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音科|DC音频漫谈 篇九十五:这款399的小塞子,让我窥见了达音科的初心——DC评达音科Titan S

作者:DC_耳机美学
临近年终岁尾,2021年眼看只剩下不到5%的“电量”。身边的朋友们都在忙忙碌碌地写起了自己的年终总结,我自然也想把这一年混迹HiFi圈的经历好好梳理一番。静下心来回忆今年的点点滴滴,老友们的面庞依然清晰,但那些略显生涩却热情满满的新面孔们却愈显寥寥。环顾四周,新品的定价仿佛坐着火箭一般一路狂飙,HiFi产品仿佛正在成为一小撮人手中的玩物,距离那些真正热爱音乐的普通人渐行渐远。想想十几年前,只要花个小几百就能买到一条足够令人惊艳的耳机。但放眼现在,如果你的预算不足五百块,也只能在一众真无线耳机里挑花了眼。它们用起来固然方便,但声音表现实在平平。难道作为一个喜爱音乐但不想花太多钱的轻度玩家,连选择的权力都被剥夺了么?不过,当我得知达音科Titan S的定价仅为399元的时候,着实吃了一惊。达音科冲击了这么多年的高端市场,蓦然回首,终于又回想起了那些同样热爱音乐的轻度发烧用户,是他们陪伴公司一同走过蹒跚学步的孩童时期,见证了达音科一步步发展壮大,而将Titan S直接下放到这样的入门价位,也是达音科对初心最好的回归。
达音科|DC音频漫谈 篇九十五:这款399的小塞子,让我窥见了达音科的初心——DC评达音科Titan S
文章插图

达音科|DC音频漫谈 篇九十五:这款399的小塞子,让我窥见了达音科的初心——DC评达音科Titan S
文章插图

早在今年7月中旬举办的北京耳机展现场,我就已经听过了Titan S的工程样机。老实说在当时看来,无论从声音表现、硬件配置、做工以及外观几个方面,我都理所当然地把Titan S看作Titan 6的继任者。
达音科|DC音频漫谈 篇九十五:这款399的小塞子,让我窥见了达音科的初心——DC评达音科Titan S
文章插图

对比Titan 6,Titan S的外形显得更有设计感。说起Titan,人们总会想起某知名“核武巨头”黄仁勋推出的代号为GTX的“战术核弹”。如果再给它加上一个Titan的名号,那更是核弹中的核弹(手动狗头)。
达音科|DC音频漫谈 篇九十五:这款399的小塞子,让我窥见了达音科的初心——DC评达音科Titan S
文章插图

也许Titan S的面板或多或少参考了Titan显卡的造型。其采用了少有的五边形设计,上下两边近乎平行,而那个圆形导气孔正好开在了与显卡风扇相同的位置,使整个造型一下子支棱了起来,可谓画龙点睛之笔。细看之下,Titan S的棱角虽多,但每一处都经过了圆角打磨处理,更显精致。其后腔体也一改Titan 6简单过渡再加一根导音管的直白设计,变成了与隼pro一致的CNC精雕人体工学造型,从而获得了更舒适的佩戴感。至少从腔体造型设计和制造工艺来看,Titan S对比前代产品都要胜过一筹,承接Titan 6在千元附近攻城略地似乎也并无不可。
达音科|DC音频漫谈 篇九十五:这款399的小塞子,让我窥见了达音科的初心——DC评达音科Titan S
文章插图

至于硬件配置方面,Titan S也进行了一定的升级迭代。首先,Titan S的动圈振膜变成了固相聚缩高分子结晶材质。这种材质不仅可以让音色回归自然,而且利用斩新的固相聚缩工艺能够使高分子聚合链变得更长,更大的分子团有效降低了聚合物的密度,也使其力学性能得到进一步增强,让振膜变得更轻盈、更坚韧。于此同时,新工艺也进一步降低了热降解等副反应的速率,使材质的性能变得更稳定。这样的选材思路与更高端的隼Pro、禅Pro如出一辙,在注重材料刚性的同时追求轻量化,由此也带来了Titan S更干净利落的声底和劲爆的动态表现。此外,Titan S动圈单元上装备的N52钕铁硼强磁体、轻量化的CCAW音圈也都曾是千元动圈耳机的标配。其双腔体设计亦能够有效抑制腔体内的多余震动,为Titan S带来更纯净的声底。而那个犹如显卡风扇一般的导气孔也显著增加了空气流量,平衡了耳机的内外气压,同样可以给大动态保驾护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