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当初比你差的人,现在过得比你好()
文章图片
01
月嫂王姐是一个13年前离异的女人。
离异前,王姐辛苦积蓄的所有家当被前夫挥霍一空,老家仅有的一栋房子也被变卖抵债了。
村里人笑话王姐嫁了一个不争气的男人,落得这步田地。
别人不知道的是,因为女儿的学习和成长,王姐才对咬牙坚持这段婚姻,到女儿高中毕业不读了,她毅然离婚,带着女儿来到北京打工。
那时,唯一让她觉得对不住的是自己年迈的老妈。为了支持王姐的家庭开支,老妈把自己好几万多年攒下的辛苦钱给女儿家用。
第一次离开老家的王姐,已经40出头,对于这个年龄没有出过远门打过工的她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但13年下来,她早已是公司王牌月嫂,这么多年没有出现过一单丢单,客户好评如潮,收入当然也是很可观的。
现在的王姐,是他们村混得最好的。虽然没有了自己的家,每次只能回同一个村里的娘家,但是却活得扬眉吐气,心里舒服坦荡。
王姐回忆这些年走过来,最重要的经验就是:肯吃苦,愿投入。
入行之初,需要花钱花时间去培训,因为行业前景不明朗,很多同来的老乡很快因为辛苦,或者因为前期投入太多而离开,大多去做了保洁。
最初几年,还没能做月嫂,王姐是从育儿嫂做起。为了能尽快获得客户的好评,她花额外的精力学习一些育儿知识,比如和孩子一起背古诗、三字经,在孩子睡觉后看书学习如何制作更精美的儿童食品。
每一个她服务过的客户都认为雇她“物超所值”。
前期这些辛苦的默默投入,成就了她后来的加速发展,以及今天在公司中的地位。
02
王姐相比那些离开的老乡,并没有特别的优势,但是,她有一项能力是更强的,那就是“延迟满足的能力”。
这是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的能力。
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Walter Mischel设计了著名的关于“延迟满足”的实验。实验对象是数十名幼儿园儿童。
文章图片
【为什么当初比你差的人,现在过得比你好()】他们每个人单独呆在一个只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小房间里,桌子上的托盘里有这些儿童爱吃的东西——棉花糖、曲奇或是饼干棒。
研究人员给他们三个选择:
可以马上吃掉棉花糖;
或者等研究人员回来再吃,这样可以再得到一颗棉花糖作为奖励;
或者按响桌子上的铃,研究人员听到铃声会马上返回。
对这些孩子们来说,实验的过程颇为难熬。
最终,大多数的孩子坚持了不到三分钟就选择放弃;一些孩子甚至没有按铃就直接把糖吃掉,另一些盯着桌上的棉花糖半分钟后按了铃。
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延迟自己对棉花糖的欲望,15分钟后,他们等到研究人员回来,得到了兑现的奖励。
经过后续几十年的追踪研究,Mischel发现:
这个棉花糖实验对参加者的未来有很强的预测性。
“如果有的孩子可以控制自己而得到更多的棉花糖,那么他就可以去学习而不是看电视,将来他也会积攒更多的钱来养老。他得到的不仅仅是棉花糖”。
03
前几天和一个师妹聊天,她说起自己考研的故事。
她本科就读于一所二本院校,和一个老乡租了一间房间共同复习考研。两个人都准备跨专业考北京的两所名校。
师妹形容那段考研的经历是“白色恐怖的日子”,没日没夜的看书、记笔记、做题,而跨专业难度更大。为了节省更多时间复习专业,早上5点起床读英语,晚上12点以后开始研究“人大复印资料”中的相关专业论文。
一起备考的老乡进入大学的考分更高,原本可以进一本的分,因为志愿没
有填好,被调剂到二本大学。
不可否认的是,她确实很优秀,才思敏捷,但是在考研的时候她有一个弱点是,总是克服不了“早起晚睡”的困难。
为了给晚上的复习补充能量,她们在大约10点左右会在宿舍里会煮一包方便面加个鸡蛋吃。师妹说,有了这一顿补给,她能坚持到凌晨1、2点,但是老乡没到11点就开始犯困。
因为是在自己的房间复习,床就近在眼前。她每次都是说:“不行了,开始犯困了,我得先躺会儿。我睡半小时,你一会儿叫醒我,一定啊!”每次睡半小时师妹叫她,她会说:“实在太困了,这样学习效率也不会好,再睡一会儿,12点叫我啊。”后来在12点的时候她会说:“干脆明天早点起。你5点起来的时候也叫上我…..”基本上,只要这位同学一睡下,就没有被成功叫醒过。
虽然她也想考上,也是认真的,并坚持到了最后,但是终究因为没有吃够足够多的苦,没有花上足够多的时间让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最终没有考上。
《贫穷的本质》一书中写道:
人们会把轻松的事情留给今天的自己,把困难的事情留到明天。抵御一时快乐的诱惑,去选择眼下看起来很麻烦但长久有益的事情,是需要调动意志力的。如果我们无法调动意志力去抵御一时快乐,可能我们得到的只有短期的利益,而失去长远的收获。
04
师妹说,调动足够强大意志力的,是自己心中坚定的长远目标。
这又让我想起来月嫂王姐的另一个高明之处——她对未来的人生的规划和准备。
为了应对未来的风险,除了工作攒钱,她还为自己购买了足够的保险:长期的健康险、养老险,短期的意外险等等一应俱全。
她说当初和十来个同事去保险公司听介绍,但其他人把保险公司送的礼品领完就走了,她们认为,虽然保险公司说未来会保障,但现在每年却要投入昂贵的保费,中间这么些年都见不到收益,还不如把这些钱拿在手里踏实。
只有王姐觉得保险是个好东西,正是自己需要的,用她的话说:“我没有社保,老了没有赚钱能力了,只能靠女儿,多少是受制于人的。买了保险,自己没有后顾之忧,也减轻了女儿的负担。”
她说,趁自己还干的动,用工资养“保险”,未来自己老了干不动了,保费也交满了,“保险”就可以养自己了。
她所做的,就如俞敏洪老师打的一个形象比喻:
不要把自己变成“储钱罐”,因为没有人能够靠储钱变富;但一定要把自己变成“印钞机”,需要钱的时候可以随时靠能力去取。王姐用朴实的语言诠释了她具有“长远的眼光”。
05
不得不说,王姐不仅是一个勤奋的女人,能承受当下的苦痛,更是一个聪明的女人,能看见并耐心等待当下辛苦背后潜藏的未来价值。
虽然有时候这种价值是需要等待很长一段时间才会显现,也需要投入很大的金钱与精力成本。
《穷爸爸富爸爸》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村庄没有水,村长委托两个年轻人,给这个村庄供水,村民向他们支付费用。第一个年轻人艾德,马上买了两只大桶,每日奔波于10里以外的湖泊和村庄之间。艾德立即就赚到了钱。
另一个人叫比尔,自从签订合同后,他就消失了。半年后,比尔带着一个施工队和一笔投资回到了村庄。过去的半年时间里,他做了商业计划,找到了投资,注册了公司,并雇用了项目施工管理的专业人员。之后,又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比尔修建了一套从湖泊通往村庄的供水管道系统。
清水从水龙头中涌出的那个瞬间,艾德的生意被摧毁了。在我们的身边,总能听见一些逆袭的故事:
比如曾经班上排名靠后的人最后竟然考试了名校;
20年同学聚会上那个最有钱的生意人竟是中学被老师经常批评叫家长的同学;
那个创业多年不见起色的朋友今年竟然成功融资了500万…….
我想,这些逆袭的“黑马”,也许就像当初倾家荡产,被迫背井离乡,如今衣锦还乡的“王姐”,他们有着类似的逆袭经验。
正如知乎上的一匹“黑马”说:“所谓黑马,真不是靠运气的。他比一般人不仅需要长久的努力,还要承受自己对自己能力的怀疑。”
我想,逆袭的黑马,并没有什么逆袭捷径,甩开那些之前比他们强的人,只不过是因为他们有更强烈而执着的长远眼光,和更强的“延迟满足”能力。
-End-
推荐阅读
- 为什么你的路演总会超时()
- 财商智慧课(六)
- 吃了早餐,反而容易饿(为什么?)
- 为什么越花钱的人越有钱,越舍不得花钱的人却越穷()
- dubbo基本认识
- 为什么985/211的学生能胜任工作获得老板的青睐。
- 年轻人,干了孤独这杯酒
- 为什么孩子一定要学会可视化思维!
- 关于this的一些问题(1)
- 为什么有些女孩喜欢看玛丽苏爱情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