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了

八点钟坐上火车,四个小时后,凌晨12:00到了济南,赶上了返程的高潮,火车上很拥挤,好不容易挤下车之后,检票走出了车站,在济南站门口的空地上楞楞的站了一会,天空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抬头看到红灯映出的“济南站”三个字,这是我第二次拜访济南,不过只有短短的两个小时,可能得叫路过,不能算拜访
回去了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回去了】原本打算在站外多待一会,透透气,不过四周的那种冷寂还是让我决定先进站,进站的时候瞥见了进站口旁边有一个出站口,很方便,或许一会还可以从那里出去,当时是这么打算的,不过到了现在,也不想在大费周章出去了,就这么坐着
临进站之前,给妈妈打了一个电话,听到那头未舒展开的声音,她和妹妹应该已经睡着了,又被我的电话铃吵醒,接了这个电话,我报了几句平安,说了几句“您放心”,就草草的结束了这个电话,心里说不出的滋味,离家不开心,也不想再打下去,可能会更加勾起心里那丝不开心,越撕越大
进站之后发现里面满满的人,蹲着的,站着的,实在忍不住躺在地上睡觉的,形色各异,但都少不了“奔波”这两个字,在1462的检票口旁边找了个座位坐下,旁边是垃圾桶,对面有个特产店,我又开始发呆了,济南特产是什么呢?山东特产是什么呢?想起了腾飞来泗水的时候,费了番脑筋去想用什么比较特别的食物去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呢,最后发现原来在外乡人的眼中,我们的普通三餐都算特别的了,的确,想起了舌尖上的中国,很多的文化在人们一点一滴的生活中被创造,这不是文学家的成果,也不是什么这家那家的成果,是薪火相传的普通大众的成果,想起来慢慢的自豪,即使我做不成这家那家,我还是一个在文化传承中承担了传递任务的一环,应该不能说是一环,因为不足以,应该说是一环上的一个原子,你看不到,我也看不到,但原子们,都很重要
而各自不同的传承,不同的衍化,就是这么不同,而又彼此英雄之间惺惺相惜
听了一篇演讲,75min,有一句话被我记住了,很多书告诉我们如何去寻求目标,但是很少的书告诉我们如何去走向目标,这不是鸡汤,权当自我反省
坐在这看完了卓别林的《城市之光》,他的第74部作品,可能对我这个年代,又这个年纪的人来说,那些笑点都不足为奇,笑不起来了,不是我太老,看过的太多种,而是我太年轻,又看过了太多遍,设置的笑点在现今来看已经屡见不鲜了,想起前天晚上和飞哥一起轧马路的时候,边走边聊,他的动漫梦,我的小说梦,我们两个互相交流自己的故事结构构思之后,共同有个感触,我们很想冲破牢笼,让自己的故事不带有别人的“经典模式”的色彩,但是不管我们怎么努力,总是去除不掉,我觉得从经典之中汲取营养让自己更加茁壮成长是好的,但是如果总是依赖于过去的老本,每次在自己不努力的情况下去寻找那个“曾经的人们”留下的“储蓄库”,就像只会喝奶的孩子一样,那么就真的长不大了
《欧美文学》的王老师说过一句语重心长的话“一个作品,一个好东西出来,人们群起而模仿之,非要把文学的水平降低,然后破烂文学泛滥,等待下一个天才的出现”,说句题外话,这里的天才这个词没有那么神乎其神,或许存在一些人之初,为天定,但是读者和作者我都不要在任何时候把自己当做天才才好,那样就证明你没脑子,很笨
的确很多领域的不同阶段,都会存在它的创造者和推动者,然后是一群群起而模仿之的人,也总得有些人,在沉默中爆发,然后现在成为历史,未来继续延续
回到这部电影的身上,最后卓别林在与卖花女离别时,关门之前的眼神,让这部电影的意义提升了很多,喜剧的最高境界是悲剧,回想宫崎骏,卓别林这些大师,我觉得去掉大师之名的成分,他们的向善之心最可贵,像童心一样,用自己所喜爱的艺术形式去诠释心目中理想的美丽,爱和真理,把它分享给观众,轻轻的,触动人心
回去了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额,我又想批判了,算是批判我自己,从表面层次,我们喜欢去寻找恶,然后与他斗争进而使我们产生一份过剩的正义感,这是带着面具的丑陋
更深处,我们觉得特立独行才是明白人,比如可以在平静的水面上寻找到微波,或者叫“鸡蛋里挑骨头”,更显得自己是个明白人,我觉得,还有老子觉得,对错没有绝对之分
还有43min我就要躺在17号车厢的17号卧铺上离开济南了,脑海里还回荡着那句不太清晰的歌词“济南呐,济南呐,你在哪儿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