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词歌赋里的人生哲理

比较喜欢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仅是因为上学时候这门课考分较高,得到老师的夸奖;更是因为哲学的精髓——唯物辩证法的影响巨大。在我古代的诗词里,有很多名篇也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苏轼的《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诗写得清新流畅,又富有哲理。
苏轼说,要说琴可以发出琴声,为什么放在琴盒里的琴却没有声音呢?
如果说声音是从人的手指发出来的,为什么听起琴的时候不直接从手指头上听呢?
一架古琴,放在琴匣之中,没有“宫商角徵羽”,不能够自己发出优美的旋律。
一双巧手,只是举在空中,没有“哆来咪发嗦”,也无法奏出美妙的乐章。
所以说,琴和手指,二者要相互配合,相辅相成,才能合力奏出乐章。缺少了任何一方,美妙的乐曲都是的弹奏不出来的。
苏轼的这首诗,看起来是在说琴,其实就是在诉说人生。他的人生,经历了很多大起大落。苏轼的一生就像一辆快要散架的过山车,大起大落,颠沛流离,却又不知,这辆人生的过山车会在哪一个隘口,解体……
人生的境遇必须要有客观条件的具备,也需要有主观条件的争取。二者有力的契合才能奏响人生的完美乐章。只有协调好琴与指、情与理等的关系,才能获得人生智慧的精进。

苏轼对人生境遇的不可测,还写在他的《和子由渑池怀古》里: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苏轼从一连串偶然的脚印中,思考出人生和命运的不可测,这不仅令人感慨。他的一生,在新旧党派之争中起伏不定。好在,苏轼有一种豁达的胸襟,能够把这些磨难都当成人生的一种财富。有时候知道一个人的经历生平,才能了解这个人的心思如何。有些事情,知道前因才能得到后果,这样在探寻历史名人的踪迹时候,才能少走弯路。
从小我们就学习过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从正面看庐山连绵起伏,山岭一字排开非常的巍峨。从侧面看,庐山挺拔雄峻,高耸入云。从远近高低四个角度来看,都可以看到庐山不同的风貌。人们没有办法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就是因为我们自己就在庐山之中。
“当局者迷”的道理,就这样在横看竖看之后,清晰呈现了出来。其实无论怎样的庐山,都是庐山的真面目,但又不是她的全部的真面目。要想把她的全部面貌看得更清楚,需要我们站的更高,看的更远。
【浅谈诗词歌赋里的人生哲理】人生常常就像身在庐山之中一样,苦苦追寻自己所认为的“圆满”的“真面目”,可永远只能是抓住了冰山的一角,看不到她的全貌。
人在追求幸福的时候也是一样,好像得不到的永远都是好的。很多时候,随着的思想的成熟,蓦然回首,才惊觉自己当初的青涩和无知。才发现当初始终无法参透的道理,其实是那么的简单明了。说到底,还是自己的心性不够超脱。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也是流传甚广: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上飞来峰,踏上千寻塔,放眼望去,大好河山,尽收眼底。鸡叫之时就可以看到日出东方了。眼前没有任何东西所遮挡,视野也开阔啦,胸襟也更加的豁达了,心情也是无比的舒畅。他突然对这次登高进行了一句评价:我不害怕有浮云可以遮挡我的视线,是因为我已经站在了最高的地方。
这是王安石在浙江做了一个小官任满回江西老家,途经杭州,写下的此篇诗做,这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诗人只有三十岁,正值壮年,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表达宽阔情怀,后人把这首诗看作他实行新法的前奏。尤其是最后两句成了很多人的座右铭。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脉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王安石从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后来王安石,曾位居宰相。坚决实行变法,这也是他不忘初心的一个体现吧。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就像光绪帝需要一个康有为一样。宋神宗也需要一个和他同心的人,这个人就是王安石。“王安石变法”从新法推行到废止经历了前后50年时间。后来在清以前的几百年里,很多历史学家都认为王安石变法是“祸国殃民”。
王安石变法的时候说过一句话:“当世人不知我,后世人必谢我。”有此自信和信念,能让人看到一种一往无前的勇气,这才是真正成大事者当有的气魄!


想要不被飘荡的白云所遮蔽,就要不断提高人生的境界和修为!只有不断提升自己心灵的境界,才可能不被世俗的功名利禄所左右,保持高洁的心态和超脱的风骨!才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