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并非欲断魂

其实小时候一直曾有一件事疑惑我好久,至今仍能忆起当时的感觉。五年级时吧,童年的末尾带着稚气,还是小屁孩一个,可我心里还是有自己不一样想法的,现在其实自己也这么想。
小孩都爱热闹,总有那么一日,远近几家的人聚在一起,妇女们忙活着厨房,那时直接用现搭的大火灶,一堆的食材总是散落一地,乒乒乓乓的洗碗切菜碰撞声,男人们也聚在一起,只不过可能在屋里某一间,相互劝着酒,酒精的作用下声音越来越大,盖过屋外的切菜声,妇女们一声吆喝,似乎想镇住屋里的男人们,其间跑动着停不下来的孩子,一般不久又会有孩子哭闹声,而后又是各女人们呵斥孩子声。这样的日子在童年里全是热闹好玩的时光,而且总是在各种节日的时候。这其中就有这么一个节日我认为最不该却每年是家族聚集最多的时候-清明节。
春天的气息刚洒满大地,课刚上不久,野了一寒假的心还未真正回到课堂上,窗外油菜花刚开过又迎来桃花、樱桃花还有各种不知名的话相继开放。每天放学路上都可以玩上好久。新学期的第一个节假日放假到来的总是很适合,清明上坟。而这确如当初成立时的初意一样,踏春好时光,一大家人窜过一座座山头,拜过一座座的坟,小孩们总会跑在最前排,满头大汗,头上是暖春的太阳,威力不是很甚,穿过的还是去年的枯草丛,风中散发着初春烧秸秆的独有味道。多病的我是不会走在前面的,拜过几年的坟,越有种迷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与这样的一景一色,与这一盛会似的游行相去甚远。不应该悼念亲人的逝去,略有一丝的缅怀也是可以接受的。难道是老师课上说的清明节用意与现实相差太远?抑或是时代变化,传统的节假寓意已被遗忘九霄云外?
这样的疑惑伴随着我,一直也未曾与大人说过,心中也曾为自己有这样的想法而苦恼还有一丝窃喜,至少说明我还惦记着这样的清明用意,所以至此每年的清明节原本经常落后的我更加怠慢,不再兴奋的似过节。
【清明并非欲断魂】这样的疑惑直到初三的一节语文课老师才给出我真正想得到答案,清明节为什么一家欢欢乐乐的到坟地里,又吃又喝,一顿玩耍潇洒回来,如果真有黄泉,真的悼念亲人,回归于最初的愿想,后一代过得好就是最好的交代,所以摆上好吃好喝的,胡吃海喝一顿,玩耍一番,正是让逝去的亲人知道,这一代人过得很好。这个答案让我如释重负,原来如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