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有所为,有所不为

老子曾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古汉语专家有人考证这里的“鲜”是指“鱼”。怎么煎一条小鱼?火太大会糊,火太小会生,铲子翻来翻去,鱼就烂了。这句话更是生动地表现了“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管理思想。
对现代管理者来讲,“有所为,有所不为”总结为:
(1)用考核体制来淘汰人——领导不狠,员工不强。
员工分为10%的优秀员工,业绩突出,做事积极主动,执行力强。
70%的员工做事情努力,但是悟性不高,能积极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业绩一般,可通过培训以及员工的意愿情况,激发潜在能力。
10%的员工犹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有肉,工作很努力,没有业绩。带团队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我常犯的错误是继续用,总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培养,让这类员工的业绩配的上她的努力,结果留来留去,留成仇,公司觉得这类人没业绩,还要发工资,员工自己会觉得经理不帮他们,导致她们没业绩。
只有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让他们有危机感和压力,一定时间内没业绩,直接开除,才能让他们自觉提高警惕,而不是觉得无所谓,做不出来,还有底薪。
【管理者有所为,有所不为】(2)用管理制度来规范人——90%靠制度,10%靠汇报。
(3)用价值观来凝聚人——先有价值观,后有凝聚力。
以上3点,可以说是“有所为”。如果做到了“有所为”,就可以“有所不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