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修文物》读书笔记1

《我在故宫修文物》读书笔记1:


1、“木匠是民之本”,中国人对木头有着极为特殊的情感。
2、中国传统家具的最高成就出现在明代。多采用黄花梨、紫檀、铁梨等名贵硬木材,少有繁复装饰,运用木材的天然色泽、纹理,以各种直线、曲线的组合来达到简洁大方的装饰效果,“材美而坚,工朴而妍”,被称为传统家具的黄金时代。
3、明代隆庆时期(公元1567年至1572年,六年期间),为开辟税源而开放海禁,允许私人海外贸易(史称“隆庆开关”)。这一举措直接促进了传统家具黄金时代的到来。南洋各地盛产的贵重木材源源不断进口,制成硬木家具后,又成为重要的出口商品。
4、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产,高春秀调入故宫负责木器文物的整理和修复。这是故宫博物院最早期的文物保护工作。
5、明式木器(老家具)的特点在于面板相交处采用龙凤榫结构。
6、“磨光”程序是:先用细砂纸轻轻打磨,再采用传统方法用锉草进行打磨。锉草也叫节节草,是一种天然植物,用热水泡软后,用竹签穿入草的空心里,手持竹签进行打磨,这样图案所有部位都能均匀磨到。
7、老话讲“三分雕,七分磨”,打磨很吃功夫,指的是耗时间。
8、有的木匠用砂纸、动物毛皮打磨完了,最后用自己的手细细摩挲木件,以他们粗糙而温柔的手掌磨掉木件上最细微的毛刺,在木件表面产生一种包浆的光泽。
(红木二代·策划机构 敖哥)
【《我在故宫修文物》读书笔记1】2017.4.10

    推荐阅读