该文时的顾虑和担忧:就以我的水平也够资格写“写作”?
要怎么写?
认识我的人,大概都认为我是个沉默寡言的内向性格的人。其实,我也曾经有我的“外向性格时期”,那就是我的小学时代。那个时候我的确非常外向,话多又活泼、又搞怪。大概上到初中,我就开始变化,(原因也比较复杂,这里不讨论),直到进化为现在的性格。
如今的我话不多,比较认生,初识一个人,我也不是那个会主动打开话匣子的人。如果是熟识的朋友,言语可能会多一些,也会活泼一些。认识我久了的朋友,会发现其实我是个热心的家伙吧。当然,实际情况亦有可能并非如此。
我不是一个复杂的人。从小我就喜欢简单、纯粹的事物胜过于复杂、麻烦的事物。这也是我为之自满的事情之一,它使我保持一个单纯的心,它使我更接近生活本质,它使我的生命保持常新,焕发光芒。
正是它影响着我的说话方式,如果一件事情可以一句话讲完,那么我就不多说三句。为什么要浪费口舌呢?所以当我开始写文字的时候,看着那些长文,我心中不禁喃喃:这么多文字的啰嗦活计,我怕是干不成吧!
所以,写长文,目前来讲可能不是我能擅长的方式。那么,要怎么写?
要怎么写,既能表达自我,又可以很酷?所以形式很重要。
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我一直在寻找某种书写语气——不去过多的解释我要阐述的事实或观点——类似于“春秋笔法式”的语气。我称之为“陈述句的力量”。在同时,又意图它“言简意赅”。
对于写作,我还“在路上”。
写什么? / 你就是你的文字

目前阶段,我也只能写我的生活。我的所看、所想、所听、所感。
我喜欢简单、朴素的生活,也许我会继续传递这一价值观。因为简单、朴素的最后,总会将我们引领到“本真”的面前,对我来说,本真(本质)即自由,真正的自由。
以什么样的方式写作,写什么,最终都是关乎“自我”的。文字变成我们的一部分,与我们融为一体。文字作为一种形式,外化于文字。你的文字是你的分身,同时也是你自己。
所以,写作,最终还是——书写自己、(找到自己)。
对写作的一些疑问

《写出我心》中提到,写作即是修心。为什么写作就是修心呢?当下的所思所想就是修心吗?
对于以上问题,它们曾困扰过我一段时间。
因为,我当时在想,写作亦是一种想像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思绪经常会超越时间和空间——即并未在当下。有时思绪会跑到遥远的过去,甚至也会超前到未知的未来。
所以,这里说的“修心”到底修的是什么心?“活在当下”就是修心吗?
后来,我才明白个中道理。才明白所谓的“修心”修的是什么心。
禅宗说,“小我”使人不快乐,所以人要超越二元性的束缚,拥抱“大我”。“小我”就是受二元性限制的思绪之波,为了摆脱它,人需要关注呼吸(我认为呼吸是人的肉体最小限度的二元性活动)、关注当下、仍掉思维。只有摆脱思维,这样人才能最终回归“大我”,获得平静和解脱。
回到之前的问题,你会发现“小我”即是“自我”,“大我”即是“本我”。(之间的不同留给大家慢慢体会)。所以,“修心”修的更多的是“小我”,“大我”才是真正的目标。只有当“小我”修的够好,才有机会达到“大我”的境界。


上,是目前我对写作的一些想法(和看法)。

(写作在继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