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未混好,你岂能变老()
01
父母是一个沉重的字眼。
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我还未混好,你岂能变老()】是一个内心深处不忍辜负的承诺。
父母生我们,把我们抚养成人。
可是我们一旦离开父母,却很难再回到他们身边。
成长,似乎是和父母渐行渐远的离别旅程。
是宿命。
毕竟,远方,有我们追求的事业,渴望的爱情和想要的生活。
对于这样的日渐远离,我们的父母,似乎首肯赞成、欣然接受。
小时候,一直到现在,每次家里杀鸡宰鸭,一对翅膀必定是留给我吃的。
爸爸说:“年轻人多吃翅膀,寓意着能展翅高飞,飞向更高更远的未来”。
而我这十几二十年的求学、工作生涯,似乎实践了爸爸的预言--不停地飞翔,不断地远离。
上初中后我就开始了住校生活,周末才回家一次;读高中到了海口,节假日才回去一次;大学考到了省外,寒暑假才回去一次;现在工作成家了,有时过年才回去一次。
每成长一步,反而离父母更远,陪伴更少,关心亦更不足。
可父母未曾抱怨过,默默地看着自己的孩子长大,成人,远离。看着子女亲手剪掉自己拽在手中的风筝线,让他们自由飞翔,然后独自默默地消解掉每一个落寞、孤寂、被冷落的忧伤情绪。
我们一直都以为,父母尚年轻,仍健朗,还不太需要我们的照顾。我们还可以尽情去远方翱翔,去追求自己的事业,却不曾回头看一眼父母踮起的双脚,已然颤颤巍巍。
全国老龄办在一份调查报告中曾指出,中国空巢和独居老年人到2020年将突破1.18亿。
扎心的数据。
我们以追求梦想,追逐事业的名义,远走他乡,远离父母。渐渐地,父母也成了“空巢”的中老年人。
他们守望着那条熟悉的回家路。
望穿秋水,仍不见归来少年。
02
父母终究会老去,这是不可逆的事实。
然而,父母老去的速度,比我们想象得要快得多!
我的母亲虽然还未退休,但是这一两年,母亲催促我回家的频率和次数明显增多,而我却没太放在心上。
直到这次母亲生病,才让我第一次意识到:我的母亲,她,真的老了。
看着眼前这个脸色苍白、眼睛无神、容颜憔悴、一副病恹恹模样的妈妈,和心中那个强势了一辈子,连说话音量都要比我高出好几个分贝的妈妈,判若两人。
妈真的老了。
也变乖了。
愿意听从我的安排,需要我照顾了。
然而,我真的准备好了吗?
并没有。
这些年来,从体制外到体制内,兜兜转转,并没有活成自己心中想要的样子,当然也没有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更没有变成父母眼中的自豪和骄傲。
或许,根本不是父母老去得太快,而是我成长得太慢!
有句话说:“小时候,你周围的人会根据你父母的收入来对待你;长大后,你周围的人会根据你的收入来对待你的父母。”
我想这就是我们为人子女,努力奋斗的最大意义!
我们成长的速度,一定要超过父母老去的速度。
如此,才能在父母需要的时候随时出现,才能在父母遇到难处时可以帮他们解决,才不会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终生遗憾和悔恨。
03
父母和子女的相处,有一个互相试探的阶段。
有时,父母会提某些要求,看子女的反应,如果能得到子女的正面反馈,他们下次会更主动去和子女分享身边发生的事情。反之,则下次会“懂事”地闭口不提。
有一次,妈妈打电话叫我回家,而我那一周刚好抽不开身,就没有应允。
后来,才得知,妈妈已经持续发烧了将近一周,而这周内,我们至少有通过3次电话,但是父母却坚持没有告诉我。
是我所谓的“忙碌”,切断了妈妈分享的渠道,让妈妈被迫变得“懂事”。
我的一个闺蜜,也有一对“懂事”的父母。
闺蜜说这个月端午之前要从深圳赶回来看看父母。
闺蜜父母闻讯后,纷纷劝说她不要回。
对话的画风是这样的:
闺蜜:妈,我端午前的周末回家一趟。
闺蜜妈妈:不把小宝贝(闺蜜的女儿)带回来,你自个回来做什么?
闺蜜爸爸:周六到家,周日就走了,时间这么赶,什么都来不及吃,你回来做什么?
闺蜜:我就回去看看你们啊!
闺蜜爸爸:我们有什么好看的,好好的!
……
相信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懂事”的父母。
他们并不是不需要我们,我们回去看看他们,哪怕只是一天的短暂陪伴,都能看到他们挂在眉梢上的喜悦,感受到他们藏在心田里的快乐。
只是,他们会权衡,会在心底里计算着子女回家一趟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
于是,为了不给子女增加负担,只好作罢。
我认为,作为子女,如果想要回家看望父母,需果断行动,不必征得他们的同意。
毕竟,身在异乡,见父母的次数本来就少,而父母会逐渐老去,见一次少一次。
我们见父母的次数,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少得多!
计算一下:
如今,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男人74岁,女人77岁。
假设我们的父母今年50岁,我们没有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在父母生命余下的未来24-27年光阴里,假如我们每年回家3次,那么我们未来能见到父母的次数仅为72-81次。
这还是父母正常衰老的年龄。
但是谁又能意料,未来和意外,哪一个会先来到?
所以,请珍惜还能和父母一起漫步的每一寸时光。
04
学会和父母好好说话”,是我们每个人都要修炼的功课。
上周末,我给父母寄了个包裹,顺便把一张押金单寄回让父亲帮忙办结账。
中午,父亲给我电话,说没看到押金单。
我急了,语气有些冲地说道:“昨没看到呢?就在一个黄色信封里装着的呀!”
母亲在一旁佐证道:“真的没有看到押金单呀!”
“你们再仔细找找,就放在里面,不可能不见的!”我提高音量,有些不耐烦地说。
过后,我非常自责。
我后悔用这么冲的语气,这么不耐心的态度,这样对父母说话。
找得慢点又有什么关系呢?就算真不见了也是在能承受的损失范围之内。用这样的态度对父母,他们得多难过。
我没有意识到,父母已渐渐老去,反应会越来越慢,眼睛会越来越模糊,手脚也会越来越不利索。
我要做的,是要站在他们的立场上,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感同身受,去劝慰,去体谅,去包容。
父母日益变老,也越来越依赖我们,我们变成了强势的一方,应该更要照顾父母的尊严,好好和他们说话,给予他们平等和尊重,就像父母小的时候给予我们的那样。
面对老去的父母,作为子女,我们应当多些耐心、细心和用心,千万不要让他们在和我们的相处过程中变得小心翼翼、唯唯诺诺。
这是最大的不孝。
真正爱父母,体现在细节里。
物质赡养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物质条件,请做到精神赡养。
主动关心,嘘寒问暖,唠唠家常,常回家看看,让父母感受到被重视、被关注和被关心,感受到自己仍然重要。
把我们见识到的世界带给父母,耐心教会他们使用电子产品,教会他们使用微信聊天,把他们链接到我们的身边,让父母感受到爱、温暖和陪伴。
这样的精神赡养,是尽孝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形式。
或许,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最后终将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做不出太大成就,也最终未能实现心底里那个自认为很牛逼的自己。
但是无论混得如何,我们之于父母,是100%;父母之于我们,亦是不能替代的100%。
余秋雨说:人类的爱总是向下倾斜的。
其实,何止是人类,动物的爱也一样。
据说,乌鸦是全世界唯一会反哺的动物。
这种鸟在母亲哺育长大后,当母亲年老体衰,双目失明飞不动的时候,小鸟便将觅来的食物喂到母亲的口中,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
这种通体潦黑、面貌丑陋,被国人认为不吉祥的小鸟,却拥有着人类普遍不轻易做到的美德——养老、爱老。
也正因为如此, 乌鸦被日本人称为“神鸟”、吉祥鸟。
我认为,人类的爱,应该和乌鸦一样,向上反哺。
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两不相欠,各生欢喜,代代传承,不留遗憾。
这才合乎感情发展的逻辑。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只剩归途。
------ Not the end ------
推荐阅读
- 我要做大厨
- 一个小故事,我的思考。
- 家乡的那条小河
- 第三节|第三节 快乐和幸福(12)
- 这辈子我们都不要再联系了
- 死结。
- 跌跌撞撞奔向你|跌跌撞撞奔向你 第四章(你补英语,我补物理)
- 我从来不做坏事
- 喂,你结婚我给你随了个红包
- 祖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