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账户

今天听商学课,get到 这么一个概念:心理账户。其中提到这么一个场景:

假设今天晚上打算去剧院看一场演出,票价是300元。在你刚到剧院,还没买票的时候,发现自己丢了300元现金,你会不会继续看演出?
【心理账户】同样的场景,在调整一下:
去看演出时,已经提前花了300元买票,到了现场却发现这张票丢了,你想看演出必须重新花300元买票,你会不会继续看演出?
这个实验,最早是由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卡内曼设计的。如果丢失的300元是现金,88%的人会选择继续买票看演出;而如果丢失的是300元的演出票,就将有54%——超过一半的人——选择不再买票。
为什么会这样?卡内曼教授认为,两种实验情境,出现明显不同结果的原因在于:当身处情境A,也就是丢失现金时,人们会把丢失的300元和买演出票的300元分别考虑;而当身处情境B,也就是丢演出票时,人们则是把已经花出去的钱和后来买第二张票的钱放在同一个账户里估价,会认为看一场演出相当于要花600元,价格太高,索性不看了。
每个人都有一个心理账户。同样的钱花在不同地方,心里都会有个评判标准,花费是否值得,也会有比较
在心理学算法里,每“一块钱”就不一样了,“钱从哪来,花到哪去”,每“一块钱”都是专款专用的。生活中,影响你消费决策的,实际上更多的是非理性的心理学算法,即心理账户
现实中也有此情况。
就像很少有人买礼品给自己,不用太花哨,实用就行,最好便宜些,能省一块是一块;但如果送人当礼物,可就另单别论了,是既要好看实用,也要上档次的,贵点也没关系,有面嘛!也有很多家长,平时自己舍得不几百元买化妆品,但却舍得花几千报学习班给孩子,宁愿自己苦点,也不能苦孩子!
一个情况是钱花在自己身上,一个情况是花在别人上,同样的东西,因为花钱对象不同而做出不同的选择。
因此精明的商家知道:想让消费者买单,你需要给他一个更容易买单的理由!
其实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呢?赶到双十一,我们总是大手笔的买买买,然后买完去过“吃土”的日子!毕竟,买什么东西都得给自己找个想买单的理由不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