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离开四年,想您、念您、敬您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之竖心亘
您离开四年,想您、念您、敬您
文章图片
有人记得你,你心里也仍有牵挂,这便是活着的莫大幸福和意义。 几天前在央视新闻中看到一则报道,其中的一句话让我再一次忆起您。
【您离开四年,想您、念您、敬您】您离开四年,想您、念您、敬您。
Part1
在云南丽江华坪县有一所女子高中,全免费的教育并补助生活费用,为让来自大山里的女孩接受高中的教育,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
创办这所学校并一直坚持教书的老师名叫张桂梅,她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让女孩们走出去。学校有着严格的时间管理,年过花甲的张桂梅老师是最严格的执行者,对孩子们严厉、对自己更严厉。以她为榜样的女孩子们为自己的梦想不断前进。
只是,老师的身体在近几年越来越差。老师依然坚持教书,拒绝了医生提出住院治疗,为了能在孩子们身边。老师说:“只要我能站起来,就会回到学校”。
多么熟悉的话语和神态、多么熟悉的严格与严谨,脑海中浮现的是您的身影……
您说,“我宁可倒在舞台上或死在讲台上,也不愿呆在家里浪费生命的余光,因为我是教师!”
Part2
那年我是大一新生。参加学校艺术团面试,演奏的曲目莫扎特《D大调协奏曲》得到了您的肯定,我开心得像个孩子,您亲切地称我为“长笛小胖”。
那年我认识了您。从学长学姐口中得知了您的名字和故事,知道您是一位严格细致的师者,一位可亲可敬的长者,也是学校艺术团的艺术总监,崇敬之心油然而生。
那年学校八十周年校庆。《梁祝&拉德斯基进行曲》将我和伙伴们带到了师生活动中心大礼堂的舞台,而我们这些孩子也完成了从“木头人”到“舞台演奏者”的蜕变。
您说,我们要在演奏中融入自己,去置身于旋律中,去感受音乐背后的喜怒哀乐。于是有了舞台上钢琴的四手联弹,大提、小提、架子鼓的眼神交流,长笛、萨克斯的斗琴演绎。
Part3
那天的舞台上,在谢幕的掌声中看到侧幕的您比着大拇指冲我们点头,您温柔的目光比舞台的灯光还要炙热。晚会后找您合影,您在孩子们中间摆着拉小提琴的姿势,那笑容和排练的时的严肃对比鲜明。这是您指导的晚会,我们是您培养的又一批孩子。
知道老师的身体一直不好,2015的暑假还动过手术。但我们能看见的,是您在9月份的军训操场上“选角儿”、是一次次排练时的悉心指导、是在我们取得进步时的鼓励和骄傲时的严厉批评,是每一次彩排中在学生搀扶下指导和亲自示范……
以为您身体恢复得挺好,却不知您一直在撑。当二月听闻您离世的消息,倍感突然。?您撑过了80周年的校庆,却没撑过第81年的春节。
“我宁可倒在舞台上或死在讲台上,也不愿呆在家里浪费生命的余光,因为我是教师!”从前听见这句话是感动,现如今是心痛和崇敬。
Part4
钟摆往复之间,已经过去四年,您带的最后一批孩子们都已毕业。
《寻梦环游记》中说,人有两次死亡,第一次是他停止呼吸时,在生物学上他死了;第二次是最后一个记得他的人把他忘记时,那是真的死亡。逝去之人的故事只能由生前的人来讲述。
2017年2月10日,“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团”微信公众号发布了第一篇正式推文,《您离开一年,我们想您365天》,超过3300的阅读量给予我鼓励与目标,伴我开始了公众号的运营工作。
2019年2月10日,公众号的运营工作已是学弟妹们在负责,我在艺术团公众号发布了经过我反复打磨的原创文章,《想念激励我艺术成长的慈祥目光》,看着1000多的阅读量,我想我已将故事说给了许多人听。
2020年2月10日,毕业半年多,基于先前的经历,我开始做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也想继续讲述项爷爷的故事,讲述他的严厉、他的温柔、他的敬业。
想您、念您、敬您。
您离开四年,想您、念您、敬您
文章图片
扫码了解更多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